张池权
(中铁第四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 430063)
摘 要:结合上海金山铁路具体工点,介绍两种新颖的简支钢桁梁架设技术 关键词:简支钢桁梁;金山铁路;架设技术
简支钢桁梁一般采用顶推或拖拉(浮拖)的架设方法,这两种施工方法都需要在跨度间设立临时支点。但有些工点难以在跨度间设置临时支点,需要采用其他的架设方法。上海金山铁路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因地制宜,实践了两种新颖的简支钢桁梁架设方法[1],现介绍如下。
1小角度跨越铁路繁忙干线简支钢桁梁转体施工[2] 1.1工点概况
金山铁路春申特大桥在HK39+040处与既有沪昆铁路交叉,交角只有14~16°。由于结构高度限制,设计采用1-96m道碴桥面下承式钢桁梁跨越。平、立面见图1。
图1 金山铁路跨沪昆铁路平、立面图
1.2施工方法的提出
本工点的突出特点是:本工点的突出特点是:沪昆线沪杭段是全国铁路运输最为繁忙的干线之一,金山铁路以小角度跨越,不具备在沪昆两线间设置临时支
点的条件,采用顶推或拖拉架设的方法实施难度较大;钢桁梁在既有线边顺铁路方向拼装完成后,如果以一个墩为旋转轴,在另一个墩和临时支墩上搭设一个滑道,只需将钢桁梁平面转体16°,梁端滑动距离只有26.7m,钢桁梁即可转体到位。可见,本工点转体施工是个不错的构想,构思如图2。
图2 钢桁梁转体构思图 既有沪昆线钢桁梁拼装立面布置图钢桁梁拼装平面布置图1.3施工步骤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钢桁梁拼装需在线路右侧进行,这样旋转轴应设在19号墩,18号墩及临时支墩上搭设滑道。施工步骤如下:
第一步:施工18号、19号墩,可同步施工1~8号临时支墩。1~8号临时支墩在线路右侧,顺线路方向搭设。
第二步:在19号墩上安装旋转轴,在18号墩和8号临时支墩上架设滑道梁。 第三步:在19号墩、1~8号临时支墩上拼装钢桁梁。
图3 拼装及转体中的钢桁梁
第四步:钢桁梁拼装完成后,拆除1~7号临时支墩,使钢桁梁形变简支状态,达到转体条件。
第五步:顶推或拖拉钢桁梁,使钢桁梁转体至设计位置。
第六步:拆除旋转系统及滑道,落梁并调整至设计位置,安装支座,完成钢桁梁架设。
图4转体就位后的钢桁梁 图5 三支点旋转装置
1.4关键技术 1.4.1旋转系统
常用的旋转装置是单支点转轴支座,转轴支座设置在端横梁中间,它在旋转的过程中既承重又限位。这种旋转系统构造简单,但端横梁需要加强,支座墩位较大,且稳定性稍差。本工点的旋转系统构思巧妙,采用三支点旋转系统[3]:在支座处设置两个可以滑动的支点承受梁体自重,在端横梁中间设置不承重但能限位
的转轴支点,如图5。 1.4.2滑动系统
滑动系统由滑道梁、顶推或拖拉系统组成。
为了使钢桁梁转体端在转体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滑道梁设计应预留上拱度。如果滑道梁在钢桁梁转体过程从处于下挠状态,将极大地增加钢桁梁滑动阻力。
钢桁梁转体的动力有两种选择:顶推或拖拉。顶推一般采用千斤顶,顶推力有保障,操作简单,但千斤顶的行程决定不可能一次将钢桁梁顶推就位,需要多次移动千斤顶,钢桁梁转体需要间歇进行。拖拉一般采用卷扬机,原则上可以不间断一次拖拉就位,但牵引力相对较小且难以控制,操作繁杂。本工点由于需要封锁施工,每个封锁点只有两个小时,需要三个封锁点才能完成转体,因此选择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的顶推法。
为了减小滑动时的摩擦力,滑道上方可铺设不锈钢滑道板,钢桁梁转体端支座位置应安装MGE或聚四氟乙烯滑板。 1.5应用前景
小角度跨越铁路一般采用门式墩和空间刚构方案。门式墩受到结构高限制,空间刚构施工对既有线运营影响很大。采用下承式钢桁梁加转体施工技术,既解决了结构高度限制问题,也解决了施工影响既有线运营问题。在小角度跨越繁忙铁路干线的情况下,简支钢桁梁转体施工具有如下突出优点:转体角度小、滑动距离小,和传统的顶推(拖拉)法相比,大大减少了顶推距离,从而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把对既有线的影响降到最低。本施工方法的成功实践,也是小角度跨越繁忙铁路干线一种新的桥式方案的成功实践。在跨越结构的高度受到限制的
时候,这种桥式方案的优越性更加突出。 2多孔简支钢桁梁悬拼施工 2.1工点概况
金山铁路黄浦江特大桥在DK5+180~DK+5+570处跨越黄浦江。桥址位于既有松浦大桥(公铁两用)上游25m处,采用4-112m道碴桥面简支下承式钢桁梁跨越,水中3个墩与既有桥对应布置。平、立面如图6。
图6 金山铁路跨黄浦江平、立面
2.2施工方法的提出
初步设计采用浮拖法施工,此方法需要在水中设置载运浮船,浮拖过程中需要临时封航,按施工组织计划,本工点两个通航孔浮拖施工需要临时封航两天。由于黄浦江航运十分繁忙,海事部门不同意采用浮拖法施工。航道中无法设置临时支点,又不能临时封航的情况下,只能采用悬拼架设[4]。 2.3施工步骤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北岸为拼装场地,钢桁梁架设从北岸开始。 第一步:施工临时支墩,在临时支墩上拼装配重跨钢桁梁。配重跨采用第4孔钢桁梁,暂不做摩擦面及防腐处理。
第二步:悬臂拼装第一孔钢桁梁至A3节点后,安装梁上架梁吊机。出于杆件悬拼的需要,两孔简支梁间需要加设T型临时连接杆件,使简支梁变连续梁。
第三步:悬拼至E6’节点后安装吊索塔架。
第四步:继续悬拼至51号墩墩顶,完成第一孔钢桁梁架设。
第五步:重复第二至第四步,悬拼完成第二孔钢桁梁。可同步拆除配重跨钢桁梁,并做摩擦面及防腐处理,准备用于第四孔安装。
第六步:继续重复第二至第四步,直至完成第四孔钢桁梁架设。
第七步:拆除吊索塔架、桥面吊机及临时杆件,调整钢桁梁至设计位置,安装支座,完成钢桁梁架设。 2.4关键技术 2.4.1平衡跨的选择
悬臂架设钢桁梁时,需要平衡跨。当有条件时,第一孔梁可在支架上拼装,然后利用第一孔梁做平衡跨悬臂拼装后续梁孔。当第一孔梁难以在支架上拼装时,一般选择最后一孔钢桁梁作为平衡跨,待第一孔梁悬拼架设完成时即可拆除平衡跨,留待最后一孔悬拼。本工点在黄浦江上搭设支架成本较大,因而选择第四孔钢桁梁作为平衡跨。 2.4.2体系转换
为了满足悬拼架设的受力要求,架设过程中需要加设临时杆件,把简支的钢桁梁临时变成连续梁,架设完成后,拆除临时杆件,钢桁梁回复简支状态。出于
临时杆件的连接需要,A1、A1’节点端部需要加长,E0、E0’需要合并加工成整体节点,架设完成后再切割分离。本工点的临时杆件为T型。
在悬拼架设时,简支钢桁梁两端的下弦杆件由于要承受大悬臂而引起的巨大内力,一般需要加强。 2.4.3吊索塔架
经检算,悬臂拼装最大只能达到E6’节点,要进行后续杆件拼装,须在A7、A7’节点处加设吊索来调整杆件内力和位移,吊索塔架设置在主墩上方临时杆件处。吊索塔架应能够移动,待一孔梁架设完成后可以移到下一孔梁处,直至全桥架设完成。
如果条件容许,可以加设墩旁托架的话,一般可以取消吊索塔架。 2.5应用前景
以往,吊索法悬臂拼装架设一般应用于大跨连续钢桁梁,金山铁路将此法延伸应用于多孔大跨简支钢桁梁的架设,能为以后同类型桥梁的架设提供借鉴,也丰富了简支钢桁梁的架设方法。在架设跨越水深、流急或通航频繁的河流及深谷的钢桁梁时,这种方法不受水流、通航及地形条件限制,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中铁第四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金山铁路技术总结[Z].武汉:中铁第四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2.
[2]张池权. 上海金山铁路春申特大桥主桥设计与施工[J].铁道标准设计,2012(07):64~68.
[3]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跨繁忙干线钢桁梁平面转体施工技术[R].西安: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2011 . [4]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上海金山铁路黄浦江特大桥施工方案[Z].上海: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201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