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二模”优秀作文选辑
人生因对手而精彩
温州中学 陈倩倩
很多人害怕身边存在对手,害怕他们的威胁而使自己陷入沉沦无法自拔。我却不以为然,始终相信着我们的人生会因对手的存在而绽放出万丈光芒。
缺乏对手的人生何其枯燥。因为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奔出起跑线的你带着的是新生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触目可见的新鲜感支撑着你大步向前。然而许久后你就会发现周围空无一人,只有孤单的自己借着小到可悲的动力踽踽而行。内心便顷刻间被乏味填充得毫无空隙。所以,缺乏对手就会缺乏战胜对手的喜悦,独自一人冲在前头,多少会因枯燥而散失了追求梦想的热度和激情。
拥有对手的人生可以创造奇迹。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都是饮料业的巨头。这两家公司是众所周知名副其实的对手。为了创造更大的利润,两家公司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改善企业的经营模式,树立企业的完美形象,力求达到更高的巅峰。正是因为对手的存在,他们给顾客一次次带来惊喜;正是因为对手的存在,他们逐渐地突破自我;正是因为对手的存在,奇迹一次次地在他们手中上演。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对手的存在让我们有危机感,他们就如同警示灯,在我们懈怠时亮起红灯敦促我们扬起羽翼去触摸成功的边际。
抱怨对手的人是无知的。他们不知对手给予我们的生命意义,更不懂拥有对手的人生才是精彩的完整的人生。因为拥有对手,我们才有机会品尝胜利的甜美;也才能品味失败之果的苦涩。要知道酸甜苦辣才是完整的人生。
感谢对手的人是睿智的。他们敏锐地嗅察到对手给予他们莫大的帮助与鼓舞,就像平静的海面上刮起的逼迫追逐的风,让停滞不前的帆船重获新生,去追逐更遥远的彼岸。
我们因拥有对手的年华而高兴,我们应该为拥有对手的年华而奋斗,我们更应该也以对手的身份给予对手相同的动力。人生因对手的存在而更加精彩,我感谢在这生如夏花般的年龄里有对手相伴。
这样的人生,甚好!
【点评】
佳作各有各的精彩和华美,陋文却会有着相似的问题和缺点。较为突出的集中在行文的思路清晰和结构的完整规范方面。
而本文呈现给我们的严谨完美的结构模式当值得许多尚处于中下游写作水准的同学仿效。观点的简洁明示,大段落间正反相辅、层层推进,段落内部行文工整简练。堪称考场“样板文”的完美呈现。
另外文章在众多细节处的精雕细琢也显示了作者本身深厚的文字功底,也使文章呈现出一种低调的美感。
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手”概念的解读没有更加的细化、具象化。不然,个性化的色彩会更加的浓烈!(苏丰华)
心中有虎
温州第二中学高三(8)班 黄益帖
凉夜归家,拉开楼下的铁门,在楼道白惨惨的灯光里,一只猫,卧着、不动、看我。它在楼梯的高处,离我七八阶远,居高临下,蜷成一团,像是城楼上弹琴的诸葛亮,我明知它背后是一座空城。敌不动,我不动,仿佛两军对峙。
我爱猫,甚爱。但好比叶公好龙,它会发光的眼睛和藏在肉爪下锋利的指尖,我毛骨悚然,一下就撕开了夜的黑幕。
“砰”铁门沉沉关上,楼道里的声控灯应声而亮,它竟一跃而起,七八阶楼梯只仿佛一步,从我身边风一样地溜走了,留我一身寒毛。凉夜!我赶紧三步并作两步朝家奔去。
我惊魂未定地将这件事告诉爸。爸以此为笑料,对我竟对付不了一只体重不足我十分之一的猫表示“鄙夷”后,附赠他小时候捉青蛙、抓狗等一系列田间故事,最后他说“自己吓自己”。
月凉如水,撒满地寂静。我起身点了小灯,怕今晚梦到我的对手——那只猫。这时,我又想起了爸爸说的“自己吓自己”。那只猫,仿佛就蹲在我的窗台上,在惨白的月光里,卧着、不动、看我。呵!哪有什么猫?我所对峙的,不过是我心中的畏惧罢了。如果是我爸站在楼梯当口,他定会轻手轻脚地上前,一把抓住猫的后颈拎回家玩儿了。都说虎父无犬子,同样的情况,为什么那年的爸爸和今日的我竟有如此不同?只因为我的心里缩着只老鼠而在田间光着脚丫子乱跑的爸爸已在心里养成了一只虎。我的对手,那居高临下的,那藏匿在肉爪里的锋利,只是我心里的老鼠——畏惧。
如果我爸是一个政治家,他可能会说“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可惜他不是罗
斯福,他只有一个怕孤独,怕困难,怕一个人睡觉的犬女。
我曾经很害怕一个人,我害怕一个人的势单力薄,一个人的孤单无聊。因此就如那夜的对峙一样,我总是想着“再等等谁吧”,“找谁一起吃饭吧”,即使在一起仍觉得尴尬不开心。我又想到了爸爸,他二十岁不到一个人北上下海,他那时面对的不仅仅是别人的冷眼,内心的孤独胆怯,势单力薄的软弱,他更难,更苦。然而,正是这种独立与果敢,一天天喂养了他心中的虎。而我用自己的懦弱、胆怯、优柔寡断一天天喂养了我心中的老鼠和我自己。现在,我仍很害怕一个人,但我每一天都在努力和我心中的恐惧对抗,它终有一天会饿死在我的心里,然后,作为小老虎的第一餐。
心有猛虎的爸爸也和我一样害怕关灯一个人睡觉,因为老虎有时也要打个盹啊。
(52分)
与我相遇
温州第二中学 蓝 宪
纪伯伦:当一个人有真正直面自己的勇气,他才是真正的成长。
——题记
我在这苍茫的夜色中匆匆前行,想赶在这烦闷的空气化为喧嚣的大雨之前感到下一个驿站。上路之前,那位面目和善的老人似笑非笑地告诉我这段路不长也不短,只不过,有些人会忘记了目的,忘记了归途,走上路旁那条永无出口的岔路。
“年轻人啊,要小心啊!”
我含笑地点头,谢过他后,头也不回地冲进了似有些雾气的路途中。
夜幕降落在大地上,路两旁的树在不知哪里投来的淡淡光华下形成了怪诞的影子,在略有些凄厉的风中,招摇着,像坟头上那些烈烈作响的招魂经幡。我想起少时听过的那些离奇的鬼怪故事,那一个个妖魔鬼怪仿佛又从记忆中活了过来,将我团团围住。攀在我左臂上的是吸血的鸟,扯住我右腿的是独脚的牛,有翅膀的九头怪蛇在我头顶上盘旋,耳边还有海上的妖女。
我慌张地想收拢这些恐惧,但风忽然变得凄厉吓人,夹杂着土块沙砾向我袭来,我霎时被吹倒在地,那些巨兽异形也在这诡异的风中消散破散。
我艰难地爬起,揉揉被风沙迷了的眼,恍惚中记起老人说他会在驿站等我。于是我顶着呼号的狂风,在它变本加厉的击打下,忍着全身仿佛已血肉淋漓的巨痛,抬起沉重的腿向前行进。
不知过了多久,风渐渐止了,但视线中已无一点光亮。我摸索着缓缓前行,脚底下却突兀地被凛冽的疼侵袭。我蹲下身来摸索,原来是丛生的荆棘,好在总有前人踏出的一脚宽的小路。我在地上用双手触碰土地,一步步前行,我想,驿站该是在前方了吧!
眼里渐渐有了灯火的印记,人声也逐步充斥了耳朵。我站起身,快步走出了荆棘丛,发现自己早已披头散发,衣衫不整,手脚上布满血痕,道道清晰,惨不忍睹。我大汗满脸,气喘吁吁,几欲倒下,一双苍老有力的大手搀住了我,转头一看,原来是那位老人。
“年轻人,恭喜你啊!”
看着他,我突然明白了。在那条路上我遇见的最大的对手,不是怪兽、巨风、荆棘,而是我自己。有人陷在了自己的恐惧、畏难、犹豫里,再也到不了下一个驿站。只有那些敢于直面自己的弱点并尽力克服的人,才会产生无比巨大的勇气,为我们劈开这假面的黑暗。
与我相遇,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我知道的,终此一生,我仍会不断与自己相遇。自己,才是最强大、最好的对手。
夜幕淡去了,黎明,蠢蠢欲动。
(51分)
我是我的眼
瑞安中学高三(3)班 宋叶娉婷
从别人眼里映出一个破碎的自我,不如从自己眼里看见一个完整的我。
我深知人太孤傲又太渺小,若不是依靠于他人,很难真正认清自己。而这又太浮浅,似乎他人的一句闲言碎语就可以将我击垮。作为对手的他们无处不在,而害怕人言可畏的我恐早已死上千千万万次。这世上有太多人是活在别人眼里的,他们强迫自己去活成别人渴望的模样,却最终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
拿破仑一生光披万丈却无法逃避英雄末路的命运,他曾拥有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一切,却暗自坦露心声说他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他太过于依赖他人,似乎只有打败他人才能让他满足,而这也就成为滑铁卢悲剧的根源。他最终没能认识自己,只是从别人眼里看见了一个潦倒的英雄。
或许对手很多,却并非人人都可称之为对手。有大多数的人只能成为附庸,而剩下的,不过只有自己。而我的对手是我,我是我的眼。
我想起九把刀的一句话:人生就是不停地战斗。不是和别人,而是和自己。和过去的我比拼,在时间的长久沉淀中越发看见自己的模样,无论是对人生的执著还是对梦想的狂热,越长大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越长大越无所畏惧。曾经的我因生活而痛苦挣扎自暴自弃,而如今可以走出阴霾变成更好的自己是对过去的致敬。或许能战胜自己的人都是王者,在自我的战斗中看清渺小又孤傲的内心,它无需别人的依附,只要自己能长成令人恐惧的模样便好。
我们身边的对手形形色色,那些为了打败你的人最终都会战死在来的路上。海明威的人生真谛固然精辟,实际上他的人生对手也就是他自己。他看过人生百态,对生存和死亡都可泰然待之,他够格、强悍,孰不知他的精神人格更加坚硬,逼迫他臣服。而自杀不过是认识自我的方式,时间流转,他在枪口写下真正的自我,最终沉淀成一个永恒的海明威。
而我不奢求变成永恒的自己,若能在自己眼中活出一个完整的我,也就不愧对自己。周瑜说,既生瑜,何生亮。那我就说,既生我,就活成我吧!
(51分)
【点评】
把自己当作对手这样的立意没有什么高深之处,为什么这篇文章能脱颖而出?就在于它是一篇充满“自我”且洋溢着青春激情的文章,有“从别人眼里映出一个破碎的自我,不如从自己眼里看见一个完整的我”的自爱,有“曾经的我因生活而痛苦挣扎自暴自弃,而如今可以走出阴霾变成更好的自己是对过去的致敬”的自省,有“为了打败你的人最终都会战死在来的路上”的自信,所以才会有文末最后一句精警之语“既生我,就活成我吧”,这一切都源于作者对只有一次的人生的珍惜。(廖 洁)
对手的意义
瑞安中学高三(4)班 徐康特
本次作文,为求高格调,写写什么以班上第一名为对手发奋读书肯定是不行的,这让平时只写初中生励志文的我犯难了。我意识到,此刻全市高三学子正埋首于试卷,无形中与我竞争。我要变强。
这是“对手”一词的第一个意义。作为对手,他骑在你这匹烈马上,拼命要驯服你,而你就想着凭什么我是马,谁骑谁还得瞧着!伟大对手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二者你驾我驾,同奔事业辉煌。
话说回来,对我个人而言,我不能老在歌颂伟大时代了,要有所突破。既然我的作文水平只有初中生的,那么我便提升至高中生的。我不知道变成高中生后能否力压同级,但是,先变身再说。对手催我奋进。
那么,我的对手是谁?谁在催我奋进?是的,全市高三学子,但我不认识他们。我清
楚地感受到,一群实际存在的、无比真实又无比虚妄的对手不能在我心中扬起一粒尘埃;我清楚地感受到,给我动力的不是一群我认识或不认识的“对手”,而是亲人的期望、老师的期待、朋友的鼓励;我又认识到,是我自己在奋进,是我自己在改变,一切源于我的认同。如果是这样,则不止于学习成绩的角逐,范围扩大到我和世界、我和时间、我和命运,我与“我”始终相伴相随,共赴死亡竞赛。
在学习中,“我”就成了别人,而我面对的不是别人,就是“我”。“我”告诉我,我要提高作文能力以超过只有初中水平的“我”。这就是反思。当外人、外物皆不在,惟有我时,世界予我痛苦,时间予我孤独,命运予我迷失;“我”予我痛苦、孤独、迷失,我清楚地看到了我身上被附加的可悲状态,能力的竞争乃至名利的争夺都被压在底下,因为一切都源于我心。“我”即世界,“我”即时间,“我”即命运。而我,亦即“我”——这是我的反抗,反抗骑在我身上的骑士,我是不可驯服的烈马。这就是我和对手“我”的竞争,如同矛盾双方,对立又统一,构成了整个世界。
对手从何而来?从人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意识到加诸己身的荒谬起,人就获得了尊严,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对手就诞生了。即使是说学习成绩的竞争,难道我们真的看见成绩对于未来生活的好处落在了实处吗?纵然是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只要有一丝的不服输、想要超越别人的念头,那也是模糊的自尊使然。这种情况下,尚且分析自身长短,那么当摆脱社会生活的时候,如果你深入内心,还不能发现潜藏的镜子?
对手即“我”,千变万化,唯在一个人时方显露本真。他存在的意义,是帮助自我寻找意义,寻求认同,这一过程由反抗完成。经验告诉我们,人总是找到一个意义,再去否定这个意义,包括世界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自我存在的意义。外在的竞争行为在于认同这种行为的意义,这也是外在对手的意义;而外在也只是内在的外现——不是对手找上我们,而是我们自己认定对手。最终的内在,是我和“我”去掉不断加在自我身上
的意义亦即荒谬,由认同到不认同,寻求最终或许并不存在的意义。这个,古希腊哲人概括为:认识你自己。这是对手存在的最大意义。
(56分)
【点评】
理性思辨是本文最大的特色,难得的是作者把它上升到哲学本质的高度,认为人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意识到人生的荒谬,人就获得了尊严,对手也就诞生了。作者是喜欢编程的文科班男生,为了体现思辨过程,他进行了缜密的推导,文题为“对手的意义”,全文从多个角度逐层阐述对手的意义,最终万川归海,认为对手的意义在于“认识你自己”。本文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前三段太拖沓,删去一些废话,文章会更出彩。(廖 洁)
时代之囚
瑞安中学高三(9)班 孙俊彦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一切都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正一起走向天堂,我们正共同走向地狱。
这个时代拥有无数褒贬不一的评价,然而所有的“最高级”修饰的辞藻将我们脱离自我认知的中心,而自我最大的对手也便是——时代。
当你读着微小说,看着微电影,刷着微访谈的时候,你不会料想到自我被“时代”吞噬着灵气;当你在公交车上的习惯性动作变成从包包中掏出手机打开游戏时,你不会体会到午后阳光沐浴下纸张的气息。这个对手太过可怕,像天上一张无形的网,统治者万物生
灵。渐渐沦落为时代之囚的我们,将生命等同于肉体而为之雀跃的我们,在这个对手的打击之下已笑着俯首称臣。我们是不愿也不能去面对他的,因为他和你早已融为一体,批判他便是鄙夷你自己,但我们却抛弃了自我。为了自己抛弃了自我。
但有些人总是“离经叛道”,我最想说的是王小波,这个最有趣的人。他是那个在别的讲师忙着评职称、当教授时钻研金庸梁羽生的奇葩,他是那个会为了练铁砂掌而整日神神叨叨的顽童,他是那个被指“格调低下”,永远入不了上流文学圈的“异者”。他怀着愤世嫉俗悲天悯人的心肠,却用玩世不恭的腔调与时代玩文字游戏。他从未融入时代,他也从未想要融入时代,这也让时代这个对手在他面前显得那么无力。他所处的时代未必比我们的时代好,但他却仍能成为“最有趣的人”,我想这与他在时代中发现了隐匿的自我大有关系,他喜欢那样的自我而去奉行,就这样简单地打败了“他的时代”。
这是最绮丽的时代,这是最无趣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文字,这个时代鲜有文学,这个时代充溢着“做自己”的口号,这个时代稀缺“有本真”的自我。而即便是历史,事实上谈得上自我的也不过几人。
黄苗子在文革囚禁期间仍不忘用意念揣摩手法,卢梭在上流社会却为了自我逃到郊外,莎士比亚深受时代诟病却用自我的坚守塑造了“莎翁形象”。时代不同,人物不同,但这类人在时代中追寻本真的心未变。
其实时代这个对手并不难缠,一旦你在时间的流转中抓住了自我的尾巴,以自我面对时代,他自不会刁难你,身处时代,我们应尊他敬他崇拜他,但面对对手最应当的姿态便是,我不是你,我是我。
我们做不到像王小波,莎翁那般影响一个时代,但我们也自不会沦落为时代之囚。独
立于时代而又尊敬这个对手,我们便成功的守住了“一个个体”。
(52分)
【点评】
如何在强大的时代巨人面前,执守渺小个体的个性与尊严?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沉重话题。选择这样的立意,可见其思考之深度。选择思考身边充斥的电子信息对我们生活的侵入这一现象时,这样的文章是有时代的温度的。将思维的触角伸向王小波这样的时代叛逆者,黄苗子、卢梭、莎翁这些时代的自我坚守者,这样的文章是有思维的广度的。这些就是这篇文章充满了理性思考的魅力的原因所在。(董环环)
对 手
瑞安中学高三(15)班 张作武
老庄的思想阐述着一个相生相克的道理,比如阴阳、水火、刚柔等等,那么衍生一下便有我与我的对手。
“对手”是一个非常晦涩的词汇,因为它不可避免地使人联想到竞争,想到爱与恨,当然也会想到成长。老北京的才女林徽因,她有着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有着许许多多的爱慕者,也有着她的对手——冰心,冰心更多次以诗批评过林徽因。但这样的对手促进两人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
弗洛伊德曾说过,“有时候,人多少是有些歇斯底里的”,这话用来形容人与自己对手之间的状态也不为过。在跟对手的竞争中会变得关注与投入,会让人发现自己的不足。
人生在世,我们会经历许多挑战,会与许多人相逢,其中一些人成为朋友,而其中一小部分人成了对手。芸芸众生,我们可能会尝试千万种的较量,学会忍耐和体悟,也学会成长。
这便是对手的作用,他让我们关注事情结果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回归到了自我的提升和对自身的关注。
然而仅仅是生命中的许许多多的“他人”构成了对手吗?人的对手更在于人自身,这是我想表达的。
诗人一生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的世界中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作为对手。查海生卧轨自杀时,顾城用石头扔向自己的妻子时,他们都是因为战胜不了自己这个对手。
泰戈尔曾说:“那些把灯背到身后的人,照亮的只是自己的阴影。”我自己,就是我最大的对手。就如海子他们一样,外在的事物往往没那么可怕,而真正值得令人心生敬畏的正是我们自己。
而我曾经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来思索我所设想的未来。因为有好长一段日子我觉得生活、学业的重压让我迷失。那些日子我与我自己为敌。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苦痛的“斗争”,心灵才慢慢归于平静。
但这并不能说我战胜了我自己,而我想说的是在与自己较量的时候,我也更清楚地知道我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我想同自己讲和,可以吗?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名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他人
与自我构成了我们一生中形形色色的对手。这个时代很差,让我们存活在充满宽慰与竞争的世界;这个时代很好,对手不会一直跟我们对着干,与我们为敌,他让我们更清楚了自己的所在。
这么说来,我先前的话就有失偏颇,我与我的对手包括与自己并非相对相克,而是共生共存。
(55分)
【点评】
得分较高的原因可能就在其“应试特点”体现得比较充分,一是所引用的材料不老旧,较新鲜,不是小学初中惯用的;二是表达比较简练少有废话,夹叙夹议,转换自如,没用长段叙述;三是内容比较丰厚且题旨不单薄有深入,“对手是他人”,“对手是自己”,“与他人和自己共生共存”;还有就是卷面很好——不要小看它的作用。(黄华伟)
对 手
苍南中学 林志威
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终其一生难觅一个对手,孤独,或许成为他一生之中最大的悲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侠客梦,那是仗剑天涯的豪情,是拔刀相助的侠义。初见其名,无不被“独孤求败”这四字体现的霸气所震撼;再识其人,又难免心生一种悲凉——终究,我们还是需要一个对手,一个够格、强悍的对手,逼迫我们不断奋进以达到另一个高峰,
海明威说的“人生最高价值之一”就在这里。
2012年伦敦奥运会见证了林丹的大满贯,但再次将失望留给了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十年的对手,一生的朋友,这或许是对他俩最好的评价。林丹曾这样评价李宗伟:他应该是最了解我的人了。十年对手,在2012年落幕,是对手成就我们永恒不变的那份情谊。反之,催促李宗伟不断磨练球技的,也是他的朋友对手,他一直想要打败的林丹。
我们还有一个对手,是自己,因为我们自身便是那个自己需要不断超越的人。过去的我不再是我,昨夜的我已成为过去,太阳升起的时候,我需要对昨天的我作道别。人不过是由一系列行为组成的序列,所以死之前永远无法被定义,仅需一次行为,最后一次,便足以摧毁之前所有的,颠覆我们的人生。而昨天的自己,就是一面镜子,时时刻刻照着今天的我,它反射出我们的真实,记载着过去,也映射出未来。
命运,还有命运,也是我们最大的对手。我们不了解他,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但他又是我们所逃避不掉的,对戏弄完我们之后便躲在云层后面嘲笑我们的渺小。
博尔赫斯说过,我们管千百个变化不定的无限运作叫作命运。是的,它虚无飘渺,无法按常理预测,更不必说去掌握其规律。在命运的洪流之中,仅一瞬,便将我们埋在生活的沙层之下,那个没有水的地方。但是,这并不可怕,我们可以视为上苍对我们的一个考验,赐予我们的一个对手。这个对手更希望你打破他的枷锁。他看着你,从你出生、成长,你的成功失败直至你的死亡。他已将你心中的烛火点亮,只要你将它取出照亮前行的路。
把对手视为被我们关住的一只鸟吧,它的羽毛丰美,歌声嘹亮,也狂野无比。把它放出来,或许它会带你找到你想抵达的彼岸。
(44分)
【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独立的思想力。全文分三个层面论证,从对手是他人,到自己,到命运,渐次加深。第一层面有理有例,论证较为充分踏实;第二、三层面似乎显得有些空而玄,但这正是本文不落窠臼之处,尤其是“命运”一节,尽管从哲学逻辑上推敲还有问题,但与那些堆砌例子、思想贫乏的样板文而言,本文仍难能可贵,评分有些偏低。(陈 闻)
亲爱的对手
苍南中学 杨笑笑
出生至今,无论我们愿意与否,我们从来不缺对手。
从尚未知晓世事开始,我们就不断被称为对手或是拥有对手。父母总是在耳边嗡嗡作响,“你看隔壁某某学习多么认真,而你……”“你叔叔的孩子多懂事啊,而你……”,诸如此类激发我们的话语,想来谁都经历过,而在潜意识里,我们也暗自将父母赞不绝口的对象设置为对手,在行为举止上渐渐与其靠拢。
尽管我们从不承认,从不外露,这个小秘密。
更多时候,我们对于对手有种“排斥感”,或者极端地说,“仇视”。在生活中也不乏有些孩子做出过头的行为,在急切的超越与攀比心理下,扭曲了思想与言行。
其实,对手之于我们,是认证珍贵的财富。
真正拥有辽阔胸襟的人,甚至能与对手成为知己。
对手譬如明镜,映射出我们人性的不足,同样,也映射出我们的美好。两个对手之间的竞争,就像赛跑,不管谁快谁慢,最终,两个人都有所提升。
叔本华说,人生就是事先知道肥皂泡终究要破裂仍要努力将其吹得更大更远的一种无奈。的确,肥皂泡再大终究要破裂,然而我们不停歇地扩充它的体积,这正是对手给我们的无形的推动力。当我们难以承受生命的重量,瞥见对手的坚定不移时,便不甘心让泡泡只有小小的空间,我们与对手不断催促着对方,到最后,即使泡泡破裂,我们的薄膜已经折射出世间最美的阳光。
所以,我们应为拥有对手而感到幸运。举世无双的人会有深沉的孤独感,常有高处不胜寒的寂寞,而位于底层的人深感成功遥不可及,又容易坠入自怨自艾的深渊,只有拥有对手的我们,感到每一天的充实,和每一天的进步。对手若闲庭信步,我们便迈步向前;对手若遥遥领先,我们便快步跟随:我们的生命便在这一天又一天的追赶与超越中,饱满,动人。
让我们对对手说一声感谢,感谢漫漫人生路有你的陪伴,感谢你无时无刻的激励,感谢这一路来的艰难困苦,玉我于成。感谢你们,亲爱的对手,给我的灿烂前程与阳光。
(49分)
【点评】
从每个人习见的生活体验引入,亲切,真实,奠定了很好的抒情基础,在一笔点出常见的错误认知之后,以略带伤感和感谢的语气,赞美了对手,以及对手带给我们的帮助。文字温暖而动人,实属难得。(唐文秀)
心 战
苍南中学高三(15)余 斯
于时间的深涧中淌过,于岁月的折痕中走来,人的一生能够穿越一整个世界,去验证时光与岁月沉积于生命的积淀,去攀登一切的可能。但终究得去面对自己,去与自己的内心战斗,而去获得生命给予我们的最为朴素的话语。
人的心事是最为复杂的东西,它是善变的,外界的一丝微风便能让它掀起波涛。那心中不时泛起的毫无来由的冲动与浮躁则可能将我们的一切搅乱,让我们陷于无限混沌而无法自拔。有时,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便是在面对自己最大的对手。
有禅语云:“目冷似灰,心热如火。”我们的内心纵使有无尽的热情与高涨的兴致,也绝不能让这把火变为无边野火,而烧尽了我们理应有的平静与理解。人的内心永远在不断躁动,而我们则希望能够透过表象去看透心底真正的自我,去寻求一份在风起云涌之后的平静与淡然。心静才能持久,轻囊方能远行,对抗内心的对手,我们所能记于心中的,便是一份平静。
人的内心总是在无止尽地索取,而人心的贪婪又在无限地消耗着人的生命。如此消耗所带来的,往往是最大的伤害。卡夫卡曾写下:我们在等待,恩惠它也许来也许不来,而这种平静而又平静的心态,也许正是恩惠本身。是的,我们永远无法去要求获得的多少,
却可以在等待之中找寻人生真正的恩惠。面对人心的黑洞,我们总想去填平却从未得到结果,然而人的渺小与悲哀往往是由于他们受制于自己的本心,被心中一切欲望和不安分的因素所挑动着,对内心绝对自由的追求却恰恰也是对内心的最大奴役。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匹狼,在月亮中不尽地嚎叫。那是内心的野性与张力,却也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对手。那被嘈杂世界所添加的躁动与欲望,在不断向我们自身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挑战。正如一句话所说,我与自己相遇,转而与所有反对自己的锋芒相遇。
镜中的自己永远是自己最大的对手,心中的斗争也永远不会停止。面对自己的战役,永无尽头,而人们却在直视自己的过程中认识了真正的世界。
(50分)
对 手
苍南中学缪一格
在我心里,对手并不如很多人所描述的强悍无比,令人永恒地与之相搏。
他更像一服针砭药石,对我的症,治我的病。有时他令我痛苦无比,但毕竟良药苦口。他就是那枚永远悬在我头顶的针。
熙攘人群之中,对手可以有很多,也可以很少。这关键在于对“对手”两字的定义。
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对手,孔子曾说:“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也。”对手的优秀品质,常是我学习的目标;对手的骤然失误,更是我警醒的对象。
假如没有对手,或许周瑜不会再郁郁不平,也少了他临终前那句“既生瑜,何生亮!”但少了诸葛亮,周瑜未必能绽放出他现有的如此丰郁的才华,对手砥砺着他的内心,如同璞玉待磨,周瑜何尝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中提升了自己?
但再深究一步,当人努力地想要战胜对手时,其实他不仅想战胜对手,更是战胜自己。
孟子曰:“虽千万人吾往矣。”难道千万人尽是对手吗?也许在求道的漫长过程中,孟子有过许多对手,但他真正的心愿只是战胜他们吗?不,不是这样。孟子用对手这枚金针,扎向了自己最为需要的穴位。他的求道之路,亦得以圆满。那么最后一望,他战胜了千万对手了吗?战胜了也没有战胜。可是,他胜了,他的自我斗争之路上胜了,这便胜了一切。
或者可以说,我们的对手,根本就是我们自己。
克里斯蒂.布朗不如奥斯特洛夫斯基那般出名,但他们拥有共同的病痛。有些作家的武器是笔,但他的手软弱到笔也无法执起。他还剩下些什么呢?他只有他自己的左脚,就靠着脚趾与笔杆的摩擦,他一笔一划,先后写出了《我的左脚》《生不逢时》等作品,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成为爱尔兰人的骄傲。
他不可能同他人一般叫嚷着战胜对手,他也无法叫嚷,可是他战胜了自己,更战胜了命运!他自己便是自己的针砭药石。
很多时候,人缺的不是对手,缺的只是自己是否愿意努力、精进!
(48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