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8期 辽宁行畋学院学报 No.8,2011 (第13卷第8期) Journal of Liaonl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Vo】.13.No.8) : ‘ :● ‘ , : :‘・ :- R●:f : -=1 俄语词语中的历史文化因素 罗曼荣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161)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语凝聚文化的信息。在俄汉语言中,历史文化因素蕴涵在词汇之中,通过对本体、喻体、 喻底之间关系的研究,便可从中探其究竟。 [关键词] 语言;词汇;历史文化因素: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1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53(2011)08一)14.4._02 词汇是语言中现成的建筑材料,它不仅具有语法意义和 钟前拨1小时,9月最后一个星期六夜间后拨l小时恢复原 语义概念。而且还具有内在的文化涵义。美国语言学家、翻 时间,以充分利用自昼的自然光,为国家节约燃料能源。俄 译理论家Eugene A.Nida认为:“……每个词都在某种程度 语成语“H Tbl,5pyT?”(连你也反对我?众叛亲离)直译为 上含有伴生的涵义。”言语中历史文化因素,即使用该语言的 “原来你也在内,布鲁多?”源自古罗马一项重大的政治历史 民族所特有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习俗等,常常会对语言 事件,古罗马奴隶主贵族政治家马克・朱尼・布鲁多最初曾 中词汇的意义及内容产生影响,决定其内涵意义。不同的语 与庞培联合攻击恺撒,失败后,又归依附恺撒,成为恺撒的心 言相应的词语中往往蕴涵着不同的历史一文化涵义,盟“汉语 腹和亲信助手。公元前46年,恺撒成了罗马皇帝,结束了元 中的“梅花”和俄语中的“6epaza”(自桦树)所特有的象征性 老院的贵族专政。但布鲁多与庞培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失败, 涵义。(倪波,顾柏林,1995:75)索绪尔与雅可布明确地告诉 于是利用“恢复共和政体”的口号,组织了反对恺撒的政治阴 人们仅分析各民族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还不足以反映 谋。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在出席元老会议时,被阴 该语言的特点,还必须把这些东西放入具体的民族之中,寸 谋家们用乱剑刺死。据罗马历史家斯维托尼在朱里・恺撒 能真正反映该民族的语言的主要特征,它证明了“内语言”的 传中记述,当时恺撒被刺伤23处,奄奄一息,叹了一口气,一 存在,而且让我们注意到“内语言’与历史文化之间的依存关 句话(!三没说。但当看到布鲁多吐L是行刺他的凶手时,他惊愕 系。 气忿地用希腊语大喊一声:“Kai SU,neknon?”译成俄语为H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其文化源远流 Tbl,/U4T¥1 Moe?(你也在内,我的孩子?)莎士比亚据此所写 长,绚丽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俄罗斯民族的骄傲,并 的历史剧《朱里・恺撒》第3幕第l场中有一句台词为“And 为世界所瞩目。比如,克里姆林宫和老阿尔巴特街,普希金 thou,Brute?”译成俄语为“M TbI,Bpy'r?”。随后它演变成为 和托尔斯泰,白桦树和冻土地等,这些都是俄罗斯文化的典 一个通用的成语,而布鲁多则成为亲信谋叛的代名词。Ha 型代表。而在汉语中长城是抵御异邦入侵、众志成城的象 Bope I/JarlKa roprIT(做贼心虚,不打自招)直译是“小偷的帽 征;赵州桥、蔡伦造纸、毕升活字印别是中国文化的积淀,以 子会着火”。源自民问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和他的朋友去市 及北京紫禁和苏州园林,孔子和老子,李白和杜甫,中医和中 场买东西,忽然发现钱被偷走,于是大喊“抓小偷呀!”这时, 餐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独有的文化。 他的朋友估计小偷还没走远,就遥指着前边喊道:“看,小偷 在俄汉语言中,历史文化成分蕴涵在词汇之中,通过对 的帽子着火啦!抓住他!”小偷一听这话,不禁摸了一下自己 本体、喻体、喻底之间关系的研究,便可从中探其究竞。例 的帽子,不打自招,被当场抓获。后来这个故事逐渐演变为 如:俄语中Benbze HOV/H表示“白夜”。其文化内涵是:圣彼得 成语,用以比喻“不打自招、自露马脚”。Kocrb OT KOCI'H(亲 堡因地处北纬60度,仲夏时节,日照近20个小时,落日的余 身骨肉,血肉相连)出自《圣经》中关于上帝造人的神话。上 辉晖久久映照天际,在短暂的黄昏之后,又开始出现晨曦朝 帝造了亚当后,又趁他沉睡时,从他身上抽出一根肋骨,造成 霞,刚落下的红日再次冉冉升起,这就是每年初夏6、7月问 一个女人夏娃。亚当醒来后,看见了女人,说:“这是我的骨 的“自夜”奇观。白夜通常在6月22目前后到来。在“自夜” 中骨,肉中肉。”从此亚当和夏娃结成了夫妻,成为人类的始 期间的黄昏时分,位于涅瓦河畔的彼得大帝雕像,显得更具 祖。 历史与传统。,/Ierpernoe BpeM.q指“法定时间”。其文化内涵 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 是:1930年苏联政府以法律规定:在全国将时钟前拨1小时, 下长期形成的风尚、习俗、惯例、礼节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 即实行法定时间。1980年1O月24日苏联部长会议决定在 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俗习惯主要体现在饮食、 苏联实行夏令时间,即在每年3月最后~个星期六夜间将时 服饰、居住、婚丧、节庆、道德伦理、心理、行(下转第146页) I收稿日期】201I—o6—16 【作者简介]罗曼荣(1961一),女,沈阳农业大学外浯部副教授。 144 第l3澄第8期 2011年8月 林雅琴:《宠儿》中的忠象分析 Aug.2011 V01.13.No.8 四、宠儿 如果说对色彩的麻木说明塞丝仍是过去的奴隶,那么宠 儿的还魂则使塞丝成为罪孽的奴隶。保罗、丹弗尔和塞丝去 狂欢节的那天,宠儿突然以肉身还魂。这是塞丝十八年来的 第一次社交外出,因此对宠儿来说这是浮出水面的极好时 机,她要加深塞丝的罪恶感:一个杀死自己女儿的人竟然还 能在狂欢节上自得其乐。莫里森创造了一个恶魔似的宠儿 以确保塞丝没法从过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和保罗开始新的 生活。宠儿的出现和她的刨根问底惨厉地折磨着塞丝。宠 第三个死了,只有第1,2,4个活着。另一个重要的数字是 28。“塞丝过了28天,整整一个月不受奴役的生活。女儿滴 儿的问题,例如“你的钻石哪去了”,乍一听役什么害处却足 到她脸上的清冽口水变成猩红的鲜血只用了28天”。为了 这28天的快乐,塞丝已经受了28年的苦,之后她又遭了l8 年的罪直到保罗和宠儿再次点亮她的生活。这是不是个固 定模式?塞丝想知道是不是“每隔l8年或28年她那苦不堪 言的生活就会有段短暂的快乐插曲”。在这种语境下,数字 28的象征意义尤为重大。然而,还有许多数字也很重要尽管 它们并不是贯穿小说的主题。塞丝的两个儿子,霍华德和巴 格勒t3岁时离家出走,这是许多文化中的成人年龄。保罗 以使塞丝回想起入狱时耳环被人从衣裙里翻出的情景,从而 没有用语言告诉塞丝杀死自己的孩子是灭绝人性的,他使用 想起自己为何入狱,最终恢复了罪恶感和羞耻感。塞丝越是 了数字:“你有两只脚,塞丝,不是四只”。虽然这些数字没有 要拼命弥补自己的过错,就越会变成宠儿欲望的奴隶。宠儿 以同样的含义在文中反复出现,但它们却是强有力的象征。 是欲望的化身,她不断索取却毫无罪恶感。她的欲望首先 世界文坛涉及到意象的小说不胜枚举,它们或向人明示 现于她在餐桌上的贪吃恶习。她不停吃不停索要食物尽管 其内涵,或使人三思而后领悟。有些小说使读者昏昏欲睡, 她已日渐丰满健硕。后来,她的贪婪变本加厉,丹弗尔共至 而有的小说却令人夜不成眠,思索为何作者要如此强凋塞丝 注意到宠儿听塞丝说话时的贪婪表情。最后宠儿的欲望变 被掠夺的乳汁,或者缝在被子上的桔色方形有何含义。这两 得愈发强烈张扬,她要不惜一切代价满足自己的欲望。她要 种小说的差异就是优劣的差异。就是因为这些卓越的象征 母亲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尽管那样会害死母亲。 和比喻,《宠儿》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也就 她想要保罗离开塞丝,所以把他引诱到仓房里,使他d土成为 是因为莫里森对于意象和细节的关注,《宠儿》成为一部令人 自己欲望的奴隶。莫里森使宠儿的欲望化作一种强大的力 百读不厌的杰出作品。◇ 量,因而塞丝在满足了宠儿所有的需求之后变成了一具听话 的行尸走肉。这迫使丹弗尔向社区求助,合力赶走了宠儿。 参考文献 五、数字 1 Mo而son,T0ni.Beloved[M].New Y0rk:PIuine,1986 小说中还有些微妙的暗示,对它们的感知需要读者细心 2 Matthews,Boris.Herder Dictionary of Symbols[M]. 的品味。《宠儿》中的大多数数字就是这样的暗示。“人类 Wilmette,Illinois:Chlron Publications。l993 把数字当做一种超越语言的交流方式,比单独的语言还要贴 3 Schimmel,Annemarie.The Mysteyr of Numbers[M 1. 切地表达观点”。《宠JL)的主要情节展开之前,重要的数字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就已经成为小说中的第一批象征。124,小说中出现的第一 [责任编辑:一然] 个重要数字,象征着塞丝受压抑的过去。塞丝有4个孩子, (上接第144页)为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不同文化都有 MHma,MHmi<a。在俄语中熊还有许多美称:如:XO3flHH 着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俄罗斯人生活中有许多传统的风 pyccxoro neca(俄罗斯森林之王),饥a且K0 Ka(甜食家), 俗、仪式。例如:Ma ̄eHnua(谢肉节)是一年中最欢乐、最热  ̄aKoMKa(美食家)。Me皿B∞还象征着XO3HHH(主人)和 闹的节日。谢肉节是复活节大斋期前的一个节日,通常在复  ̄KeHHX(未婚夫)。例如在俄语中有这样的谚语:XO3HHH B 活节前一周庆祝,即在2月底3月初,是吃斋前先解一下谗 ROMe,HTO MeRBe]Lb B 6opy.(家中之主犹如林中之熊),姑娘 的意思。因为“谢肉节”这一周过后,即进入大斋期,有4O 如在梦中梦见熊,象征着要出嫁。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熊是 天时间人们不能吃肉食和乳制品。于是,在这一周人们就大 被贬的形象,例如“熊瞎子”,“狗熊掰棒子”等。 吃大喝,尽情享受、尽情欢乐,就连象征节日的草人也被装扮 历史民族文化浩如烟海,反映在一个民族社会活动的方 得花枝招展,彩裙飘舞。正因为如此“谢肉节”又称为“狂欢 方面面。而语言和文化又是一个统一体,因而,在学习语言 周”。由此产生了成语:XOTb c ce6R T-ITO 33J10)KHTb,a 的过程中,仅仅学习语言的结构规律,而置积淀于语言之中 MacneHHL ̄yⅡpoB0且H11b(情愿卖光当光,谢肉节不能不过), 的文化因素于不顾,就会带来对词的意义内容释意、理解的 MacdIeHHHa CeMb RrIefl ryymer(谢肉节可以尽情享受七天),He 困难,影响到交际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语言中的历史 )KJfrbe,a MacneHHua(不是过日子,而是享受)以及He Bce 文化因素了解得越多,语言的交际能力就越强。◇ xoTy Mac/IeHHII.a,6yRer H BedmKa ̄ilocr(猫不会天天过谢肉 节,也会碰上大斋节)等。“谢肉节”的象征食品主要是面饼 参考文献 (6nHH),几乎每一家庭主妇都有自己制作面饼的手艺和秘 1刘永红,袁顺芝,张豫鄂.《俄汉成语的文化分析》 方。新婚夫妇谢肉节期间的一个重要活动是女婿探访岳母, [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而岳母一般都用面饼招待并设宴欢迎。因此成语6ea 6nvma 2倪波,顾柏林.《俄语语义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 He Ma.CJIeHHI ̄a(不吃薄饼,不算过节)和nepsmia 6man KOMOM 版社。1999年 (万事开头难)等都与6nMH(面饼)有关。 3刘光准,黄苏华.《俄汉语言文化习俗探讨》[M].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各民族所特有的动物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形象,不同的民族对各种飞禽走兽也产生了不同的爱和憎。 4程家钧.《现代俄语现代俄罗斯文化》(M].上海外 例如:MenBe ̄,(熊)在俄罗斯民族中是吉祥图腾的象征,俄 语教育出版社,1999 罗斯人喜欢熊“傻得可爱”的外表,人们亲切地称它为 [责任编辑:李丹]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