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方案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方案
川城镇川城学校发展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方案 县妇联: ××学校地处××县西部干旱山区,占地13320平方米,建筑面积3903平方米,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职工35人,在校学生540人。留守儿童316人,占全校学生的60%上,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至初中九年级,大部分学生住校,留守儿童住校达240人。
为了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川城学校决定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的关爱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 ___理论、“ ___”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__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集各方面合力,解决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切实为留守儿童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
二、行动计划 实施“多+1”行动计划。即:建立一个“**儿童之家”,并创办“**儿童托管部”,完善川城学校寄宿制; 学校教
职工对**儿童实施结对一帮一扶(帮助 1名学困生和资助1名贫困生); 每师每期为**儿童解决10件实事。
同一**儿童,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导,难事有人帮,情感有人疏,活动有人创。
三、工作任务 1、建立农村**儿童信息管理档案。各班级组织对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儿童登记造册,建立**儿童管理档案。
2、建立“**儿童之家”。做到“五有”,即有专班、有场地、有设施、有制度、有活动。
3、开设针对性的学校课程,统一要求,做到“六有”,即有教学计划、有授课老师、有备课笔记、有授课记录、有规章制度、有工作总结。
四、实施步骤与要求 1、加大宣传,广泛发动。7月底以前,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关爱**儿童行动的重要意义。**儿童的父母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外出务工、勤劳致富,为农业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广泛开展爱心行动,让**儿童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积极试点,建档立项。采取“多+1”的工作方式,建立“**儿童之家”。7月初,按要求完成“**儿童之家”的建设并开始运转。各班要因地制宜制订“**儿童之家”建设的规划,建立**儿童档案。
3、建章立制,提供服务。“**儿童之家”对**儿童提供24小时服务,开展学龄前教育辅导、培养**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教育**儿童“读好书、做好孩子”; 为**儿童提供权益保护、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增强他们(特别是**女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班主任和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要经常交流工作经验,让**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掌握一定的科学家庭教育方法,填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4、维护权益,扶贫助学。开展“关爱**儿童行动”法律援助活动,加大对**儿童的权益及健康的保护力度。德体卫艺处和少先队要组织法律**儿童开展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校领导、科任教师要扶贫助学,为贫困**儿童发放助学金。通过周日晚看爱国影视、开联欢会、吃团圆饭等形式,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
五、组织领导 1、建立工作责任制。在川城学校工委的统一领导下,各班要成立“关爱**儿童行动”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一
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领导干部和党员要在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以身作则、带头参与,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工作的实效性。
2、建立长效机制。各工作组要加强调查研究、实行分类指导,把握工作进度,经常督促检查。要注意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及成功的做法,努力探索和建立起一套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适应本地实际情况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推进“关爱**儿童行动”的深入持久开展。
4、建立督查激励制度。年底对各班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评比检查,期末将在全镇推广建立“**儿童之家”的成功经验,表彰优秀关爱行动组织单位和班级。
xx年7月7日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