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邓稼先
一、字音字形(虽然让填的是字音,也要注意这些词语的书写)
奠基(diàn) 谣言(yáo) 孕育(yùn) 挚友(zhì) 元勋( xūn ) 颤抖(chàn) 选聘(pìn) 摄制(shè) 背诵(sòng) 昼夜(zhòu ) 昆仑(kūn )(lún ) 彷徨(páng)(huáng) 可歌可泣( qì ) 鲜为人知(xiǎn ) 至死不懈( xiè ) 鞠躬尽瘁( jū )( cuì ) 当之无愧(kuì ) 家喻户晓( yù )( xiǎo ) 锋芒毕露( lù ) 妇孺皆知( rú )
马革裹尸(guǒ ) 殷红( yān ) 戈壁滩( gē ) 燕然勒功( yān ) 任人宰割( zǎi ) 日曛(xūn ) 罗布泊( pō ) 直肠癌( ái ) 仰慕(mù ) 开拓(tuò) 署名(shǔ ) 截然不同( jié ) 难堪( kān ) 萦带(yíng ) 筹划( chóu ) 二、多音字
( xiān )鲜艳、屡见不鲜 ( yān ) 殷红 鲜 殷
( xiǎn ) 鲜为人知 ( yīn ) 殷切、殷实、殷勤 注:鲜表示“少”的意思时,读“xiǎn”。 殷只在组词“殷红”时读“yān” 三、词义
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的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 很少有人知道。 至死不懈: 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小心谨慎,贡献全部精力,到死为止。 当之无愧: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家喻户晓: 每家每户都知道。 锋芒毕露: 指锐气和才干全部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妇孺皆知: 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层出不穷: 接连不断的出现,没有穷尽。 引人注目: 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注意。 截然不同: 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形容两者毫无共同之处。 四、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 理论物理学 家,与 李政道 共获1957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代表作《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曙光集》、《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军委追收他“ 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 导弹 、人造卫星。
五、阅读题(在课本上标画出段落)
1、开篇写中国一百年以前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①结构上,引出下文的主要人物,为邓稼先的出场做准备。 ②内容上,在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这个历史背景下引出邓稼先,表明他的贡献对中国来说具有历史性意义。 【答题技巧】分析开篇内容的作用,一般可从结构、内容两方面入手。
结构上:⑴开篇点题 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⑶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 ⑷与下文 形成对比,相互照应。 内容上:⑴开门见山,点出文章主题 ⑵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或背景 ⑶渲染气氛 ⑷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⑸ 为全文奠定情感基调。
2、第12、13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这两段均独句成段,一方面突出了这两个日子的不平凡,表明了“两弹”爆炸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强调了邓稼先在国防自卫武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答题技巧】独句成段的作用一般有: ⑴强调、点明主旨、表达观点、抒发感情等 ⑵强调节奏,使语言更加简洁、明
快、有力,以突出中心 ⑶充当线索、前呼后应、过渡等,使思路更加明晰 3、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要对比着写他们?
⑴本质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却忠厚老实,从不骄人。作者将两者对比着写,更生动地表现了邓稼先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孕育出来的忠厚
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品格,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4、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 ,有什么作用?
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瑟的环境氛围,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苦。同时,作者含蓄地将研制“两弹一星”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而科学家们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从而表现了邓稼先的坚忍不拔。 【答题技巧】传记中引用的作用: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特点,展示人物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⑴引用诗词或格言,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人物的思想精神。 ⑵ 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⑶ 引用人物自身的书信、日记等,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更真实感人,增强作品真实性。 5、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邓稼先这一人物形象。(昨天刚说了这个题该怎么答,按照人物三婶的答题模式,至少写出4条)
⑴热爱祖国。邓稼先在美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没有丝毫犹豫和停留,他具有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和立志报国的崇高理想。
⑵坚持不懈,不怕吃苦。28年人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为此做出重大贡献。 ⑶负责。身患重病,依旧坚持工作。 ⑷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与奥本海默的对比中,他没有锋芒毕露,不引人注目,默默无闻,具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⑸人格魅力大。在特殊时期,邓稼先依然能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并且保证了工作的
顺利进行,成功制成了氢弹。 ⑹实事求是,严谨认真。面对谣言,邓稼先严谨对待,认真求证,去调查证实中国的原子弹是中国人自主设计的,表现了他坦荡的胸怀、诚实的态度、强烈的自尊心和极高的爱国热忱。 ⑺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在危难时刻邓稼先说“我不能走”,这四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现了邓稼先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的大无畏的奉献精
神。 六、作文素材(标红部分背诵) 邓稼先:
当蘑菇云点缀了苍茫的大漠,当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zhù)剑,吼出民族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热血殷红,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忠诚的勇士;鞠躬尽瘁,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邓稼先,他用忠厚朴实的品质和身先士卒(zú),甘于奉献的精神,铸就了荡气回肠的中国魂。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2014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è)。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cu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一生;一声巨响,惊诧(chà)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dí)了人心。
注释:
1、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船舶还没有下过海洋,在湖泊或者河流这些相对平静安全的地方,就已经砥砺出锋锷,形容在安逸的环境仍然不忘锻炼,随时准备向困难进发。
2、吴钩:一种弯刀,以青铜铸成。成为驰骋疆场,立志报国的象征。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3、申城:指上海,于敏当时在上海研究氢弹原理。
4、淬火:金属热处理工艺之一。把金属制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放在水、油或空气中迅速冷却,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经过淬火,金属制品的性能更好更稳定。这里指于敏的研究经过磨练已经有所成就。
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一、字音字形(不仅字要会读 更得会写,落实到纸上!)
典籍( jí ) 衰微(shuāi ) 梳头( shū ) 小楷(kǎi ) 硕果(shuò) 抱歉(bào) 卓越(yuè ) 地壳(qiào) 赫然(hè ) 校补(jiào ) 迭起(dié ) 秩序(zhì ) 深宵(xiāo ) 独裁( cái) 函寄(hán )
大无畏(wèi ) 锲而不舍( qiè ) 慷慨淋漓(kāng )(kǎi )(lín )( lí ) 热情澎湃(péng )( pài ) 沥尽心血(lì ) 无暇及此( xiá ) 心不在焉(yān ) 目不窥园(kuī ) 炯炯目光(jiǒng ) 迥乎不同(jiǒng ) 仰之弥高( mí )
兀兀穷年(wù) 群蚁排衙(yá ) 潜心贯注(qián ) 气冲斗牛(dǒu ) 一反既往( jì ) 心会神凝(níng ) 二、多音字
(shè) 宿舍、舍弟(谦辞) (xiào) 学校 舍 校
(shě) 舍弃、施舍 (jiào) 校对、校补
(qiào) 地壳、金蝉脱壳 (dān) 传单、单薄、单枪匹马 壳 单
(ké ) 贝壳 (chán) 单于 三、词义
1、迭起: 迭,屡次、接连。一次又一次的兴起、出现。 2、澎湃: 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3、赫然: 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4、大无畏: 什么都不怕(指面对困难、艰险等)。 5、锲而不舍: 不停的雕刻,比喻有恒心。 6、目不窥园: 窥,从小孔或者缝隙里看。眼中从不暗中看一看家中的园圃,即专心致志。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西汉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后世用于形容埋头读书。 7、沥尽心血: 沥,滴。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8、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9、慷慨淋漓: 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10、气冲斗牛: 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11、仰之弥高: 弥,更加。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12、兀兀穷年: 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用心劳苦的一年 到头这样做。
补充:“焚膏油以继晷(guǐ),恒兀兀以穷年”——韩愈《进学解》 太阳下去了,就燃起油灯,一年到头,永远在那里孜孜不倦地研究,形容夜 夜以继日用功读书,全年都勤奋不懈 。 焚膏继晷 :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工作。 近义词: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反义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13、迥乎不同: 迥,差得远。很不一样。 14、无暇及此: 没有空闲时间顾及这些。 四、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现代诗人。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成为其代表作。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代表作:短诗《有的人》 长诗《李大钊》 《罪恶的黑手》 诗集《春风集》 《欢呼集》 《泥土的歌》 《宝贝儿》
(口诀:春风欢呼泥土宝贝)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xī)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诗人 →诗集 《红烛》 《死水》
学者 →学术著作 《唐诗杂论》 《神话与诗》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第三课 回忆鲁迅先生
一、字音字形(虽然让填的是字音,也要注意这些词语的书写)
轻捷(jié ) 竭力(jié ) 薪金(xīn ) 校样(jiào ) 捆上(kǔn ) 了事(liǎo) 了然(liǎo) 绞肉(jiǎo ) 韭菜(jiǔ ) 舀水(yǎo ) 弄堂(lòng ) 喘气(chuǎn)忧郁(yù) 草率(shuài) 开阖(hé)
抹杀(mǒ ) 碗碟(dié) 油腻(nì ) 悠然(yōu ) 揩桌子(kāi ) 疙瘩(gē )(da ) 咳嗽(ké)(sou) 调羹(tiáo )(gēng ) 吩咐(fēn )(fù) 深恶痛绝(wù )
(注意:轻声发音时不用力) 二、多音字
(jǐ ) 人才济济、济南 (lǜ) 概率、圆周率 济 率
(jì)假公济私、救济 (shuài ) 草率 (nòng )弄虚作假 (tiáo ) 风调雨顺 、空调 弄 调
(lòng ) 弄堂、里弄 (diào ) 调虎离山 、调离 (ě ) 恶心 (mǒ ) 抹杀
恶 (è ) 恶劣 抹 (mò ) 拐弯抹角、抹墙
(wù ) 厌恶 (mā ) 抹布、抹脸 三、词义
1、揩: 擦、抹。 2、校对: 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 3、了然:明白,清楚 。 4、深恶痛绝: 厌恶、痛恨到极点。 5、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6、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四、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 张迺(nǎi)莹 ,黑龙江呼兰人,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 ”之一,被誉为“ 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成名作《生死场》,代表作《 呼兰河传》 、《 马伯乐 》、《小城三月 》。 民国四大才女: 萧红 、 吕碧城 、 石评梅 、 张爱玲
鲁迅(1881——1936),原名 周樟寿 ,后改名为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 狂人日记 》时所用的笔名。著名的 文学家、 思想家 、 革命家 。 代表作:
小说集《 呐喊 》、《 彷徨 》、《 故事新编 》。
散文集《 朝花夕拾 》 散文诗集《 野草 》 五、作文素材 1、鲁迅的诗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份情感寄托给天上的星星却没有人明了,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
2、鲁迅的名言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3).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成果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第四课 孙权劝学
(朗读背诵时要体现出断句,理解意思后更容易掌握) 初, 权/谓/吕蒙曰:“ 卿(qīng)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gū)/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shè)(li
è),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字音
卿(qīng) 辞(cí) 为博士邪(yé) 涉猎(shè)(lìè)孰若孤(shú) 即更刮目相待(gēng) 遂拜蒙母(suì)岂(qǐ) 二、字义
卿: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当涂掌事: 当道,当权。 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托。 蒙辞以军中多务: 事务。 孤: 古时王侯的自称。 治经为博士: 研究儒家经典。 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口诀诗书礼易春秋) 治经为博士: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 语气词,同“耶”。 但当涉猎: 只,只是。 但当涉猎: 粗略的阅读。 见往事耳: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了解历史。 见往事耳: 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孰若孤: 何如。两种抉择,倾向肯定后一种。 蒙乃始就学: 表示顺接。于是,便。 蒙乃始就学: 从事。 及鲁肃过寻阳: 到,等到。 及鲁肃过寻阳: 经过。
今者: 如今,现在。
才略: 才干和谋略。
非复: 不再是。
吴下: 泛指吴地。 更: (gēng)另、另外。 刮目相待: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大兄: 对朋友辈的敬称。
见事: 知晓事情。 肃遂拜蒙母: 副词,于是。
三、一词多义
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大惊曰(十分) 当 大
但当涉猎( 应该 ) 大兄(年长)
四、古今异义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 博士 孤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 今义:单独,孤单。
古义:只,只是。 古义:另,另外 但 更 今义:但是。 今义:更加 五、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
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评议,(鲁肃)非常惊讶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怎么知晓事情那么晚呢!”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朋友才分别。 六、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 政治 家、 史学 家。
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编年 体通史 《资治通鉴》 。 孙权,字 仲谋 ,吴郡富春人,三国时 吴 国的创建者。 吕蒙,字 子明 ,汝南富陂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 七、成语积累
1、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这一成语意思是: 指三国吴之名将吕蒙,后亦以讥讽缺少学识、文才者。 2、成语“刮目相待”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这一成语意思是: 拭目相看,用心的眼光看待他。
第五课、黄河颂
一、字音字形
山巅(diān) 气魄(pò) 狂澜(lán) 榜样(bǎng) 澎湃(péng)(pài) 劈成(pī) 浊流(zhuó) 哺育(bǔ) 宛转(wǎn) 屏障(píng)(zhàng) 滋长(zī) 扮演(yǎn) 摇篮(lán) 臂膀(bì)(bǎng) 九曲连环(qū) 一泻万丈(xiè) 浩浩荡荡(dàng) 二、多音字
( pī )劈开、劈柴 ( qiáng)强壮 、富强 劈 强 (qiǎng) 强迫 、勉强 ( pǐ)劈叉 ( jiàng)倔强 ( qū )曲解、弯曲、 ( bēn ) 奔驰、奔跑 曲 奔
( qǔ ) 歌曲、曲调 ( bèn ) 投奔 、直奔学校 三、词义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九曲连环:形容河流等弯曲。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四、作者简介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 诗人、文学评论家。 主要作品有歌词《五月的鲜花》 ,长篇叙事诗《屈原》 ,
组诗《黄河大合唱》,1939年被 冼(xiǎn)星海 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
在身患多种疾病的晚年,他关心青年作家的创作,并完成了厚重的古典文学研究作品《骈体语译文心雕龙》,实现了他40年的心愿。
现代诗也叫做“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现代诗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按形式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现代诗按体裁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等。 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以后我们每天都会有文言文知识积累,请大家或打印或抄写(专门准备一个文言文积累本子)。你今天所作的每一个积累都事关两年后的中考、五年后的高考。这就是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涉猎广泛,知识点通考。高中不会考初中的数学题,但是会考初中的所有知识。
每一次犹豫,每一次偷懒,可能都会付出一生的代价。每一次拼搏、每一次坚韧,都在给未来做铺垫。 五、诗词积累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六、每日文言文积累(文章读熟,会翻译。)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jù),妻善织缟(gǎo),而欲徙(xǐ)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
曰:“屦为履(lǚ)之也,而越人跣(xiǎn)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p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注】(背诵!)
1、屦(jù):古代一种麻鞋。
2、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3、徙(xǐ):迁居。 4、跣(xiǎn):赤脚。 【翻译】
鲁国有个人自己善于编织麻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白绢,(他们)想迁居到越国去。有的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受穷的。”鲁国人说:“为什么?”(那个回答的人)说:“麻鞋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头散发。凭你们所擅长的本领,游历到不能发挥你们特长的国家,想让自己不贫穷,这难道可能
吗?”
【文言积累】(背诵!) 善
1、作动词,善于,擅长。如本文中“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再如《列子》中“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作为形容词,美好,与“恶”相对。如《论语》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作为形容词,同意的应答之词。如《邹忌讽秦王纳谏》中“王曰:‘善’”。 【国学积累】(背诵!)
古代鞋的名字
1、屦(jù):上古时的屦一般是用麻绳之类的材料编成的,编的时候还要边编边砸,使之结实。
2、履(lǚ):战国之后逐渐用履来表示鞋的意思了,像成语“郑人买履”中,履就是鞋子的意思。
3、靴(xuē):有皮制、麻制、银制等种类。 4、屐(jī):一般指木质的鞋子。
第六课、老山界
一、字音字形(注意偏旁和字音区别 !)(听写!)
点缀(zhuì) 蜷起(quán) 欺侮(wǔ) 侮辱(wǔ)(rǔ) 骨碌(gū)(lu)呜咽(yè ) 督促(dū) 缴租(jiǎo) 矗立(chù) 伫立(zh
ù)
惊惶(huáng) 惊慌(huāng) 彷徨(huáng) 搀扶(chān) 攀谈(pān) 瑶族(yáo) 塘坊(fāng) 闪烁(shuò) 慰问(wèi) 宿营地(sù) 篱笆(lí)(ba) 峭壁(qiào)(bì) 澎湃(péng)(pài) 咀嚼(jǔ)(jué) 苛捐杂税(kē) 酣然入梦(hān) 灌输(guàn)(shū) 不可捉摸(zhuō)(mō) 二、多音字(听写!)
( chéng )盛饭、盛满 (fāng)牌坊、多里巷之意(多用于地名) 盛 坊
( shèng ) 茂盛,兴盛、 (fáng)作坊、茶坊(小手工业工作场所)
( nán )困难、难言之隐 ( dān ) 担架、担当、担忧 难 担
( nàn ) 灾难、责难 ( dàn ) 重担、担担面、担子
( tǔ )扬眉吐气、吞吐 ( sù ) 风餐露宿、宿营地、宿舍 吐 宿 ( xiǔ ) 住了一宿、三天两宿 ( tù ) 呕吐、上吐下泻 ( xiù ) 星宿
三、词义(听写!)
矗立:高耸地立着。 伫立:长时间的站立,没有动作。 呜咽:流水发出凄切的声音。 酣然入梦:畅快的入睡。 苛捐杂税:苛:苛刻、繁重。杂:繁杂。指苛刻繁重的捐税。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四、作者简介(听写!)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代表作《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金色的鱼钩》、《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模范党员,一门忠烈》等。
记叙文,此文体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情的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五、每日文言文积累(文章读熟,会翻译、抄在本子上)
杯弓蛇影
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
答日:“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 答日:“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注】(背诵!听写!抄在本子上) 1、久阔:久别。 2、河南:郡名,乐广担任河南尹。 3、听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4、角: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 5、沉疴:久治不愈的病。 6、尝有亲客:曾经。 7、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料想、想。 8、蒙赐酒:承蒙。 9、广乃告其所以:……的原因 10、杯弓蛇影:比喻把虚幻误作真实,形容人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多含贬义。 【翻译】(抄在本子上)
乐广曾经有一位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也不见再来。乐广问朋友(不来)的原因,(友人)回答说:“上次在你家中,承蒙(你)请(我)喝酒,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厌恶,可是酒已经喝下去了,就得了重病。”当时河南听事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角弓,上面有一条用漆画的蛇。乐广猜想杯中的蛇就是角弓的影子。他又在原来的地方再次请那位朋友饮酒,对朋友说道:“酒杯中是否又看见了什么东西?”朋友回答说:“跟上次所看到的一样。”于是乐广就告诉他其中的原因,客
人心情豁然开朗,疑团一下子解开了,久治不愈的病一下子治好了。 【文言积累】(背诵!听写!抄在本子上) 故
1、作名词,缘故,原因。如本文“广问其故”。 2、作连词,所以,因此。如“因大雨,故未如期启程”。 3、形容词,旧的,旧,原来的。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作副词,故意。如明知故犯。 【国学积累】(了解)
弓箭
弓箭在古代是军人和猎人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常备当做男人阳刚之气的代表。古代求子会在庙堂“献弓于高谋之前”;家中有男孩降生时,则要“悬弧与门左”,希望男孩长大后可以征战疆场,立功立业;还有人在家中挂弓箭,认为这样可以战胜病魔瘟神,直至目前,我国东北一些地区还保存着这一传统。
第七课、土地的誓言
一、字音字形(听写!)
嗥鸣(háo) 田垄(lǒng) 高粱(liang) 誓言(shì) 耻辱(chǐ) 挚痛(zhì) 亘古(gèn) 默契(qì) 镐头(gǎo) 碾碎(niǎn) 山涧(jiàn) 缠绕(chán) 埋葬(zàng) 土壤(rǎng) 丰饶(ráo) 谰语(lán) 怪诞(dàn) 呻吟(shēn)(yín) 泛滥(fàn)(làn)
胸膛(xiōng)(táng) 斑斓(bān)(lán) 污秽(wū)(huì) 二、多音字(听写!)
(pēn ) 喷涌、喷泉 (cān) 参天大树、参加、参观、 喷 参 (cēn) 参cēn差 cī (pèn ) 喷香(气味浓郁) (shēn) 人参
( xuè ) 血缘、血气方刚、血性 血
( xiě ) 多用于口语“流了一点血” 三、词义(听写!)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山涧:山间的小水流。 斑斓:灿烂多彩。 亘古:远古。 污秽:肮脏的东西。
挚痛:诚恳而深切。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泛滥:河流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常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四、作者简介(听写!)
《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端木蕻(hóng)良,原名 曹京平 ,辽宁人,作家。他和萧军、萧红、舒群、骆宾基、白朗等人被称为“ 东北作家群 ”。1932年发表处女作《母亲》。 其作品大都以东北为背景,场面宏伟,笔调细致,善于营造气氛,注重运用方言,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 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 《科尔沁旗草原》 、《大地的海》 、《大江》 短篇小说集: 《憎恨》 、《风陵渡》 童话: 《星星记》 长篇历史小说: 《曹雪芹》
五、每日文言文积累(文章读熟,会翻译、抄在本子上)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背诵!听写!抄在本子上)
1.逃暑:避暑,乘凉。 2.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3.徙(xǐ):迁移,移动。 4.衽(rèn):卧席。 5.以从阴:(用)来。 6.以从阴:跟从。
7.及至暮:等到。 8.及至暮:.到了。 9.及至暮:黄昏。 10.席:睡。
11.于树下:在。 12.露:露水。
13.濡(rú):沾湿。 14.逾:(通假字,通:“愈”),更加。 15.去:离开。
【翻译】(抄在本子上)
郑国有个人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的影子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影挪动自己的卧席,因而被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就越来越湿。(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是用在晚上就相当笨拙了。
【文言积累】(背诵!听写!抄在本子上) 而
1、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才”。如本文“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就越来越湿。
2、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但是”、“却”。如本文“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是用在晚上就相当笨拙了。如“莲出淤泥而不染”。 3、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和”、“与”。如《论语》“敏而好学”。 第九课、阿长与《山海经》
一、 字音字形(听写!)
掳走(lǔ) 霹雳(pī)(lì) 笨拙(zhuō) 惶急(huáng) 竹竿(gān) 震悚(sǒng) 脐带(qí) 掷地(zhì) 菩萨(pú)(sà) 土匪(fěi) 胸脯(pú) 憎恶(zēng)(wù) 书斋(zhāi) 哀悼(dào) 规矩(ju) 磨难(nàn) 烦琐(suǒ)
模样(mú) 疮疤(chuāng) 诘问(jié)
惧惮(dàn) 孤孀(shuāng) 咒骂(zhòu) 和蔼(ǎi) 凑合(còu) 絮说(xù) 辫子(biàn) 茉莉(mò)(lì) 二、多音字(听写!)
(bó) 淡薄 (tiě)请帖
薄 (báo)薄片 帖 (tiē)妥帖 (bò) 薄荷 (tiè)碑帖 三、词义(听写!)
面如土色:面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诘问:追问,责问。 惧惮:害怕。 四、作者简介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他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
(2)《朝花夕拾》共10 篇文章,可以分为批判、怀念、意趣等三类,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性散文集。
五、文言文积累(文章读熟,会翻译、抄在本子上)
百发百中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选自《战国策》)
[注]
①养由基:人名。春秋时神箭手,百步外射柳叶百发百中。 ②去:距离。
③支左屈右:伸直左臂持弓,弯曲右臂开弓。 ④不已善息:不善于在适当的时候停息调理。 ⑤少焉:一会儿。
[微言大义]在别人齐声喝彩时,一位素昧平生的过客给了养由基善意的提醒,这才使养由基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留有余地,特别是取得成功的时候要懂得养精蓄锐,否则会前功尽弃。 [文言方舟]
“去”的释义
①距离,相距。如本文中“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
②离开,离去。如《岳阳楼记》中“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③赴,前往。如《观刈麦》中“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④过去的。如《浣溪沙》中“去年天气旧亭台”。 [参考译文]
楚国有一个叫养由基的人,擅长射箭。(他)能够在距离柳叶一百步远的地方用箭射柳叶,百发百中,(他)身边的人都齐声叫好。(就在一片喝彩声中)有一个人经过那儿说,射得好,(我)可以教(你)射箭了。养由基说,别人(看了我射箭后)都说好,(而)你却说可以教(我)射箭,你为何不代替我去射(百步之远的)柳叶呢?来客说,我不能教你伸直左臂持弓,弯曲右臂开弓(的技巧)。(你)用箭射柳叶,百发百中,但是(你)不善于在适当的时候停息调理,不一会儿工夫力气用完,弓也(拉)不正,箭也(射)不直,一次射不中(柳叶),先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第十课 老王
一、字音字形(听写!)
肿胀( zhǒng ) (zhàng) 荒僻 ( pì ) 塌败(tā ) 取缔( dì ) 骷髅( kū )(lóu) 伛偻(yǔ ) 惶恐( huáng ) 滞笨 ( zhì ) 愧怍( kuì )( zuò) 载客(zài ) 琢磨(zuó ) 紧绷( bēng ) 镶嵌(xiāng)(qiàn) 捎信(shāo ) 抱歉( qiàn ) 门框( kuàng ) 蹬三轮 (dēng ) 侮辱(wǔ) 降格(jiàng) 二、多音字(听写!)
(zhuǎn) 转身 (jiǎ) 虚假 转 假
(zhuàn) 转圈 (jià) 请假
三、词义(听写!)
滞笨:呆滞笨拙 。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失群落伍:因跟不上时代而感到孤独
镶嵌: 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愧怍: 惭愧
翳yì: 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四、作者简介(听写!)
本文作者是 杨绛 ,本名 杨季康 ,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著有散文《干校六记》《 我们仨 》,小说《洗澡 》,译作《堂吉诃德 》《小癞子》等。
钱锺书(1910——1998),中国现代 作家 ,文学研究家,著有长篇小说《 围城 》,影响很大。
五、每日文言文积累(文章读熟,会翻译、抄在本子上)
小儿不畏虎
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注】(背诵!听写!抄在本子上)
1、忠,万,云安: 地名,都在四川一带长江沿岸。 2、浣(huàn)衣: 洗衣服 3、几: 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4、意: 估计,推断。 5、虎熟视久之: 仔细。 6、虎亦卒(zú)去: 终于 【翻译】(抄在本子上)
忠、万、云安这些地方有很多老虎。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玩耍),而自己到水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那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地嬉戏。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触碰他们,希望他们中的一个会有些害怕,但是小孩无知,竟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老虎也终于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一定是先向人显示它的威风,但是对于不怕它的人,威风就无处施展了! 【文言积累】(背诵!听写!抄在本子上) “自”的释义
① 从 ,如本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再如《与朱元思书》中“自富阳至桐庐”。 ② 自己 ,如《出师表》中“不宜妾自菲薄”。 ③ 假如 ,如《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 第十一课、台阶
一、字音字形(听写!)
黏性(nián) 胯骨(kuà) 头颅(lú) 门槛(kǎn) 涎水(xián ) 磕( kē)破 着落( zhuó) 撬开(qiào) 瞬间(shùn) 疲倦(pí) 晌午(shǎng) 烦躁(zào) 啃咬(kěn) 蹦跳(bèng) 厚道(hòu) 醒悟(xǐng) 糟糕(zāo gāo) 尴尬(gān gà)
二、词义(听写!)
(1)大庭广众: 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2)若有所失: 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惆怅
(3)低眉顺眼: 眉毛低垂,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恭顺的样子 (4)自言自语: 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5)微不足道: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6)凼(dàng): 方言,水坑 三、多音字(听写!)
pū(铺床) mó(磨刀) 铺 磨
pù(店铺) mò(磨坊) 四、作者简介(听写!)
李森祥,生于1956年,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1986年,在《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荷花》等。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普通人形象,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台阶》反映了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
五、每日文言文积累(文章读熟,会翻译、抄在本子上)
楚人贻笑
楚人居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注】
1、障:屏障。这里引申为“遮挡” 2、绐(dài):欺骗 3、赍(jī):携带 【微言大义】
寓言中的这位楚人用树叶来使自己隐形,利欲熏心,一心想不劳而获,巧取他人钱财,少演了一出自欺欺人的闹剧。
【翻译】 有个楚国人,生活贫困,(一次)读《淮南方》:“得到螳螂窥探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那片叶子,可以隐蔽自己的形体。” 于是就在树下仰起(头)摘取树叶。(找到) 螳螂窥探蝉时,(用来隐身)那片树叶,摘下来。(这片)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 落叶,不能再分辨(出来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片树叶) 。(楚人便)扫了好几斗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的用树叶遮蔽自己,问他的妻子说:“你看得见我吗?”妻子开始时总是回答说,:“看得见。” 整整过了一天,(妻子) 就厌烦疲倦的无法忍受,只得欺骗(他) 说:“看不见了。”(楚人) 不禁窃喜 ,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人家的面拿人家的货物。(于是)差役把(他) 捆绑起来,就送到了县衙里。县官审问(他) ,(他) 便把此事的始末都说了一遍,县官听了大笑,没有惩罚(他) 就把(他) 放了。 【文言方舟】 可
① 以,能。如本文中“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再如《《论语》十二章》 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 值得。如《买油翁》 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③ 岂,哪。如《锦瑟》 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十二课、卖油翁
【原文+翻译】(标红需要背诵课下注释)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曾经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院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看到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陈尧咨问到:“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于是卖油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用勺舀起油慢慢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却没有被沾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于是(卖油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康肃笑而遣之。 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一、基础知识 1、给标红字注音
自矜(jīn) 家圃(pǔ) 睨之(nì) 发矢(shǐ) 颔之(hàn) 忿然(fèn) 酌油(zhuó) 沥之(lì) 谴之(qiǎn)
2、解释标红字词的意思
(1)当世无双: 在当时,当代 (2)公亦以此自矜: 自夸 (3)尝射于家圃: 曾经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放下 (5)睨之久而不去: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3、通假字
(1)但手熟尔: 同“耳”,相当于“罢了”。 (2)徐以杓酌油沥之: 同“勺”,勺子 4、古今异义 (1)但微颔之
古义: 只是 今义: 但是 (2)尔安敢轻吾射
古义: 怎么 今义: 安定 (3)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古义: 于是,就 今义: 原因 (4)尝射于家圃
古义: 曾经 今义: 尝试 5、一词多义
(1) ①以我酌油知之: 介词,凭、靠 以
②以钱覆其口: 介词,拿、用 (2)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连词,表顺接,相当于“就”“才” 而 ②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③康肃笑而遣之 :连词,表修饰
(3) ①但手熟尔: 同“耳” ,相当于“罢了”。 尔
②尔安敢轻吾射: 代词,你 6、词类活用
(1)但微颔之: 名词作动词,点头
(2)吾射不亦精乎: 动词作名词,射箭的本领
(3)尔安敢轻吾射: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7、课内精彩语句积累
(1)用神态描写来写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的态度的词句是: “ 睨之 ”“ 但微颔之 ”。
(2)从语言上描写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的看法的句子是: “ 无他,但手熟尔 ”。
(3)作者在文中称赞陈尧咨射箭的本领的句子是:“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8、文言句式 (1)倒装句
尝射于家圃(介词结构后置,应为“尝于家圃射”。) (2)省略句
自钱孔入(省略了主语“油”)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
第十三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答案
一、 字音字形(听写)
丁卯(mǎo) 躬(gōng)行 修润(rùn) 譬如(pì) 别扭(niu) 恳切(kěn) 教诲(huì) 朦胧(méng lóng) 颠沛流离(diān pèi) 商酌 (zhuó) 累赘(zhui) 妥帖(tiē) 生疏(shū) 打拱(gǒng) 拖tà(沓) 诲(huì)人不倦(juàn) 不耻下问(chǐ) 以身作则(zé) 二、 多音字(听写)
Lùn (讨论) 慨 kǎi (感慨)
论 概 gài (大概)
Lún(论语) 溉 gài (灌溉)
三、词义(听写)
⑴朦胧: 不清楚;模糊。 ⑵颠沛流离: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⑶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⑷诲人不倦: 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⑸商酌: 商量、斟酌。 ⑹不以为耻: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⑺南腔北调:形容人口音不纯,掺杂方言,也指说各地方言的人都有。
三、作者简介(听写!)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史及思想史的研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和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第十四课、驿路梨花
一、字音字形(听写!)
村寨(zhài) 撵走(niǎn) 扛枪(káng) 驿路 (yì) 迷茫(máng) 陡峭(dǒu)(qiào) 露宿(lù)(sù) 竹篾(miè) 简陋(lòu) 悠闲(yōu) 修葺(qì) 晶莹(yíng) 折损(zhé)(sǔn) 菌子(jùn) 麂子(jǐ) 恍惚(huǎng)(hū) 喷香(pèn) 打扰(rǎo) 香气四溢(yì) 二、词义(听写!)
修葺: 修理(建筑物)。
折损: 因过分尊重使人承受不起,客套话。 香气四溢: 指香气浓郁,向四面飘散。
三、作者简介
彭荆风(1929--2018),江西萍乡人,当代作家。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边塞亲人》。1979年出版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其长篇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代表作品有《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绿月亮》等。
第十五课 最苦与最乐
一、字音字形(听写)
揽(lǎn) 恩惠(huì) 契约(qì) 卸妆(xiè) 监督(dū) 悲天悯人(mǐn) 如释重负(shì) 循环(xún) 排解(pái) 心安理得(lǐ) 圣贤豪杰(shèng xián háo jié) 达观(guān) 仁人志士(rén) 自投苦海(tóu) 海阔天空(kuò) 二、多音字(听写)
guān(观点) biàn(方便) 观 便
guàn(道观) pián(便宜) 三、词义(听写)
达观: 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悲天悯人: 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如释重负: 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心安理得: 自信事情做的合理,心里很坦然。 海阔天空: 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仁人志士: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四、作者简介
(一)梁启超(1873一1929),字 卓如,号任公,别号 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大多收入 《饮冰室合集》。 (二)文学常识
议论文是以 议论 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 摆事实、讲道理 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论文三要素是 论点、论据、论证 。
第16课 短文两篇
1、字音字形
陋室(lòu ) 德馨(xīn) 苔痕(tái) 鸿儒(hóng)(rú) 案牍(dú) 西蜀(shǔ) 甚蕃(fán) 淤泥(yū) 濯清涟(zhuó)(lián) 亵玩(xiè) 隐逸(yì)
鲜有闻(xiǎn) 调素琴(tiáo) 2、词义
(1) 惟吾德馨: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2)往来无白丁: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3)无案牍之劳形: 指官府文书。 (4)可爱者甚蕃: 多 (5)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妖:艳丽。 (6)香远益清: 更加 (7)不可亵玩焉: 靠近玩耍。 3、古今异义 (1)惟吾德馨
古义: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今义: 芳香 (2)可以调素琴
古义: 调弄 今义: 调整 (3)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形体、躯体 今义: 形状
(4)亭亭净植
古义: 竖立 今义: 种植 (5)谈笑有鸿儒
古义: 大
今义: 鸿雁,书信 (6)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今义: 丝绸和竹子 (7)宜乎众矣
古义: 应当。 今义: 合适。 4、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有名 (2)无丝竹之乱耳:使动用法,使……乱 (3)无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劳累
(4)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长藤蔓。名词作动词,生枝茎。 (5)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 5、文言句式
(1)何陋之有:倒装句。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为“有何陋”。 (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6、文学常识积累。
(1)《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作者是唐代(朝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因为诗气豪迈,被称为“诗豪”。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西塞山怀古》等。
(2)《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
第十七课紫藤萝瀑布
一 字音字形(听写) 枯槐(huái) 遗憾(hàn) 瀑布(pù) 藤萝(téng) 伫立(zhù) 迸溅(bèng) 挑逗(tiǎo) 绽开(zhàn) 伶仃(líng)(dīng) 盘虬卧龙(qiú) 仙露琼浆(qióng) 忍俊不禁(jīn) 拆掉(chāi) 笼罩(lǒng) 繁密(fán) 凝望(níng) 花苞(bāo) 酒酿(niàng)
二 词义(听写)
(1)迸溅:向四外溅。
(2)伫立:长时间站着。
(3)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
(4)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5)仙露琼浆:比喻酒非常鲜美。
(6)盘虬卧龙: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 三 多音字(听写!)
( tiǎo ) 挑逗 ( jīn ) 忍俊不禁 挑 禁
(tiāo ) 挑担,挑起 ( jìn ) 禁止
四 作者简介(听写!)
《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 宗璞 (pú) ,本文选自 《铁箫人语》 。本文的中心句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场合是无止境的。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紫藤萝瀑布》等。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第十八课、一颗小桃树
一、字音字形(听写!)
孱(càn)头 懊丧(sàng) 执着(zhí)(zhuó) 忏(chàn)悔 一摞(luò) 苦涩(sè) 颤(chàn)抖 渺(miǎo)小
马嵬(wéi)坡 淅(xī)淅沥沥 血(xuè)气方(fāng)刚 jīn(矜)持 赤luǒ(裸) hún(魂)魄 幼zhì(稚) wěi(猥)琐 duō(哆)嗦 tuì( 褪 )尽 huò(祸)不单行 二、词义(听写!)
(1)孱头: 软弱无能的人 (2)淅淅沥沥: 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3)血气方刚:( 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劲儿大 (4)垂垂暮老: 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5)祸不单行: 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6)轰(hōng)轰烈烈: 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 三、多音字(听写!)
xiān (纤细) càn(孱头) 纤 孱
qiān (纤夫) chàn(孱弱) 四、形近字(听写!)
褪tuì(褪色) 侍shì(服侍)
腿tuǐ(腿脚) 待dài(等待) 五、作者简介(听写!)
贾平凹(wā)1952年出生,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满月儿》, 中篇小说《腊月 正月》,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等。其作品多描写陕西一代的风土人情,文笔优美,语言富有地方色彩。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第十九课、外国诗二首
一、字音字形(听写!)
忧郁(yù) 伫立(zhù) 萋萋(qī) 涉足(shè) 瞬息(shùn) 延绵(mián) 幽寂(jì) 污染(rǎn) 丛林(cóng) 诱人(yòu) 回返(fǎn) 路径(jìng) 二、词义(听写!)
瞬息: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萋萋: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三、精彩句子积累(全背,不是只背填空!)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
日子将会来临。(富有生活哲理的句子)
②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表达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句子)
③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意味深长的哲理句) 四、主旨交流(全背,不是只背填空!)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诗人以劝说的口吻告诉人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要沉湎于悲伤和痛苦中,应该要:积极乐观地面对,对未来充满信心。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②《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的道路虽有千万条,但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条,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五、作者简介(全背,不是只背填空!)
①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小说家,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作品主要有诗作《自由颂》《致大海》,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
②弗洛斯特(1874——1963),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曾赢得四次普利策奖和许多其他的奖励及荣誉,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
20课、古诗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河东(治所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太原祁县人(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画家有“师佛”之称。他的诗 画成就都很高,苏轼称赞他: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他的山水诗成就极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代表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傲视权贵和敢于反抗的性格深受历代读者喜爱。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诗人,江陵(现湖北荆州)人,与高适合称“高岑”。其诗题材多样,想象丰富,尤以边塞诗见长。他的边塞诗以据有特殊的语言,鲜明的情调把西域地区雄伟壮阔,绮丽多彩的景物描写的栩栩如生。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代表作有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散文《师说》《马说》等。
第二十一课 伟大的悲剧 答案
三、 字音字形(听写)
拽(zhuài) 充沛(pèi) 销蚀(shí) 吞噬(shì) 雪橇(qiāo) 胆怯(qiè) 告罄(qìng) 遗孀(shuāng) 堡垒(lěi) 踉踉跄跄(liàng)(qiàng) 忧心忡忡(chōng) 怏怏不乐(yàng) 姗姗来迟(shān) 毡鞋(zhān)
白雪皑皑(ái) 辜负(gū) 保佑 (yòu) 羸弱(léi) 凛冽(lǐn) (liè) 步履(lǚ) 鲁莽(mǎng) 夺眶而出(kuàng) 贮藏(zhù) 厄运(è) 坚持不懈(xiè) 海市蜃楼(shèn) 毛骨悚然(sǒng) 疲惫(bèi) 语无伦次(lún) 昔日(xī) 钦佩(qīn) 拯救(zhěng) 耀武扬威(yào) 姗姗来迟(shān) 二、多音字(听写)
zhā (扎实) jìn (尽力) 扎 zā (扎辫子) 尽
zhá (挣扎) jǐn (尽管) 三、词义(听写) 吞噬: 吞食。
耀武扬威: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姗姗来迟: 形容来得很晚。 忧心忡忡: 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筋疲力尽: 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羸弱: 瘦弱。
坚持不懈:坚决进行下去,不松懈。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语无伦次:话讲的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海市蜃楼: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比喻虚无缥缈而不实际存在的事物。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告 罄:指物资用尽。罄,尽、空。 四、 作者简介
茨威哥(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作品有传记《三位大师》等。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最善于写孤独的人的奇人遭遇。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情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的女人的来信》。
第二十二课、太空一日
一、字音字形(听写!)
炽热(chì) 幅度(fú) 五脏六腑(fǔ) 轮廓(kuò) 俯瞰(fǔ)(kàn) 确凿(záo) 遨游(áo) 稠密(chóu) 屏息凝神(bǐng) 无虞(yú) 负荷(hè) 舷窗(xián) 叮嘱(zhǔ) 模拟(mó)(nǐ) 烧灼(zhuó) 千钧重负(jūn) 严谨(jǐn) 弧(hú) 概率(gài) 惊心动魄(pò) 二、词义(听写!)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五脏六腑: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屏息凝神:暂时抑制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无虞:不用忧虑。虞,忧虑。 三、多音字(听写!)
荷( hé )荷花 剥( bāo ) 剥皮 晕(yūn ) 晕倒 ( hè )负荷 ( bō ) 剥夺 ( yùn ) 红晕 四、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是杨利伟,他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共军委授予“航天英雄”的荣誉称号。
第二十三课、带上她的眼睛
一、字音字形(听写!)
点缀(zhuì) 迟钝(dùn) 闲暇(xiá) 凸现(tū) 吟唱(yín) 合拢(lǒng) 漫步(màn) 蒙胧(lóng) 拍摄(shè) 蔚蓝(wèi) 笼罩(lǒng) 心有灵犀(xī) 天涯海角(yá) 不期而至(qī)
二、多音字,形近字(听写!)
bó(停泊) mēng(瞎蒙) 泊 蒙 méng(启蒙) pō(湖泊) měng(蒙古) 暇xiá(闲暇) 浆jiāng(岩浆) 瑕xiá(瑕疵) 奖jiǎng(奖状) 三、词义(听写!)
镍(niè): 金属元素。银白色,质坚韧,延展性强,有磁性,在空气中不易氧化。 点缀: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不期而至: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到来。 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五、作者简介
刘慈欣,当代科幻作家,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 其中《三体》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将中国科幻文学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9年2月5日,刘慈欣作品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上映。
第二十四课、河中石兽
一、 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
纪昀(yún) 河干 (gān) 圮于河(pǐ) 募金(mù) 棹数小舟(zhào) 曳铁钯(yè)(pá) 是非木杮(fèi) 湮于沙上(yān) 啮沙(niè) 倒掷(zhì) 溯流逆上矣(sù) 可据理臆断欤(yì)(yú) 2、词义
(1)山门圮于河: 倒塌。 (2)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拖。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怎么。 (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颠倒,错乱。 (5)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6)求之下游,固颠: 本来。 (7)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 (8)然则天下之事: 既然这样,那么。 3、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 一起 。 今义: 并列。 (2)阅十余岁
古义: 经历,经过 今义: 阅读。 (3)盖石性坚重
古义: 句首发语词 。
今义: 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 (4)但知其一
古义: 只 。 今义: 表转折,但是,却。 (5)是非木杮
古义:代词,这。
今义: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 (6)求之下流,固颠
古义: 副词,本来 今义: 坚固。 (7)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 物理学 4、词类活用
(1)棹数小舟: 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5、一词多义
(1)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
为 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
众服为确论( 动词,认为 )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指这件事)
(2)之 其反激之力:(助词,的)
求之地中:(代词,指石兽)
6、文言句式
(1)省略句:-讲学家设帐(于)寺中。(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在”) (2)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表被动,译为“被”)
(3)倒装句:求二石兽于水中。(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水中求二石兽”) 7、文学常识积累
纪昀(1724--1805)字 晓岚 ,直隶献县(今属河北), 清代学者、文学家 ,乾隆进士,学问渊博而通达。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著有 《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传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