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敢担当服务大局谋有为
■江都区政协
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政协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努力在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上下功夫,坚持敢担当、重实干、有作为,坚持谏诤言、献良策、出实招,务实创新、履职尽责,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都”作出了新贡献。
一、聚焦改革发展,当好党政参谋
面对全区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主动融入,做到政协工作与党政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协商议政着力围绕“三个结合”:一是紧密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二是紧密结合区委、区政府重大工作部署,三是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牵挂的民生问题,努力协助区委、区政府丰富发展思路,破解改革难题,努力使所提意见、建议成为党政决策的重要参考。为此,我们把江广融合核心区建设、“一区六园”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工业企业资产重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金融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作为全年协商议政的重点议题。为了使这些议题议得深、议得实、议到点子上,每个议题都由一名主席带队,坚持走下去与走出去相结合,花更多的时间接地气、明实情,力求使建言议政靠事实讲话,
言之有物;花更多的精力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力求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再形成政协有一定质量和见地的意见建议。我们主动加强与党政领导的沟通协商,及时反映政协的想法和建议,得到区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许多意见建议在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中得到吸收和采纳。关于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的建议,区政府召开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
二、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助推发展
区政协在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的同时,坚持议行合一,身体力行,主动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助推发展尽力。一是着力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今年,我们在全体委员中开展了“创新创业促发展、履职尽责比贡献”主题活动,要求各位委员在本职岗位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江都的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人才
江苏政协
2016年第9期
|41
工作研究GONGZUOYANJIU
引进、公益事业、民生改善贡献智慧和力量。活动中,我们通过每月督查、半年交流、典型宣传等措施,努力使主题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广大委员积极响应,当好先锋表率,展示委员风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区政协委员共兴办各类实体21个,直接回乡投资21亿元,增资扩股15亿元,向上争取项目35个,引进专利或科研成果45个,帮助引进各类人才126名,引进税源6000多万元,外地委员直接回乡开票1亿多元。二是注重助推发展的实效。为帮助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我们与区工商联先后4次专程去上海,积极主动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上海东忠富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洽谈,登门介绍江都经济发展情况和中小企业发展态势,多次邀请他们来江都实地考察,最终达成合作协议,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江都孵化基地正式挂牌。在孵化基地的直接指导与服务下,已有3家企业在Q板挂牌,截至目1家准备上E板的企业相关资料已全部上报,前共融资1.3亿元。为加强银企、资企合作,我们还与区工商联举办“挂牌上市企业座谈会”“中小企业投融资洽谈会”,邀请上海、北京15家基金投资公司和兴业银行扬州分行等投资、金融单位与全区已挂牌和即将挂牌的18家企业,就投融资合作进行面对面交流洽谈,共签订投融资合作协议5项。三是积极帮解发展难题。我们先后走访扬州河北商会和浙江江都商会,实地考察商会运行状况,进行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发展难题。委员企业江苏金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在发展过程中设施农业用地矛盾非常突出,我们及时把这一情况向区政府进行反映,并与国土局、农委沟通联系,协调相关矛盾,用足有关政策,终于帮助该企业走出了发展与用地难的困境。委员企业江苏新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多年来为江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由于银行抽贷、压贷,今年已被迫停产。我们得悉这一情况后,一方面带领区经信委、中国银行江都支行负责人到该公司现场协调有关贷款矛盾,另一方面主动帮助企业寻求发展路径。通过努力,新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中国再生资源总公司合作成立江苏鑫码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新公司已恢复生产。
三、坚持创新创优,提升履职实效
区政协积极探索政协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拓展履职内涵,提升履职实效。一是坚持量质并举,抓好社情民意反馈。为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的作用,我们发动城乡各委组认真收集和反映社会各界群众的意愿、诉求,对在调研视察中发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舆情,及时组织委员深入调查,进行挖掘整理上报。对一些重要的社情民意,主席会议成员及时和政府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沟通协商,促进相关问题得以解决。今年至目前我们共编报《社情民意摘编》20期,区领导批示26件次,领导批示为历年最多。“江都小商品市场安全隐患需重视”“关于加强我区商砼市场监管的建议”“停驶封存的公车需加快处置”等社情民意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和解决。二是激发党派活力,提升合作共事能力。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联系的意见,尊重、支持、协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自主开展各项活动,为他们创造协商空间,优化参政议政氛围。坚持定期走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时反映和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共商大政方针、实施民主监督、进行参政议政中畅所欲言,政协全会的大会发言和政协委员论坛他们“登台唱戏”,各种会议和参观视察活动他们全程参与。组织专委会、各委组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就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十三五”规划编制、文明城市创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10多个课题开展联合调研。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参与提案督办、行风监督、民主评议、对口协商等咨政监督活动,推动相关部门转变作风、效能提升和工作落实。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委组作用。通过开展委员培训,举办名人名家讲座,编印《江都政协》和《委员参考》,不断提高委员的文化素养和参政能力。修订完善委组工作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分为基本项目和附加项目,并设立若干奖项,年底进行全面考核,在全会上进行表彰,以此推进委组工作开展。城区工作组和各镇政协工委围绕界别特点和区域特色,把做事与谋事结合起来,把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结合起来,共同商定调研课题,共同组织专题视察,定期开展工作,着力在提升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增强作用力上下功夫、求实效,为政协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42|江苏政协2016年第9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