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长廊■ .-_同 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Cj I 戴 勇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410151) 文章编号:1672-7894(2009)16_o97-o1 摘要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仅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 大学校园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本文 2)网络容易影响高校师生学习、工作、科研。网络上黄、毒以及 带有暴力倾向的网络游戏泛滥,严重污染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环 阐述了校园网络文化重要性,分析了校园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并 提出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网络文化负面效应策略 根据CNNIC( ̄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达到2.98亿, 与2007年相比。“90后”所占比重增大,成为2008年中国互联网最 大的用户群体。由此可以看到,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活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育人环 境建设的成效。 2007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就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中国网 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进行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以创新精 神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 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为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 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校园网络文化的意义 大学校园网络的日益普及。对高校师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 式、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也对传统校 园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使师生的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世界发生质的改变。 1.1校园网络文化的特点 高校校园网是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办学成 果以及校风、学风的窗口。—个成功校园网具备信息发布、自动化办 公系统应用、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师生及家校交流平台的应用。 1.2校园网络文化推动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 人才,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校园网的建立为实 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操作平台。 1.3校园网络文化实现管理现代化 校园网是高校办公室管理现代化的载体和手段,是高等教育 信息化建设和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校园网络办公集管理、服务等 功能于一体,摆脱了长期以来纸质传统办公方式,逐步实现计算机 网络和电子数据办公的根本性转变,体现办公室工作的方便、快 捷、高效。利用校园网,高校办公室可以实现文件传递、信息发布等 服务,可以实现高校教务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的科学化和民 主化,使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收集校 内师生员工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的意见,集思广益,便于学校领导 科学决策。 1.4校园网络文化促进交流沟通 校园网络作为高校的信息交流工具,极大地促进了校内外信 息的沟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师生和社会通过网络可直接获取学校的办学思想、政策、 规章制度、办学条件、办学规模、招生就业信息等,同时可发表自己 的意见和建议。学校能够及时听取师生和社会反映的信息,掌握师 生的思想动态和社会的需求。 (2)院系与院系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跨专业、跨学科学 习、交流,共享科研成果,使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达到最优化。 (3)师生在校园网上可以没有时空限制地交流学习。达到教学 和学生管理的最优化。 2校园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 网络就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值 得警惕的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 1)网络容易混乱大学生的思想。由于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 更宽、接触面更广、接触的观点更多,大学生自我判断是非标准的 自主性、独立性更强。东西方价值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碰撞更加激 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更不容易。 境,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沉迷其中。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思维迟钝、 无心上课、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甚至精神失常等,严重的勒令退学, 严重损害身心健康;部分师生在科研中出现严重剽窃他人网上成果 而侵犯知识产权。 3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策略 中国社科院沈杰先生所说,“网络文化存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于 网络本身,而在于人们如何对它们进行把握和使用”。校园网络文化 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有效 管理,才能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网络 文化的积极作用,减少校园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3.1加强学生思想建设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在一 起。高校要在思想上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 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 3.2加强学管队伍建设 校园网络文化强调思想性、教育性、积极性和指导性,学校就必 须建立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思想状况和上网规 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中既要有懂网络技术的专 家,又要有思想教育上的专家;既要有校领导,又要有教师;既要有 学生干部,又要有普通学生。 一方面。这支队伍要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正面教育吸引学 生的眼球,建立功能全面、多级防范的网络管理体系;消除和减少网 络中色情、暴力信息的污染和毒害,净化网络环境;进而营造健康的 校园网络文化。 另一方面,这支队伍通过QQ、BBS、心理咨询或设立信箱,随时 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有关学 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 强大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明辨是非,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辨别力和 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3.3加强校园网络环境建设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环境建设,主要需要从硬件建设、软件建 设、资源库建设和培训四个方面来进行。 (1)硬件建设方面。目前,我国一般高校的校园网络硬件建设已 初具规模,大都实现了网络进办公室,进图书馆,进课堂,进宿舍。但 还需要适当改进和完善。 (2)软件建设方面。互联网上信息鱼龙混杂,色情、暴力信息和 思想充斥其间。为此,高校应积极开发一些集思想性、知识性和易操 作性于一体的宣传教育软件,以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大学 生的品位,宣扬中华优秀文化。 (3)资源库建设方面。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资源。一方 面,将校园网络与互联网上大量教育教学资源网站进行链接,实现教 育教学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把学校教师自己的教案和开发的课件存 入资料库,收集网络和市场上优秀的网络资源;建立良好的资源搜索 引擎,与师生的需求相适应,使建好的资源库充分发挥作用。 (4)培训方面。①通过培训,使教师都掌握计算机及课堂教学平 台的常规操作,熟练WORD排版、PP,r幻灯片制作、EXCEL数据处 理在内的OFFICE系列软件的应用,PHOTOSHOP图片处理、多媒 体视频剪辑处理,熟练计算机系统的安装、病毒的防治等计算机维 护等。②向学生推荐文化学习网站,拓展课堂;向学生推荐综合性的 精品网站,开扩视野;向学生推荐益智类游戏类,寓教于乐;向学生 推荐心理健康的专题网站,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韩建华,等.试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o05(4). 【2】黄雄英新形势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责任编辑秦艾桢 |lf缸 c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