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
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要结合实际,抓住关键环节,增强党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规范党务公开制度,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逐步将党务公开纳入到制度化的轨道;规范党务公开内容,凡是基层党员群众关注的重要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最大限度地进行公开;规范党务公开形式,积极创新载体,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拓展党务公开的内涵和外延;规范党务公开程序,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进行公开、反馈再公开;规范党务公开时限,准确把握公开时间,充分体现公开的经常性、动态性和及时性。同时,要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舆论宣传,切实推动党务公开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标签:基层;党务公开;规范
一、推进基层党务公开的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作出了“逐步推进党务公开”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推进党务公开做出了高度概括,明确把“推进党务公开”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1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对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和方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近年来,随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的快速发展,广大党员对实行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也成为广大党员越来越迫切的要求。我国实行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政体,党务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也直接牵涉到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各方面内容。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生机活力的客观需要,是实践党的宗旨、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基层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党内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的内在动力,是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带来的直接的政治诉求。党务公开的理念,早在党的十六大就已经深入人心,大力推进党务公开,也在全党达成高度共识。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早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时就已经开始了。后来,一些地方党委把党的基层组织的党务公开逐步从村务公开扩大到了厂务公开、区(社区)务公开、校务公开、事(事业单位)务公开等等。换句话说,如果党的基层组织对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和知情权的诉求麻木不仁、置若罔闻,老百姓就不买账了,不答应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就很难为基层群众所接受和认同。据笔者在调研中所掌握的情况看,全国各地都已经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铺开了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有的基础比较好的地方还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把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的方式、内容、程序和考核等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但在调研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搞“假公开”等等现象。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与地方党委的执政理念直接相关的,凡是真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地方党委,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就开展的比较扎实有效,社会效果就比较好。相反,这项工作就应付了事,其效果可想而知。如何切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笔者认为,各级基层党组织应该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着眼于发展党内民主,着眼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按照“服务发展、注重实效、群众认可”的原则,结合实际,抓住党务公开工作的关键环节,稳步推进,重点突出,进一步规范党务公开制度、内容、形式、程序、时限,进而增强党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推进基层党务公开的具体措施
(一)规范党务公开制度
在健全机制、扎实推进的基础上,建立党务公开工作责任制、群众意见建议收集反馈处理、聘请党务公开监督员、督查落实、资料存档等多项配套制度,为推进党务公开工作提供制度保证,使党务公开工作步入程序化和规范化。建立相应的征询、听证、执行、公示等制度,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党务公开不脱离实际,从而达到全面推进的目的。建立严格的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工作的考核、检查和监督制度,并使这些制度与干部考核的其他制度衔接成整体的制度体系。此外,各级党组织还要通过开通热线电话、设立意见箱、组建党务公开督导组等,有效畅通监督渠道,从而形成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有机结合的监督体系,特别是党的各级纪委要把是否认真推进基层党务公开作为考察地方党委尤其是党委书记是否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重要内容,并与已有的党的监督制度加以对接,从而使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的推进逐步纳入到制度化的轨道。
(二)规范党务公开内容
要坚持“全面、真实、具体、合法”的原则,确定党务公开主要内容。凡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其他党内法规要求公开的内容,凡是基层党员群众关注的重要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最大限度地进行公开。要把公开的重点放在基层和党员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上,放在对本地区本部门发展关系重大的问题上,真正把那些党员群众最想知道的事项透明化。一是党组织自身建设方面。要全面公开全局和中心工作、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突出公开党组织思想建设的决定、意见和措施,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情况以及落实党内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情况。二是党组织履行职责方面。要突出公开党组织重大决策、决定、决议,重要政策、重要工作部署和阶段工作重点,以及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情况,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三是党组织经常性工作方面。要突出公开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遮不掩,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和质询。
(三)规范党务公开形式
丰富多彩的公开形式易于党员接受和学习,公开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各级党
组织要坚持灵活多样,简便实用的原则,结合各自的实际,建立党务公开板(栏)、党务公开简报,搭建与党员群众交流、沟通的平台,按照固定公开、定期公开、随时公开等方式,将领导组织、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办事程序、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予以公开。同时,要积极创新载体,采用网站(网页)、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文件等多种载体进行公开,设置会议纪要、重要文件、信息督查、工作规则、法律法规、领导讲话、日程安排等专题,开辟党务公开专版或专刊,设置党组织班子、党员队伍建设,重大事项、解决“三农”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还可以通过党代表列席党委会、重要问题通报、党内会议、谈心谈话等其他形式进行公开。进一步拓展党务公开的内涵和外延。
(四)规范党务公开程序
各级基层党组织在推行党务公开过程中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坚持“科学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对公开的内容由职能部门或所涉及个人提供,对本级党组织内的重要决策、干部任免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采取党内公开或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公开。对公开的内容,在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后,将办理结果予以反馈,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再公开。切实做到相关政策、办事程序公开透明,工作动态随时公开、热点问题全面公开、敏感事项敢于公开,确保了党员群众对党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为打造群众满意的“阳光党务”工程奠定基础。
(五)规范党务公开时限
根据公开的内容,准确把握公开时间,充分体现公开的经常性、动态性和及时性,对党组织常规性工作实行定期公开,对阶段性工作实行逐段公开,对临时性工作实行随时公开,对重大问题实行全程公开。切忌推脱延误,一些临时性或重要性的问题如不能及时公开,群众没有在第一时间享有知情权,就达不到党务公开的预期效果,而且会因为公开不及时或不到位引发矛盾。
党务公开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把健全工作机制作为此项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保证。党务公开,关键在领导,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来进行,要明确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为党务公开第一责任人,将其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部署之中,做到同步制定工作计划,同步落实工作措施,同步进行检查考核。同时,要把党务公开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量化考核标准,完善责任环节,严格责任追究。要制定统一的推进党务公开的指导意见,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范围、程序、时限等方面进行规范,并把党务公开各个环节也公布于众,采取多种方便群众观看的公开方式,进行真公开,确保党务公开规范推进。此外,要把强化舆论宣传作为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对推进党务公开工作进行广泛宣传,既要大力宣传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重大意义,又要着重反映开展党务公开后取得的实际效果;既要注意及时报道党务公开工作的面上情况,又要突出特色性、创造性举措。要通过各种宣传工具,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央关于党务公开文件和会议精神,及时宣传报道党务公开的制度规定、先进典型,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和方法步
骤,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基层党组织要尽最大可能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级党政组织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以及解决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情况公开透明化,以此赢得党员群众的支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正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努力在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程序、制度保障、监督考核等方面大胆探索,创造性开展工作,注意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好的经验做法,善于总结提炼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党务公开模式。同时,要把党务公开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督查,常抓不懈,切实推动党务公开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政贵有恒”(《尚书·毕命》)。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其含义深刻、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的推进,必然会促进我党基层民主乃至党内民主的发展,全面形成全民监督的有效机制,势必对我党的建设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