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主题:
教案设计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短诗三首》《绿》《白桦》和《在天晴了的时候》
4首诗歌组成。本单元
以生动优美的语言,
描绘了不同的意境,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了解诗歌的特点,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单元重点:
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比如,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写出了对母亲的依恋;
4篇诗歌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短诗三首》中的提到的“心中的《绿》中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
在一起”写出了对绿的感受和热爱;《白桦》中通过对白桦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具有白桦精神的守林人的赞美。《在天晴了的时候》描写了作者看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表达作者对雨后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体会。
2、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本单元课后题安排了收集诗歌资料,制作摘抄本的作业。如《短诗三首》课后“收集喜欢的现代诗,准备一个摘抄本,抄写下来,写明作者及出处。《白桦》一文中,收集诗歌,交流自己的摘抄本。
3、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本单元有一个“综合性学习”要求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单元教学建议:
教学本单元诗歌,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课时安排:
9、《短诗三首》.................................................210、《绿》......................................................211、《白桦》....................................................212、《在天晴了的时候》..........................................1综合性学习.....................................................1语文园地三.....................................................2教学过程:
课时课时课时课时课时课时学会积累,
9 短诗三首教案设计
文本简析:
《繁星》是诗集,由164首组成,作者是冰心。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繁星》是伟大而慈祥的,让作者留下了永不漫灭的记忆。中的感受和慨叹,赞美了大海的广阔与博大。
(七一)写母亲的爱
《繁星》(一三一)通过描写面朝大海时心
《繁星》(一五九)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
爱,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之情。诗歌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教学时,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和领会作者的情感。充分利用学习诗歌“读”这个手段,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感悟,吸引学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走进诗歌所描绘的世界和作者的心灵,真正领会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教学目标:
1、会认“漫、涛”等生字,能根据具体生字选择合适的识字方法;会写“繁、漫”等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波涛”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在朗读与交流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借助意象,展开联想,感知诗人的内心情感。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上班途中见到这样的景致:【课件出示:朝阳含笑微风轻盈花儿自在争芳蜜蜂快乐耕耘其实,他们在倾诉】
同学们,老师以小诗的形式表达,你觉得写得如何?诗歌与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好的诗歌中应闪烁着启迪灵性的光芒。冰心的小诗如繁星一样晶莹璀璨,总会给凝望者带来很多思考。今天,我们撷取其中的三颗,共同欣赏。【
课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老师的观察习作中试着通过景物体会氛围,联想画面,为深入赏析《繁星》三首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同学们,你们了解作者冰心吗?谁来将你课前对“冰心”的资料收集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课件出示: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小桔灯》等。】
同学们,你们了解冰心的创作背景吗?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课件出示:
冰心写作《繁星》和《春水》的时候,正值“五四”新文学活动的高潮期至高潮刚刚过去之后。《繁星》共后结集。
冰心在后来回忆了自己当初写诗时的情景。
在她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课上课下贪婪地
这样做
164首,《春水》共182首,小诗均无单独标题,1923年两组诗歌先
读着各种书报,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就三言两语歪歪斜斜地抄在笔记本的眉批上,
惯了,有时也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杂感和回忆写上去,日子多了,数量也就相当可观。虽然大致不过三五行,但这三五行背后,总有些与亲身经历有关的事,看到这些字,便想起很亲切很真实的情景,舍不得丢掉。
这时她偶然看到郑振铎译的泰戈尔的《飞鸟集》连载,
都是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她心里
一动,觉得自己记在笔记本眉批上的那些三言两语,也可以整理一下,抄录出来。在抄的时候,她选择那些更有诗意的,更含蓄一些的,放在一起,因为是零碎的思想,就选了其中的一段,以“繁星”两个字起头的,放在第一部,命名为《繁星》。】
同学们,请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同学们,请与小组同伴合作,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课件出示小星星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小星星为我们带来了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快来念念!
【课件出示生字:漫同学们,谁来读读?
同学们,你是怎样识记它们的?把你的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同学们,【课件出示会写字:繁同学们,请自由认读。
同学们,谁来认读生字?【课件圈出难读字】
同学们,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吗?小组交流交流。预设:
“藤”“萝”:借助图片,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
漫
灭
藤
萝
膝
涛
躲。】
涛】
繁:拆分“敏-幺-小”,上下结构,下部不是“系”。漫:与“慢”区分记忆。灭:字理图帮助记忆。
膝:“月”与身体的某一部分有关,右部与“漆”的右部相同。躲:形声字“身”为形,“朵”为声。本义为隐藏。同学们,把这些会写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读吗?【课件出示词语:藤萝
繁星
漫灭
膝盖
躲藏】
同学们,请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同学们,谁来认读词语?其他同学正音。同学们,把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同学们,你们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真了不起,相信读句子也难不倒你们。【课件出示句子:(1)永不漫灭的回忆(2)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并且在识记生字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内化记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良好语感。
三、品读诗句,领悟情感
同学们,请小组合学习第一首诗,读读,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作者心中永不漫灭的回忆指的是什么?
同学们,请想象:“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会是怎样的情景?会有谁?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提示:结合生活经验,想象情景。
同学们,儿时的你与母亲相处时,有哪些温馨的场面?与大家分享。同学们,儿时的我们与母亲相处是多么的温馨,我们要尊敬母亲,爱母亲。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在读中理解、感悟。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否则阅读就是无效的。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诗歌中的意境展开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同学们,快乐写字的时间又到了。【课件出示会写字】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这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范写“繁、藤、膝”,你们跟着书空。【课件依次播放动态笔顺】同学们,请练习临写,写完后同桌互相看看,看看谁写得跟书上的例字是一样的。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分享?【地方写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其他同学评议:哪个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并抓住重点进行书写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分享。同学们,课下请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表现,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把自己的课堂学习分享给家长,体验学习的乐趣。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诗歌,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来朗读第一首诗歌?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同学们,冰心对母爱的赞扬从未停止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冰心的诗歌,走进冰心的情感世界。【课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的诗歌内容,唤起诗歌的记忆,情感的记忆。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1、学习第二首诗歌
同学们,谁来读读诗歌,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三个反问句组成了一个排比句。提示:反问的修辞方法,是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意思,答案含在问句之中。
同学们,这三个反问句表达的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反问句的形式?同学们,应该怎样读?
【课件播放海浪的声音】同学们,由大海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资料袋:大海对作者的写作带来了灵感与思考。
“我”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
的。“我特别喜欢大海,所以,在我的早期作品中经常有关海的描写。”——《冰心自传》“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往事》】
小结:
同学们,大海是作者写作灵感的源泉,写心灵寄托的地方,作者对海眷恋、感激……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学习第三首诗歌
同学们,请自由读诗歌,说说你有什么体会?同学们,谁来读诗歌,说说自己的体会?同学们,这首诗歌是赞扬谁的?
同学们,“天上的风雨”会是什么样的?描述描述。
同学们,此时的鸟儿做了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举动?同学们,“心中的风雨”指什么?举例说说。
同学们,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母亲,哪个字体现出来的?同学们,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能说说当时的心情吗?同学们,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如何读得更恰当?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抓手,从诗歌中的意象入手,展开联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诗歌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情感的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总结想象,升华情感
同学们,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她把一切都给了子女,她的爱在一声声叮嘱里,她的爱在一次次抚摸中,她的爱在一顿顿早餐里……回忆一下,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与大家交流。
同学们,诗歌短小精悍,语言自然朴实,我们也像作者那样,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下来吧。提示:模仿课文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下来。
同学们,谁来把你创作的小诗与大家分享分享?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由学诗到写诗,仿照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进一步感悟诗歌语言的独特,激发对诗歌的进一步学习。板书设计:
短诗三首
母亲永不漫灭的回忆
大海眷恋、感激
母亲赞扬无私、伟大
(只)
10 绿
文本简析:
教案设计
《绿》一文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
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抓住“读”这一学习手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自己对绿、对生命的认识,进行美读诗歌的训练,在读中加深感悟,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挤、叉”等生字,会写“瓶、挤”等字,会写“墨绿、嫩绿”等词语。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作者对“绿”的赞美,对春天的歌颂。
教学重难点:能联系已有生活经验,说说“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春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大自然到处是一片绿色。你见过春天里什么样的景象?
同学们,小草探出了头,树木发芽,田野变绿,放眼看去,到处都是绿,就好像……【课件出示句子: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
课件出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诗人艾青的《绿》,一起去感受绿。【
同学们,你们了解作者艾青吗?谁来把你搜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课件出示:
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
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艾青”发表长诗《大堰河——
我的保姆》,奠定了他诗歌上的基本艺术特征和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朴素、凝练、想象力丰富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绿》是诗人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首抒情小诗。】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阅读兴趣。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同学们,请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正确、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正确、流利的小节,再仔细读一读。】同学们,春风姑娘要考考大家认识了哪些字。【
课件出示生字:瓶
挤
叉
挥】
同学们,请自由认读,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可以向同学请教。
同学们,谁来认读生字?其他同学正音。提示:读准多音字“叉”的读音。【课件出示:[chā]
A、(~子)一头有两个以上长齿便于扎取东西的器具:鱼~
|三齿~|粪~子。B、用叉子
扎取:~鱼。C、交错:~着手站着。D、形状为“×”的符号,表示错误或不同意等:反对的打~。
[chà][劈叉]两腿分开成一字形,臀部着地。是体操或武术动作。[chǎ]分开,张开:~腿。
[chá]挡住,堵塞住,互相卡住:车把路口~住了。】同学们,请齐读生字。
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
“挥”“挤”:提手旁,与人的动作有关。
“瓶”:形声字。一种口小,颈细而肚大的容器。瓶子、酒瓶、花瓶。同学们,春雨妹妹也来了,想要听听你们能不能把词语读正确。【交叉
舞蹈
教练
指挥
按着
墨水瓶】
课件出示词语:
同学们,谁来认读?
同学们,把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同学们,老师从课文中选了一些词语放到句子中,你也能正确、流利地读读吗?【
课件
出示句段: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同学们,请自由读。
同学们,谁来读读?其他同学正音。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设计意图:从儿童的心理、认知、思维特点和知识经验出发,运用多种方法掌握字词的音、形、义。在语境中进一步巩固字词,扫除学文障碍。
三、整体感知,初步概括
同学们,请自由读诗歌,想想每小节描写了哪些内容?提示:采用句意合并的方法来尝试概括。
预设:【课件出示:
第一节:眼前铺满绿色。第二节:绿色的丰富,深浅浓淡。第三节:整个自然空间充满了绿色。第四节: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第五节:绿色在风中飘动。】
同学们,你认为怎样读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自己试试。
设计意图:整体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为分析诗歌内容做准备。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同学们,快乐写字的时间又到了。【课件出示会写字】同学们,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它们的?与大家分享分享。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这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范写“瓶、叉”,你们跟着书空。【课件依次播放动态笔顺】同学们,请练习临写,写完后同桌互相看看,看看谁写得跟书上的例字是一样的。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分享?【地方写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其他同学评议:哪个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识字主动性,尊重学生的识字经验,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正确的书写方法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分享。同学们,课下请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学习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表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为下节课品读诗歌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引入新课【课件出示词语:交叉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读文,诗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复习词语,巩固对字词的掌握,回顾诗歌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有效阅读。二、品读诗歌,感悟体会
【课件出示句子: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
舞蹈
教练
指挥
按着
墨水瓶】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
同学们,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表示什么?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注意朗读时的语气、语调。
同学们,春姑娘来了,带来了绿,她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请轻声读第二节。预设:
【课件出示: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些词语。
同学们,是不是只有这些绿?提示:关注“省略号”,体会绿的多样,绿得奇。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绿?
同学们,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出奇”是什么意思?同学们,怎样读出这种美,这种奇?
同学们,绿得出奇,表现在哪儿?请自由读第三节。
同学们,奇在哪儿?【课件出示插图】请展开想象,感受事物呈现出的绿,体会绿得奇。【课件出示:刮的( 也是绿的。】
同学们,你能读出绿得美、绿得奇吗?自己试试。
同学们,这么多绿聚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画面?自己读读第四、五节。
)是绿的,下的(
)是绿的,流的(
)是绿的,(
)
】
同学们,你是怎样理解“挤”“重叠”“交叉”的?【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同学们,一阵风吹过,一切都动了起来,仿佛舞蹈教练在指挥,他在指挥什么?展开想象,说一说。
同学们,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设计意图:结合课件的直观感受,唤起对绿的记忆与想象,描绘美丽春景图,诵读中品味绿,感悟绿得美、绿得奇。
三、把握整体,加深感悟
同学们,作者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春天,让我们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绿,是希望,是快乐,是生命。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完整地诵读诗歌,仔细品味诗歌的意境。
同学们,请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同学们,谁来展示展示你的精彩诵读?其他同学评议。
设计意图:由悟到读到评,是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吸收、存储、内化、整理、表达的过程,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创意写作
同学们,请用最美的情感诵读诗歌。
同学们,春天,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说一说,写一写。【课件出示:春天到了,校园里,
(
)。田野里(
)……】
绿
提示:春天来了,到处充满绿色。校园里,你发现了哪些事物变绿了?
设计意图:依托文本,拓展训练,学习运用语言,巩固所学所得。模仿文本,独立运用语言,进行创意写作,提升学习能力。板书设计:
绿
铺满丰富充满聚集飘动
到处深浅浓淡整个空间重叠交叉指挥舞动
11 白
文本简析:
桦教案设计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金晖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
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在读与想象中仔细揣摩诗中重点语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绣、潇”等生字,会写“桦、涂”等字,正确读写“白桦、毛茸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谈话,猜想引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它吗?【课件出示白桦图片】谁来向大家描述描述你眼中的白桦?同学们,你们想看看苏联的作家叶赛宁眼中的白桦吗?【
课件出示课题】请齐读课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作者吗?谁来把你的了解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
【课件出示:叶赛宁(1895—1925),苏联诗人。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猜猜看,作者可能会写哪些内容?提示:关注诗歌的内容,结合学习经验进行猜测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白桦。看课题,猜想文章内容,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同学们,请带着刚才的猜想,自由朗读课文,看看猜出了哪些内容。
同学们,请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同学们,请与小组同伴合作,轮读课文,相互正音。
【课件出示白桦树叶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小树叶为我们带来了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快来念一念!
【课件出示生词:毛茸茸、绣花、潇洒、朦胧、金晖、徜徉、白雪皑皑试试。
同学们,谁来读读?其他同学正音。
】会读吗?自己
同学们,把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同学们,你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把你的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课件出示会写字:桦、涂、茸、绣、潇、穗、朦、胧、寂、霞、抹】认识它们吗?自
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认读生字?【课件圈出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
“桦”和树木有关,所以是木字旁。
“抹”可以做动作体会,明白是手部动作,强化记忆。“霞”通过图片出示生字,记住偏旁。
“朦”“胧”“绣”都是用偏旁加上熟悉的字组成的新字,都是形声字。“穗”与庄稼有关,用禾苗的“禾”做偏旁,右部结合图片识记。同学们,把这些会写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读吗?【课件出示词语:白桦、涂
色、毛茸茸、绣花、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抹上】
同学们,请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同学们,谁来认读词语?其他同学相正音。同学们,把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同学们,你们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真了不起,相信读文章也难不倒大家。现在我们来轮读课文,有自告奋勇的同学吗?
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主动让学生运用识字方法,强化记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良好语感。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请小组合作,轮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
同学们,请默读全文,思考:主要讲了哪些内容?提示:提炼关键词进行概括。预设:
【课件出示:白桦的色彩,白桦的挺拔,白桦的高洁。
】
设计意图:在读中理解、感悟。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否则阅读就是无效的。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默读,了解诗歌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同学们,快乐写字的时间又到了。【课件出示会写字】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这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范写“潇、穗”,你们跟着书空。【课件依次播放动态笔顺】同学们,请练习临写,写完后同桌互相看看,看看谁写得跟书上的例字是一样的。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分享?【地方写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其他同学评议:哪个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并抓住重点进行书写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分享。同学们,课下请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找一找,读一读,与大家交流交流。设计意图: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营造积极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词语:白桦、涂色、毛茸茸、绣花、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抹上。】同学们,还记得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同学们,谁来读读?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读文,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复习字词,加强记忆;回忆诗歌内容,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二、品读诗歌,读出韵味
同学们,请轻轻读诗歌,想想写了哪些内容,用笔圈画。
同学们,抬头望去,窗前那棵白桦,多么漂亮,多么特别,你喜欢吗?与同学交流你读文的发现。
1、第一节总写白桦的特点。
同学们,白桦总体上的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能体现出这种特点?
同学们,请读这一节,看看哪些字用得好,好在哪儿?提示:抓住动词,体会用词的准确。
预设:【课件出示:
一个“涂”字准确地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
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
同学们,好一棵通体洁白的白桦,有感情地读读。2、第二节写桦树的枝叶。
同学们,对枝头的描写,为什么是“毛茸茸”的?预设:枝头未掉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
同学们,“毛茸茸”的,让我们想到了松鼠的大尾巴,在作者的眼中,毛茸茸的枝头像什么?
同学们,雪绣的花边,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
同学们,你能读出这种美吗?提示:“毛茸茸”“雪绣的”“洁白的”要读得轻柔些,“绽”要重读。
同学们,雪后的桦树,展现着怎样的形象?的感觉。
3、第三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
同学们,“朦胧的寂静”写出了什么?(白桦的含蓄)从“玉立”一词中感受到了什么?预设: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同学们,“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同学们,“闪着”这一动词又突出了什么?预设:静静挺立的白桦有着一种特别的动态美。4、第四节写朝霞的映照之下的白桦。同学们,“姗姗来迟”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预设: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同学们,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预设: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同学们,请读出这种感受。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在读与想象中揣摩,感受诗歌的意境,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阅读、收集了许多诗歌,还做了自己的诗歌摘抄本,你们可以交流交流。还可以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写完后,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诗中走出来。同时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通过摘抄诗歌,试着当“小诗人”写写诗的活动,激发学生喜爱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板书设计:
白
桦
为
(它傲寒挺立的形象。)请读出这种傲寒挺立
外在洁白傲然
内在静中有动形态秀美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文本简析:
教案设计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小诗。语言生动优美,意境悠远,作者细腻的心思,巧妙的语言,让人读起来回味无穷。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上,在读与想象中仔细揣摩诗中重点语句,
仔细体会其中所蕴
涵的感情,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真正感悟到作者笔下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炫、垢”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读懂诗歌,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情感。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畅想,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欣赏一段视频。【
课件播放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色视频】
同学们,雨后你想做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同学们,诗人戴望舒写了这样的一首诗——《天晴了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课件出示课题】请齐读课题。
同学们,谁来介绍介绍你了解到的作者?预设:
【课件出示:戴望舒: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其代表作是《雨巷》,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
设计意图:视频引入,由直观的画面展开畅想,激发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同学们,请自由朗读课文,字音要读正确,句子要读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课件出示词语:炫耀、污垢、胆怯、曝着阳光、赤着脚、涉过溪流、晕皱同学们,谁来认读词语?提醒:“怯”的读音是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
qiè;“曝”的读音是pù。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适当简略,以学生自学为主,降低掌握要求,初步读通课文。三、深入研读,欣赏美景
同学们,谁来读读诗歌?其他同学思考:诗歌写了什么内容?预设: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的时候,风景很美,告诉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
同学们,请轻轻读读全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把这些景物圈起来。预设:
【课件出示:小径,小草,小白菊,凤蝶儿
】
同学们,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小径,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想想: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为什么?
预设一:
【课件出示:小径:凉爽又温柔。
】
同学们,走在这样凉爽又温柔的小径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同学们,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二:
【课件出示:小草:新绿。】
同学们,小草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尘垢,这时候看起来是生机勃勃的,听听,小草在说些什么?
预设三:【课件出示:
小白菊:不再胆怯,试试寒,试试暖,一瓣瓣地绽透。
】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请借助图片理解“绽透”。请想象小白菊绽放的情景,描述描述。提示:边想画面边朗读。
预设四:
【课件出示:凤蝶儿:自在闲游】【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请借助边看图片边朗读。
同学们,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除了诗中的这些景物,你觉得还会有什么?提示: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想象。
预设:蚂蚁、小鸟……
同学们,你们的想象丰富极了,在天晴了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到小径中去走走吧。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二三节。
同学们,天晴了的时候,走在小径上,是一种怎样的景象?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吧。设计意图:抓住景物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欣赏美景,陶醉于美景中。带着自己的感受诵读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
四、品味诗句,总结全文
同学们,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显得那样的明朗:溪中波光荡漾,林中树影婆娑,天空云儿闲游……多美呀!请你用最美的声音来诵读全诗。
同学们,我们随着诗人戴望舒去欣赏了大自然,这个周末,你想去哪里?可以模仿这首诗的写法,把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提示:发挥想象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如,你看到路边的小草,看到涨了水的小河……
设计意图:美的意境,美的画面,研读之后用美的声音来展现,理解了诗歌,感染了学生的情绪。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学习仿写,进一步理解诗歌,感受诗的意境美。板书设计: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走走
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
新绿绽透闲游
温柔
看看
溪水林中云
新阳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文本简析:
教案设计
《轻叩诗歌大门》是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探究,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和内涵,加深对诗歌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组织、开展活动、查找、整理资料的能力。感受诗歌的丰富内容,激发创作诗歌的积极性。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儿童诗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2、通过搜集整理和合编小诗集,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并号召每个同学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难点:
1、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2、表情手势要自然。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情,明确任务
【课件出示学生创作的诗歌】同学们,请欣赏这首诗歌,说说你的感受。
同学们,你知道它的作者吗?他就是你们当中的一员,其实,我们也可以成为优秀的诗人或者优秀的编辑。让我们来试试。
设计意图:激情谈话,激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诗歌的学习与创作中来。二、合作编小诗集
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搜集或创作了哪些诗歌?小组交流交流。同学们,我们搜集的诗歌或诗歌相关知识有很多,展示?小组讨论讨论。
预设:【课件出示:
(1)确定诗集的内容:可以是收集的诗,可以是自己写的诗,可以是与诗有关的故事或资料。
(2)确定编排的形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编排,把诗歌分类等),可以配上插图,还可以书法展示诗歌。
(3)确定诗集的形式:包括诗集的名字、封面、目录、装订成册。】同学们,请小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预设:按时间分,按国家分,按内容分,按文章体裁分……同学们,请将分类整理好的诗歌进行交流。同学们,请确定诗集选用的内容,安排可穿插的资料
(小故事等),发挥各自的特长为诗
(按内容,诗人,形式或情感
如何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小诗集向大家
歌配插图,或书法展示诗歌。设计诗集的名字、封面、目录等,制作成册。
同学们,请将小组制作的诗集进行展示。其他同学点评,评选优秀诗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探究,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和内涵。
三、诗歌朗诵会
同学们,请把你喜欢的诗歌与大家分享。
同学们,采用什么形式,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小组讨论讨论。预设:【课件出示:(1)推选主持人。(2)安排节目顺序。(3)准备串联词。
(4)各小组确定要分享的诗歌。(5)各小组确定表现形式,进行排练。
(6)准备音乐等。】
同学们,哪个小组来展示交流?其他同学欣赏评议。提示:从表情、手势、语气、选取的音乐、内容等方面对汇报者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充分地参与其中,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与自主性。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你有了哪些收获?小结:
同学们,本次综合性活动,我们学会了编诗集,学会了朗诵诗歌,更学会了创作诗歌,课下希望你们多多阅读一些优美的小诗,也多多创作一些优美的小诗,争做小诗人!
设计意图:注重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与情感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自己和正确评价他人。板书设计:
轻叩诗歌大门
合作编诗集:分类
配图
取名
封面
目录
使学生正确认识
举办诗歌朗诵会:语气恰当表情、手势自然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教案设计
1、通过交流平台,复习学习诗歌的方法,感悟诗歌表达的情感。2、借助识字加油站,认识古代文人,了解他们的作品;正确识记生字。3、借助词句段运用,体会加点部分对颜色的描写,尝试写一写这样的句子。4、通过日积月累,对诗歌作进一步的了解,热爱诗歌。教学重点:词句段运用(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仿照例子写诗歌)教学难点: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是诗歌单元,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感受到了诗歌中的美丽世界,你们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很享受,是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单元的语文园地,走进诗歌的乐园吧!【课件出示课题】
二、畅所欲言——学习交流平台
同学们,在本组课文中我们学过哪些诗歌?这些诗歌都是现代新诗,学的交流,想想新诗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
读读下面的几位同
我很喜欢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
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耀”着新绿。
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
体会到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同学们,请把上面表示现代诗歌特点的词句用“预设:【课件出示:
1、现代诗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
2、诗歌表达诗人独特感受,蕴含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独特。3、诗歌表达着真挚的感情。】
同学们,你能从本单元的新诗中,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预设:【课件出示:
《绿》:“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白桦》:“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体会到作者对白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有哪些新的收获?预设:【课件出示:
(1)诗歌节奏感强,朗朗上口。(2)诗歌描写意境美。
(3)诗歌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4)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三、火眼金睛——走近识字加油站【课件出示古代文人名及图片】同学们,认识他们吗?自己打打招呼。同学们,谁来带领大家读读?同学们,把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写出了诗人对“绿”的独特感受,”画出来。
如
【课件出示生字】同学们,会读吗?自己试试。同学们,谁来读读?其他同学正音。
同学们,你是怎样识记它们的?把你的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
愈、锡、仲、龚:利用形声字特点记忆。屈、孟:拆分的方法识记。渊:字理识字。甫:与“辅”比较。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你们了解这些古代文人吗?谁来把你搜集相关的资料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课件出示: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
范仲淹:(989 -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龚自珍: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请把你搜集到的诗歌与大家分享发现。
第二课时
一、表情达意——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课件出示:
①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②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
③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同学们,请读读这些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部分分别描写了什么?小组讨论讨论。预设:这些加点的部分都是表示颜色的短语。同学们,这些描写颜色的短语有什么相同点?预设:把颜色描述得非常细致、具体、生动。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样表示颜色的短语的句子?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
【课件出示: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中,闪着晶亮的雪花.....。】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课件出示: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
春天的早晨,怎样的可爱呢!
融冶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同学们,这两个片段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之处?小组讨论讨论。预设:加点的部分是结构相同的“的”字短语。
同学们,请仿照加点的部分,照样子写一写。预设:【课件出示:这些事——
是永远不忘记的画面:阳光下的花园......,
浓浓的树荫下......,
奶奶的故事.....。】二、积累诵读——完成日积月累【课件出示日积月累: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同学们,自己读读,看看你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你对诗歌是怎样理解的?小组交流交流。预设:【课件出示:
第一句:朱光潜是说诗歌的特点是“节奏”感很强。
第二句:艾青说的是诗歌的作用,能“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第三句: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的是诗歌能够表达情感,表达的是强烈的情感。同学们,请尝试背诵。
同学们,你搜集有对诗歌感悟或歌颂的其它句子吗?与大家分享分享。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解了描写颜色的短语,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学会正确运用这些词句。
学会仿写新诗,积累理解了几句名言。
】
[美国]华兹华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