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理 学
(考试时间80分钟)
专业名称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做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1). .药理学:
A.是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科学 B.是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科学
C.是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 D.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E.是研究药物的学科 (2). 在酸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A.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C.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D.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E.以上都不对 (3).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每日口服地高辛0.25mg,已知地高辛的t 1/2 为33小时,病人约需经几天才能见效:
A. 2天 B. 3天 C. 7天 D. 10天 E. 14天
《药理学》试题 (4).某药的t1/2 为2小时,一次服药后须经几小时体内药物能基本消除:
A. 6小时 B. 10小时 C. 15小时 D. 20小时 E. 24小时 (5)关于一级动力学消除方式的特点错误的是:
A. 药物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呈正比 B. t1/2是固定的 C. 经4~6个t1/2血药浓度达稳态D. 用药剂量过高时以此方式消除 E. 临床常用药物治疗量时以此方式消除 (6).药物的首过消除是:
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B.口服药物吸收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对药物的转化
C. 静注药物时对血管的刺激 D.肌注药物时对组织的刺激 E.皮肤给药后药物的吸收作用
(7)A、B两药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单用A药时血浆t1/2为5小时,A、B两药合用后t1/2 应是: A. <5小时 B. >5小时 C. =5小时 D. 20小时 E. 24小时 (8).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
A.抗生素杀死一半细菌的剂量 B.抗寄生虫药杀死一半寄生虫的剂量
C.产生严重副作用的剂量 D.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E.致死量的一半 (9). 对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用药物时,需着重考虑到患者的:
A.对药物的转运能力 B.对药物的吸收能力 C.对药物的排泄能力 D. 对药物的代谢能力 E.以上都不对 (10).链霉素引起永久性耳聋属于:
A.毒性反应 B.高敏性 C.副作用 D.后遗症状 E.治疗作用 (11) 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体都是细胸膜上的多糖 B.受体是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固定不变的 C.受体与配体或激动药结合后都引起兴奋性效应
D.受体是首先与药物分子结合并引起药效应的功能蛋白质 E.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阻断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 (12). 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
A. 无效量 B.治疗量 C.极量 D.LD50 E.中毒量
第 1 页 共 4 页
(13).下列何参数表示药物安全性:
A. 最小有效量 B.极量 C. 半数致死量 D. 最小中毒量 E.治疗指数 (14).在同类药物的量效曲线中发现,甲药较乙药的药效强若干倍,其依据是: A. 甲药的量效曲线中段斜率较陡 B. 甲药较乙药的阈浓度高 C. 甲药最大效应值较乙药大 D. 甲药较乙药的效价强度值小 E. 甲药较乙药的ED50值大 (15) 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副作用 B.变态反应 C.戒断效应 D.后遗效应 E.继发反应 (16).吗啡可用于治疗:
A.心源性哮喘 B.支气管哮喘 C.阿司匹林哮喘 D.过敏性哮喘 E.喘息性支气管炎 (17).胆道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胆绞痛应选用:
A.哌替啶 B.阿托品 C.吗啡 D.吗啡十哌替啶 E.阿托品十哌替啶(18).几乎无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是:
A.保泰松 B.对乙酰氨基酚 C.阿司匹林 D.吡罗昔康 E. 布洛芬 (19).可迅速对抗急性吗啡中毒症状的药物是:
A.罗痛定 B.芬太尼 C.喷他佐新 D.美沙酮 E.纳洛酮 (20).下列对阿片类药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镇痛作用强大 B.又称麻醉性镇痛药 C.镇痛的同时意识丧失 D.反复多次用药易产生耐受性 E.作用机制与激动阿片受体有关 (21). 阿斯匹林预防脑血栓应采用:
A.小剂量长疗程 B.大剂量长疗程 C.大剂量突击用药 D.大剂量短疗程 E.小剂量短疗程 (22).解热镇痛抗炎药共同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白三烯的生成 B.抑制中枢阿片受体 C.抑制TXA2生成 D.直接抑制中枢 E.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
《药理学》试题 (23).骨折剧痛应选何药止痛?
A.可待因 B.罗痛定 C.哌替啶 D.阿托品 E.消炎痛 (24).解热镇痛抗炎药适用于治疗:
A.慢性钝痛 B.内脏绞痛 C.分娩止痛 D.外伤剧痛 E.内脏钝痛 (25).轻度高血压患者可首选 :
A.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 B. 钙拮抗药 C.利尿药 D.β受体阻断药 E.中抠性降压药 (26).下列药物一般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是:
A.氢氯噻嗪 B.硝苯地平 C.地西泮 D.维拉帕米 E.卡托普利 (27).高血压伴有潜在性糖尿病不宜用:
A.氢氯噻嗪 B.利血平 C.可乐定 D.卡托普利 E.硝普钠
(28).某人嗜酒如命,不料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自己患了高血压,还有左心室肥厚,他惊恐万分,到处找大夫开药,请问他最好应服用哪类药?
A.血管平滑肌舒张药 B.利尿药 C.神经节阻断药 D.中枢性降压药 E.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药 (29). 糖皮质激素诱发和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A.选择糖皮质激素不恰当 B.用量不足 C.疗程短 D.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功能降低机体抵抗力 E.糖皮质激素降低抗菌药物活性 (30). 感染性休克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应采用:
A.大剂量肌肉注射 B.小剂量反复静脉点滴 C.大剂量突击静脉给药 D.小剂量口服给药 E.小剂量快速静脉注射 (31). 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合用治疗严重感染的目的是: A. 增强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B. 增强机体防御能力 C. 拮抗抗生素的某些不良反应 D. 增强机体应激性 E.用激素缓解症状,度过危险期,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第 2 页 共 4 页
(3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宜采用:
A.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 B.低盐、低糖、高脂肪饮食 C.低盐、高糖、低蛋白饮食 D.低盐、高糖、低脂肪饮食 E.高盐、高糖、高蛋白饮食
(33)男,60岁,患风湿性关节炎,口服泼尼松和多种非甾体抗炎药5个月,近日突发自发性胫骨骨折,其原因可能与哪种药物有关:
A. 阿司匹林 B. 吲哚美辛 C. 布洛芬 D. 泼尼松 E. 保泰松 (34).对高肾素型高血压病有特效的是:
A.卡托普利 B. 氢氯噻嗪 C.肼屈嗪 D.尼群地平 E.二氮嗪 (35). 一种抗菌药物的临床价值,主要用哪项指标来衡量? A.抗菌谱 B.抗菌活性 C.最低抑菌浓度 D.最低杀菌浓度 E.化疗指数 (36).克拉维酸是下列哪种酶的抑制剂?
A.二氢叶酸还原酶 B.二氢叶酸合成酶 C.DNA回旋酶 D.胞壁粘肽合成酶 E.β-内酰胺酶 (37).临床常用的评价抗菌药物抗菌活性的指标是:
A.抗菌谱 B.化疗指数 C.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 D.血中药物浓度 E.药物剂量 (38). 细菌耐药性机制不包括:
A.产生水解酶 B.改变胞浆膜通透性 C.改变自身代谢途径 D.促进细胞壁合成 E.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蛋白 (39).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包括: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头霉素类 D.万古霉素类 E.氧头孢烯类 (40).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与细菌胞浆膜结合,破坏胞浆膜结构 B.抑制细菌体内的叶酸代谢
《药理学》试题 C.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D.抑制DNA多聚酶,影响DNA合成 E.抑制细菌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41). 属于抗革兰阴性杆菌的半合成青霉素是:
A.青霉素G B.匹美西林 C.苯唑西林 D.阿莫西林 E.氯唑西林 (4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胃肠道反应 B.过敏反应 C.损害听神经 D.损害心肌 E.损害肾脏 (43). 下列哪一药物不是氨基苷类抗生素:
A.庆大霉素 B.奈替米星 C.妥布霉素 D.阿米卡星 E.阿奇霉素 (44). 服用磺胺嘧啶时加服等量碳酸氢钠的目的是:
A.减少胃肠刺激 B.促进药物吸收 C.增强抗菌效果 D.延缓药物排泄 E.碱化尿液,增加磺胺嘧啶及其及其代谢产物在尿中的溶解度 (45). 甲氧苄啶的抗菌机制是:
A.破坏细菌细胞壁 B.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C.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D.抑制DNA螺旋酶 E.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
(46).服用期间应避免阳光和紫外线照射的药是:
A.氟喹诺酮类 B.磺胺类 C.甲氧苄啶 D.硝基呋喃类 E.异烟肼
(47).某女,20岁,患有淋病,其有青霉素过敏史,应该给她选用哪种药治疗? A.磺胺类 B.甲硝唑 C.阿莫西林 D.氟喹诺酮类 E.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48). 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是:
A.磺胺甲恶唑 B.磺胺嘧啶 C.磺胺甲氧嘧啶 D.甲氧苄啶 E.柳氮磺嘧啶
第 3 页 共 4 页
(49). 孕妇、哺乳妇、14岁以下儿童不宜用下列哪类药?
A.青霉素类 B.磺胺类 C.氟喹诺酮类 D.大环内酯类 E.头孢菌素类
(50). 适用于烧伤和大面积创伤后感染的磺胺类药物是:
A.磺胺米隆 B.磺胺异恶唑 C.磺胺嘧啶 3、搞高血压药分哪几类?列出一个代表药物。(14分) D.甲氧苄啶 E.磺胺甲恶唑
二、问答题
1、 简述半衰期的概念及意义。(12分)
2、 简述阿斯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12分)
药理学》试题
4、简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不力。(12分)
第 4 页 共 4 页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