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

来源:抵帆知识网
1. 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识别、评价、预测、控制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探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和维护健康、延长寿命、提高劳动能力和生命质量目的的学科群。

2. 影响健康状态的因素:生活方式和行为、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

3. 预防医学的基本观点:(1)预防为主观,这是现代医学的精髓(2)大卫生观,指全社会都要树立健康意识,人人参与卫生保健(3)生态平衡观,即维持人类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4)多病因观,即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量化研究观,即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已从定性向定量、从描述性研究向精确性研究发展

4. 医学模式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等6个阶段

5.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在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6. 健康决定因素:指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的因素,即影响健康的因素。主要为(1)社会环境,如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社会福利与医疗保险制度、文化背景与人际关系、教育与工作环境和社会安宁等(2)物质环境,如生活与职业环境、物质条件与环境(3)个人因素,如生长发育状态、生活行为、生物学特征、遗传因素等(4)卫生服务,如卫生服务体系与网络、卫生资源等

7. 三级预防是以人群为对象,以健康为目标,以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健康、保护健康、恢复健康为目的的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

预防层次 特点 主要内容 第一级预防 促进健康 范围非特异性措广、工作艰巨、投施 (病因预资少、效益高 防) 特异性措施 第二级预防 保护健康 早期发现、早期报告 (临床前预控制疾病发展和防) 恶化,防止的复发 早期诊断、早期隔离 早期治疗 第三级预防 恢复健康,促使患防止病残 者功能恢复,能参(临床预加社会活动 康复医疗 防) 1. 五层次预防: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 2. 中医三级预防: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病防复 3. 环境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4.

环境污染 由于各种人为或自然的有害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或状态发生改变,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条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群或生物的健康造成了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成为环境污染

5.

公害 指因受到废水、废弃、废渣的严重污染,或者其他一些原因,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以致影响人的生活和健康,破坏工农业生产,甚至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对整个社会造成公共危害 6. 公害事件 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

7. 公害病 是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地区性疾病

8.

生物性迁移主要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在这一过程中,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浓度会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即为生物放大作用,也称生物富集作用

9.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1.急性毒副作用2.慢性毒副作用(1)非特异性影响(2)直接造成某些慢性疾病(3)持续性蓄积危害3.特殊毒性作用

(1)致癌作用(2)致畸作用(3)致突变作用(4)

免疫功能受损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 10.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1)受害人

群广泛(2)对健康的影响时间长(3)污染物来源广,种类多(4)污染物对人体的作用复杂:既可以作用于局部,也可以造成全身反应;作用方式有急性作用,也有慢性作用等(5)污染物浓度

往往较低,慢性作用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且混杂因素太多,所以真正的致病因素很容易被忽视 11. 光化学烟雾,是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

化物在强烈日光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其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脂,通称为光化学烟雾

12. 水体富营养化:系指大量含氮、磷的生活污水和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体,尤其是合成洗涤剂的大量使用,使水体中氮、磷含量增高,藻类等浮游生物获得营养而大量繁殖、生长、死亡,以致造成水质恶化,生物种群组成发生改变,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甚至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群健康的现象

13. 氯化消毒指用氯或含氯制剂进行以用水消毒,是

我国沿用多年且目前仍然普遍采用的自来水消毒法

14. 氯不仅与水中细菌作用,还要氧化水中的有机物

和还原性无机物,故将所需氯的总量成为“需氯量”

15.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由于自然(形成土壤的母质

成分、气候、地形及地貌等因素)或者人为原因,地球的地质学条件存在着区域性差异,使得地球表面的化学元素分布不均,造成一些地区的水、土壤、空气中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过多或缺乏,形成了生物生态的区域性差别。若这种区域性的差异超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所能适应的范围,就可能使当地的动物、植物及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16. 职业有害因素或职业危害因素是生产环境及生产

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是职业病的病因

17. 职业病 广义上的职业病泛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

及其他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疾病。法定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制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18. 职业病的分类:尘肺、职业性放射疾病、职业中

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

19. 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患者均有明确的

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2)所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大多是可以检测和识别的,且其强度或浓度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一般存在剂量-反应关系(3)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预后较好(5)是可预防的疾病,发现病因,改善劳动条件,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即可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20. 铅中毒 机制在某些方面尚有待研究。作用于全身

各系统和器官,主要累及血液及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管及肾脏

一氧化碳中毒 co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主要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之失去携氧功能。

1. 矽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伴有矽结节形成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2. 节约蛋白质作用 指当体内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机体为了满足自身对葡萄糖的需要,则动用蛋白质通过糖原异生作用产生葡萄糖,长期下去将因蛋白质过度分解而对机体器官造成损害,因此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能预防过多的体内蛋白质进入糖异生旁路,而有力于发挥蛋白质特有生理功能的作用

3. 抗生酮作用 即脂肪酸在体内分解代谢时产生的乙酰基必须与碳水化物代谢产生的草酰乙酸结合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而最终被彻底氧化。当碳水化合物不足时,因草酰乙酸不足使得脂肪酸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而产生过多酮体,当超过了肌肉等外周组织的分解能力时,会发生酮症酸中毒。反之,当碳水化合物充足时可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这种作用成为抗生酮作用

4. 膳食纤维的功能(1)调节肠道功能,减少肠道疾病,降低血浆胆固醇(2)影响机体脂质代谢,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3)调节血糖代谢,改善血糖生成反应,有助于防止糖尿病(4)预防和治疗肥胖症

5. 合理营养指通过平衡膳食提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并使之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核心内容(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类(3)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4)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5)减少烹调油,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

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7.

食物中毒是指进食被致病菌及其毒素、真菌毒素、化学毒物所污染的食物,或因误食含有自然毒素的食物,所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中毒性疾病

特征 (1)潜伏期短,起病急,常在短时间内大量患者同时突然出现(2)临床表现相似,且多见胃肠道症状(3)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联系,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发病即停止(4)一般在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发病曲线呈现骤升骤降的趋势

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1.

无公害食品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通过应用无公害技术进行生产,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限制在安全允许范围之内,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 2.

绿色食品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类食品。 3.

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生产、加工出来的,经过授权的有机食品颁证组织颁发给证书,供人们食用的一切食品。 4.

食品危害: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 5.

不良行为方式:吸烟、酗酒及不良饮食习惯 药物滥用 不良性行为 网络成瘾综合症 6.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却有多种症状 7.

流行病学是研究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8.

疾病的分布即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征,简称为“三间分布”即人间、空间、时间分布。 9.

发病率和患病率的主要区别

发病率 患病率 疾病发生的频和强度 新旧病例在人群中所占比例 动态指标 静态指标 与致病因子强弱有关 与致病因子强弱及病程有关 用于分析流行病学研究 用于横断面研究 用于急性病,也可用于一般用于慢性病 慢性病

1.

疾病的流行强度指标:静息、散发、流行、爆发、大流行

2.

疾病的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3. 疾病的地方性1.地方性(1)自然疫源性(2)统计地方性(3)自然地方性2.输入性传染病 4. 现况调查 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5. 抽样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

6. 常见的偏倚 1.选择偏倚(1)选择研究对象偏倚(2)选择幸存者偏倚(3)无应答偏倚2.信息偏倚(1)回忆偏倚和报告偏倚(2)测量偏倚(3)调查者偏倚

7.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1)从因到果(2)属于观察性研究(3)设计对照,并进行比较(4)可以同时研究多种暴露因子

8. OR即暴露组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9. 相对危险度(RR) 亦称危险比或率比。RR是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或死亡率)的比值。

归因危险度(AR) 亦称特异危险度、率差和超额危险度,起计算方法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反映了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1. 询证医学(EBM)是以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现代信息学等为基础,结合临床医学实践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将预防医学中群体医学的理论与观念应用于临床医学实践,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对具体患者诊断、治疗等决策之前如何收集提供充分的、最佳的、科学的证据。

2. 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EBM的意义(1)建立终生学习模式(2)培养检索、评估和利用证据的意识和能力(3)获得准确、可靠的最新信息;促进最佳证据的产生、传播和利用

3. 询证医学证据的分级 1级:所有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 2级:单个样本量足够大的RCT 3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 4级:无对照的系统病例观察 5级:专家意见

4. 系统评价是根据某一具体的临床问题,采用系统、明确的方法收集、选择和评估相关的临床原始研究,筛选出合格者并从中提取和分析数据,为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5. Meta分析是对具有相同目的且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6. 平和体质:32.75% 调养采取“中庸之道”

重点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平和体质的人越少。 患病倾向:不爱得病。

调养方式:平和体质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一些强度大的运动比如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气虚体质:12.71% 容易患感冒、胃下垂

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经常疲乏无力,这就是气虚体质。这种人一般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比较胆小,不爱冒险。

重点人群:气虚体质者多分布在西部、东部地区,可能与西部高海拔、低气压,以及东北冬季长、春秋气温比较低有关。没有工作的人、学生和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也容易气虚。 患病倾向: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调养方式: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

出大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温馨提示: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湿热体质:9.88% 性格表现急躁易怒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还容易生粉刺、疮疖,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那他就是湿热体质。这种人还容易大便黏滞不爽,小便发黄,性格多急躁易怒。 重点人群:南部和东部地区高温多雨,常吃热量大的饮食容易产生这类体质的人。喜欢吃煎炸烧烤等食物或嗜好烟酒的年轻人,加上生活压力增加,也是该体质的主要人群,还多见于学生和商业服务人员。 患病倾向:疮疖、黄疸等病。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应戒除烟酒。

不要熬夜、过于劳累。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温馨提示:日常可服六一散、清胃散、甘露消毒丹等。 ·阴虚体质:8.89% 中午要保证午休

如果一个人怕热,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 红,

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那就是阴虚。这种人外向好动,但性情急躁。

重点人群:在多风、干燥、强紫外线辐射的西部地区容易产生这种体质的人。多见于学生及年轻人,这也与他们喜欢吃煎炸烧烤等食物或嗜好烟酒以及生活压力增加有关。 患病倾向:易患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等。

调养方式: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

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宜节制房事。

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

平时宜克制情绪,遇事要冷静,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可以用练书法、下棋来怡情悦性,用旅游来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防止恼怒。 温馨提示:可酌情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女性用药剂量应该比男性要轻。 ·气郁体质:8.73%

《红楼梦》中的林妹妹是气郁体质的代表,多愁善感、忧郁脆弱。这种人一般比较瘦,经常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地叹气,

容易心慌,容易失眠。

重点人群:在整部《红楼梦》里,也就林妹妹一人属这种体质,但现在这种体质的人却越来越多,可能与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容易情感压抑,情志不畅有关。该体质的人多是年轻人,而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患病可能:失眠、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等。

调养方式:多吃小麦、蒿子杆、葱、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

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可坚持较大量的运动锻炼,如跑步、登山、游泳、武术等。另外,要多参加集体性的运动,解除自我封闭状态。多结交朋友,及时向朋友倾诉不良情绪。 温馨提示:可以服用逍遥散、舒肝和胃丸、开胸顺气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调节。 ·阳虚体质:7.9% 主要做好“防寒保暖”

即使再热的暑天,也不能在空调房间里多待。总是手脚发凉,不敢吃凉的东西。性格多沉静、内向。这些属阳虚体质。 重点人群:东北地区多见,可能与东北寒燥的天气有关,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长期偏嗜寒凉食物也会形成这种体质。 患病倾向:水肿、腹泻等。

调养方式:可多吃容易“发”(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葱、姜、蒜、花椒、鳝鱼、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

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夏季避免吹空调电扇。

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

多与别人交谈,平时多听一些激扬、高亢、豪迈的音乐。 温馨提示:可服金匮肾气丸。 ·痰湿体质:6.29% 最受富贵病青睐

心宽体胖是这类人最大特点,腹部松软肥胖,皮肤出油,汗多,眼睛浮肿,容易困倦。性格温和稳重善于忍耐。 重点人群:该体质的人多是单位领导,生活安逸的中老年人,男性多。喜欢吃甜腻的食物,不爱运动爱睡觉。

患病倾向:眩晕、胸痹、痰饮等。易患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为原则,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可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

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温馨提示:可服用化痰祛湿方,常用药物有白术、苍术、黄芪、防己、泽泻、荷叶、橘红、生蒲黄、生大黄、鸡内金。 ·血瘀体质:7.95% 容易患上心脏病

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眼睛经常有红丝,皮肤常干燥、粗糙,常常出现疼痛,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 重点人群:南方人、脑力工作者,女性多见。 患病倾向:出血、中风、冠心病等。

调养方式:可多食黑豆、海藻、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金橘、橙、柚、桃、李子、山楂、醋、玫瑰花、绿茶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猪肉等。保持足够的睡眠,但不可过于安逸。可进行一些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太极剑、舞蹈、步行等。保健按摩可使经络畅通,达到缓解疼痛、稳定情绪、增强人体功能的作用。血瘀体质的人在运动时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脉搏显著加快等不适症状,应去医院检查。 温馨提示:可服用桂枝茯苓丸等。 ·特禀体质:4.91% 其实就是过敏体质

如果在某一方面,比如对花粉或某食物过敏等,在中医上这就被称为特禀体质。多是遗传所致。

患病倾向:凡是遗传性疾病者多与亲代有相同疾病,或缺陷。比如出现药物过敏、花粉症、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调养方式: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室内装修后不宜立即搬进居住。春季减少室外活动时间,可防止对花粉过敏。不宜养宠物,起居应有规律,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避免情绪紧张。

温馨提示:可服玉屏风散、消风散、过敏煎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