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人一出生,就属于某个具体的祖国,因而他理所当然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应该对自己的国家尽一种责任和义务。(画面陪衬)这同孝顺赡养父母一样,同样也是一件像白天太阳应该出来、夜晚月亮应该出来一样天经地义的事情。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图片、字幕)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是的,人不仅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还要知道应该怎样爱国,怎样爱国呢?对于这一点,我们有的同志并不是很清楚,甚至提出这样的问题:热爱祖国为什么一定要热爱社会主义呢?现在,全国有近1200万职工下岗,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与资本主义国家国家相比,我们在许多地方都很落后,为什么还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好呢?不爱社会主义就是不爱国吗?等等,类似的疑问很多。今天,我就针对这些问题给大家上一课。题目是:把握时代主旋律,谱写爱国新篇章。(字幕) 一、时代的要求,鲜明的特征(字幕)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浓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字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表着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是当代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第一、精神永恒,内涵常新。(字幕)
爱国,是人类永恒的情感。但纵观人类历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爱国主义其内容又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在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内容,除反对外来侵略外,主要表现为反对分裂、反对民族压迫、反对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和专制的斗争。明朝末年,封建统治极其腐败,各种地租和赋役极为繁重,劳动人民苦不堪言。杰出的农民领袖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图片),进行了长达16年之久的斗争,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明王朝统治,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洪秀权孙中山推翻清王朝组合图),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震撼以至推翻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
阶段。民主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祖国统一的事业。(图、字)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精辟概括。由于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所以,热爱自己的祖国,就要根据不同时期中国社会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积极投身于争取国家独立、富强的现实斗争,在振兴中华中倾注爱国之情、实现报国之志。 第二、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字幕) 振兴中华,强国富民,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夙愿。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持续了一百多年。(图片或录像)。新中国的诞生,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大地确立起来之后(图片),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人民生活还不富裕。要使中国富强起来,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几十年艰难探索,付出巨大代价,在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符合国情特色、符合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意志的正确道路。不走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那将是很危险的。近些年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解体,就说明了这一点。(图片)前苏联本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但由于苏联共产党把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把改革的方向由经济体制改革转向政治体制改革。至此形成了一条违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改革路线,从而全面引发了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关系和意识形态危机,最终导致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解体。由此可见,不走有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就会落个失败的下场。我们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是走对了。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就足以说明:这是一条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时代的呼唤,体现了时代的特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致于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的伟大事业。
二、伟大的实践,崭新的篇章(字幕)
(图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以宏亮的声音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伴随着这声宣告,中华民族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邓小平图片、深圳建设图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华民族开始了又一次新的飞跃。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生动地说明,各族人民世代期盼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一步步变为现实。 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富强之路。(字幕)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被欺,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近代战争图片)近代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和蹂躏,根本原因就是积弱积贫。环顾当今世界,以强凌弱、以富欺贫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国际间以综合国力为标志的激列竞争中,我们要站稳脚根,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致力于国家繁荣富强。实践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一条繁荣富强之路。仅以大家都能感受到的居民消费来说,与过去相比,就有天壤之别。(以下是一组图片或录像)
1、食物消费:由吃饱到追求口味、营养。近些年来,菜市场的喧嚣热闹、副食商店琳琅满目和居民餐桌上的不断变化,都昭示着同一种时尚的变迁:即大部分居民家庭的饮食消费正在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追求。
2、衣着消费:由保暖到追求潇洒、漂亮。多年前,走在大街上,满眼所见不是中山就是列宁装,外国人戏称中国人是“蓝蚂蚁”和“灰蚂蚁”。可现如今,街面上五彩缤纷、款式新颖新潮选起的时装令人眼花缭乱,人们对于服装需求越来越倾向于舒适、高档、优美和个性化。 3、用品消费:由实用到追求现代、高档。目前,城乡居民家庭自行车、洗衣机、电冰箱、彩电、录音机的普及相当高。电脑、钢琴、组合音响、录放像机、摄像机甚至汽车,也开始进入部分高收入家庭。
4、住房消费:由栖身到追求舒适、宽敞。解放前,城镇居民每一间瓦房或土房住3至5人的房占到总房数的70%多;在农村,矮小简陋、四壁透风的茅草房随处可见,人们据住条件十分恶劣。现在,经过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建设,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已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一部分有条件的家庭还对室内装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致力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
著提高,令世界为之赞叹。联合国秘书长(图片)发表的报告指出:“在世界经济仍然蹒跚徘徊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却强劲增长。”美国《幸福》杂志(图片)称,中国的改革成就是正在到来的“太平洋世纪”的“破晓雷声。”是的,只要我们继续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社会主义中国的前景就会更加美好。 第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条安邦之路。(字幕) 一个国家和民族有没有地位,是它在世界上能否自立自强的根本标志。中华民族作为平等的一员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是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才真正赢得的。(字幕加图片)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使中华民族结束丧权辱国历史的,使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在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的当今世界,少数西方发达国家自恃自己经济和军事上的实力,(图片)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中常常以大欺小、以富压贫、以强凌弱。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仍然是一个独立国家和站起来的民族面临的严峻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力,(人大会议党的会议、领导人视察图片组合)使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很大增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使中华民族的独立地位得到巩固。有效地挫败了西方少数国家以人权、最惠国待遇等问题要挟、制裁,企图干涉中国内政的阴谋。与此同时,(图片)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在发展中得到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在相互支持中得到增强,同西方国家的相互合作关系在平等对话中得到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使我国的独立地位得到维护和巩固,才能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条统一之路。(字幕)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祖国大陆四分五裂的局面。但是,(地理图示)大陆与台湾还没有统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为此,(图片)邓小平同志提出了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人政
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的求实精神,既符合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又符合祖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人民的现实利益;既有利于加快祖国大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又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虽然(图片)李登辉之流极力阻挠台湾统一,但是中华民族实现统一的历史潮流是不可阻挡的。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一定能够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三、祖国的考验、历史的重任(字幕) 90年代初,上海某单位曾派一个考察团浩浩荡荡地奔赴法国。其重要使命,就是考察法国的豆腐生产。无独有偶,次年5月,就在我们的考察团万里迢迢取回“豆腐真经”的塞那河畔,同样派出了一个考察团来到我们这个东方古国,其中一项重要任务,竟然是考察具有1700多年制作历史的中国豆腐。这是一个沉重的玩笑!也深刻地说明,少数人内心深处还存在着民族自卑心态。包括我们在座的有些同志,言必称“美国”、“日本”,似乎“外国的月亮也要比中国的圆”。这是我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解决的问题。
要知道,我们中国并非从来就是落后的。翻开中国的历史画卷,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华民族是为人类经济、文化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民族。(一组图片)四大发明;万里长城的修建;长达两千多公里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至今另全世界惊叹不已的秦代兵马俑,绵延几千里的丝绸之路;等等,无一不证明中华民族是最富创造性、最勤劳智慧的民族。只是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才落伍了。(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发展,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不可能取得的成就。那种无视自己的巨大进步与发展,认为中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民族虚无主义态度,是完全错误的。另外,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是一开始就先进、就发达的,都有一个由落后走向先进、由贫穷走向富强的艰难历程(图片)。如果在祖国一时落后的时候就嫌弃她、背离她,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就永远没有进步的希望。
在一次联合国召开的首脑会议上,有人奉承原西德总理施密特说:施密特先生,中国要腾飞,难度很大,因为他们没有好的领导,要是您
去当总理,那中国是如虎添翼、了不得啊!谁知施密特啪嗒一下站起来,把咖啡杯摔在地上,严肃地说:女士们、先生们,你们要我干什么?你们谁都清楚德意志联邦多少人、日本多少人、欧洲多少人、中国又是多少人?我们国家集聚一年的粮食也只能供中国人吃三顿饭,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用仅占世界1%的耕地,养活20%的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换一个党,谁都办不到。这是一个外国总理对我们国情的评估,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难道不为此感到自豪和更加充满信心吗?
同志们:祖国对于军人来说更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每一个军人不仅应该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热爱祖国,忠于祖国,而且应该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图片)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是的,爱国主义是一个永远的主题,但也跳跃着时代的旋律。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不能离开热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奢谈爱国。不能因为祖国的暂时落后而嫌弃它,不应改变对祖国母亲的一片赤诚之爱。应该树立改变落后,赶超先进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心,以满腔的热情去热爱祖国,以辛勤的劳动去建设祖国,把我们的祖国母亲装扮得更加美丽、更加可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