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填空题
1. 表皮水肿可分为__、__。
2. 疣状增生是指__、__、__、__四种病理变化同时存在。 3. 滤过紫外线检查主要用于诊断__、__、__。
二 判断改错题
1. 2. 3. 4.
斑贴试验的目的是测验患者皮肤是否对某种物质具有过敏性。 角化不良是指角质层内有细胞核残留,由角化过程不完全所引起。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为证实性试验,阳性结果可明确诊断。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为筛选试验,其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三 选择题
【A型题】
1. 外科新分配医生,上班一月后,两前臂发生红斑、丘疹,痒。怀疑新洁尔灭或酒
精过敏,为了确诊拟作:__。A A. 斑贴试验 B. 皮内试验 C. 划破试验 D. 划痕试验 E. 组织胺试验
2. 下列药物试验哪种较易发生过敏性休克__。C
A. 内服试验 B. 斑贴试验 C. 皮内试验 D. 划痕试验 E. 粘膜试验
3. 下列哪项是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变化__。C
A. 色素增多 B. 色素减少 C. 色素失禁 D. 表皮萎缩 E. 疣状增生
4. 天疱疮患者皮损中可见表皮细胞间失去粘连而呈松解状态,出现表皮内裂隙或水
疱,这种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称为__。D
A. 棘层肥厚 B. 表皮水肿 C. 微脓肿 D. 棘层松解
E.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5. 可出现于结核、梅毒、麻风、异物反应等疾病的组织病理变化为__。D
A. 表皮水肿 B. 微脓肿
C.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D. 肉芽肿 E. 棘层松解
【B型题】
A. 乳头瘤样增生 B. 角化过度 C. 颗粒层增厚 D. 棘层肥厚 E. 角质栓
6. 颗粒层厚度增加,胞浆内透明角质颗粒粗大色深__。C
7. 指真皮乳头不规则的向上增生,使表皮呈不规则波浪状起伏,伴表皮轻度增厚_
_。A
8. 角质层过度增厚__。B
9. 表皮棘细胞层增厚,常伴有表皮突的延伸或增宽__。D 10. 在扩大的毛囊或汗管开口处角质显著增多,形成栓塞__。E
A. Munro微脓肿 B. Kogoj微脓肿 C. Pautrier微脓肿 D. 肉芽肿 E. 表皮水肿 11. 炎症局部形成以巨嗜细胞增生为主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__。D
12. 主要位于棘层,为3个或3个以上淋巴样细胞集聚,周围有透明晕,主要见于蕈
样肉芽肿__。C
13. 为在角化不全的角质层内及角质层下的中性粒细胞集聚,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
脂溢性皮炎等__。A
14. 指在颗粒层或棘层上部海绵形成的基础上有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脓疱,多见于
脓疱型银屑病、连续性肢端皮炎等疾病__。B
【C型题】
A. 细胞内水肿 B. 细胞间水肿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15. 指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桥拉长而清晰可见,因此甚似海绵,故又名海绵形成_
_。B
16. 指棘层细胞内发生水肿,细胞体积增大,胞浆淡染,较陈旧者核常固缩并偏于一
侧,似鹰眼状。严重时呈网状变性__。A
17. 指表皮或表皮附属器内有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聚集的小团块__。D
A. 亮绿色荧光 B. 暗绿色荧光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18. 滤过紫外灯(Wood灯)检查时黄癣病发呈__。B 19. 滤过紫外灯(Wood灯)检查时白癣病发呈__。A 20. 滤过紫外灯(Wood灯)检查时黑点癣病发呈__。D 【X型题】
21. 下列哪些病有表皮增厚的表现__。ABE
A. 银屑病 B. 神经性皮炎 C. 寻常性鱼鳞病 D.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E. Bowen病
22. 下列哪些病可以见到棘细胞松解__。ABE
A. 毛囊角化病 B. 落叶性天疱疮 C. 类天疱疮
D.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E. 单纯疱疹
23. 角化不良可见于下列哪些疾病__。ABCDE
A. 毛囊角化病 B. 日光角化病 C. Bowen病 D. 鳞状细胞癌
E.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24. 乳头瘤样增生可见于下列哪些疾病__。BCE
A. 尖锐湿疣 B. 脂溢性角化病 C. 寻常疣 D. 疣状痣 E. 黑棘皮病
四 名词解释
1. 2. 3. 4. 5.
角化不全 角化不良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增生性萎缩 色素失禁
五 问答题
1. 2. 3. 4.
试述斑贴试验的目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何谓棘层松解?并述棘层松解细胞之特点和棘层松解常见于哪些皮肤病? 试述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的皮损选择、取材方法及标本处理。 简述真菌性疾病的标本取材及制片方法和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 细胞内水肿 细胞间水肿
2. 表皮角化过度 颗粒层增厚 棘层肥厚 乳头瘤样增生
3. 色素异常性疾病 皮肤感染 卟啉症
二 判断改错题
1. 2. 3. 4.
对。
错,角化不全。
错,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错,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三 选择题
1. A 2.C 3.C 4.D 5.D 6.C 7.A 8.B 9.D 10.E 11.D 12.C 13.A 14.B 15.B 16.A 17.D 18.B 19.A 20.D 21.ABE 22. ABE 23. ABCDE 24. BCE
四 名词解释
1. 角化不全:正常发育的角质层细胞无细胞核,角化不全时,棘细胞未经过正常角化阶段
即转变为角质层细胞,使其仍含有细胞核和棘突,堆集较厚,称为角化不全,此时,颗粒层变薄或消失。常见于银屑病及亚急性皮炎。
2. 角化不良:指棘层及颗粒层个别或小群角质形成细胞提前异常角化。表现为胞核浓缩深
染,胞浆红染,棘突消失。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型,良性角化不良如毛囊角化病;恶性角化不良如鳞状细胞癌。
3.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表现为基底细胞空泡化或破碎,使原来基底细胞的栅状排列发生紊
乱,表皮与真皮间界限模糊,重者甚至基底层消失,使棘细胞直接与真皮接触。
4. 增生性萎缩:指皮下组织由于炎症细胞的浸润而使脂肪组织及细胞发生变性、萎缩甚至
消失,结果脂肪组织被浸润细胞或纤维化的组织所代替,以致皮下组织的体积未见减少,有时反而增加,如结节性红斑。
5. 色素失禁:指基底细胞及黑素细胞损伤后,黑素从这些细胞中脱落到真皮上部,或被吞
噬细胞吞噬,或游离在组织间隙中。
五 问答题
1. 答:试验目的:测验患者的皮肤是否对某项物质具有过敏性。
适应症:接触性皮炎、职业性皮炎、手部湿疹、化妆品皮炎等。
操作方法:若试验物为液体,则用适当的稀释液稀释到对正常人皮肤不起刺激作用
的浓度,取1cm2大小、4-6层厚的纱布块,放入试验液内浸湿,取出后挤去多余的液体,然后平放在受试者的前臂内侧或背部正常皮肤上,上覆3×3cm2大小的玻璃纸,再用5×5cm2大小的胶布固定之。若试验物为粉末,可将其直接放在皮肤试验部,或撒在已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上进行。若试验物是固体,则应在溶液中溶解后进行,并需将溶液作对照试验。操作前,斑试处皮肤应先用清水洗净。如同时做几个试验,则
每两个之间至少应相距4cm,每一斑试物应有明确标志及记录。一般在试验物与皮肤接触24小时后观察,有时需留置2~3天再观察结果,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为阳性。
注意事项:应注意区分过敏反应及刺激反应。 阴性反应可能与试剂浓度低、斑试物质与皮肤接触时间太短、全身或局
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有关。
不宜在皮肤病急性发作期试验。也不可用高浓度的原发性刺激物试验。
2. .答:棘层松解是指表皮细胞内张力原纤维及桥粒脱离,桥粒变性分解,间桥断裂,致棘 细胞之间失去连接而松解,导致表皮内裂隙、水疱及大疱形成。
棘层松解细胞特点是松解而游离的细胞肿大,核周有淡色晕,核染色质均匀化,无
棘突。
棘层松解常见于天疱疮、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毛囊角化病及一些病毒性皮肤病。 3. 答:皮损的选择:①多选择未经治疗的、成熟的皮损,同时切取一部分皮损周围正常皮
肤作比较。
②环状损害取活动性边缘部分;浸润性损害如肿瘤、结节病、麻风等,
取材组织块要够深够大;皮肌炎取材要带肌肉。
③水疱、脓疱及含有病原体的损害应选择早期皮损,并切取完整的水疱
和脓疱。
④尽可能取原发性皮损。尽量避免采取腹股沟、腋窝、关节部位及面部
的皮肤组织。
取材方法: ①手术取材法:适用于一般皮损及较深大的皮损。用手术刀沿皮纹方向
作长1cm和宽0.3cm~0.5cm的梭形切口,刀锋沿皮面垂直,切取标本应包括皮下组织,底部与表面宽度一致,切忌钳夹所取组织,以免造成人为的组织改变。
②钻孔取材法:适用于较小的易脆的皮损或手术取材有困难的皮损。术
者左手固定皮损区,右手持适当规格的皮肤组织钻孔器,边用力边旋转,达到适当深度时,用有齿镊小心提起组织,用剪刀在基底剪下。较小创面行压迫止血,加压包扎,较大创面或颜面部应缝合切口。
标本处理: ①固定:切下的组织应立即放入95%乙醇或10%甲醛液的小瓶中固定,
如需做免疫病理,应立即将组织4℃保存。
②固定后标本脱水、包埋、切片。
③染色:一般常用HE染色法。特殊染色有PAS染色法、吉姆萨染色
法等。
4. 答:病变材料的选择:如果是患发,从头癣病灶中仔细选择灰变的断茬或贯串黄癣痂的
毛发,用拔毛镊子拔取之。或在伍氏荧光灯下取显出荧光的患发。如果是鳞屑或黄癣痂,则选新生的,未经治疗的,或损害边缘的鳞屑,用圆刃刀刮取。如果是水疱,可选新鲜的水疱,用镊子挤破,取其疱膜检查。
制作标本方法:将选择刮取下的病变材料放在玻片上,加一滴10~20%KOH溶液,
覆上盖玻片,在酒精灯火上微热之,再将盖玻片压紧,用吸水纸吸去周围多余溶液。先在低倍镜下遮去强光检视菌丝或孢子,再用高倍镜证明之。阳性的表示有真菌感染,阴性的也不能除外诊断,需进一步培养检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