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伤纠纷报警有何作用?

来源:抵帆知识网

工伤纠纷的解决办法包括申请行政复议、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对工伤认定、缴费费率、服务协议等方面的决定不服的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对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向经办机构申请调解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法律分析

工伤纠纷属于行政纠纷的解决办法:申请行政复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其他。属于劳动纠纷的解决办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客观: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拓展延伸

工伤纠纷报警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工伤纠纷报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途径。在面临工伤纠纷时,及时报警可以保护自身权益并寻求合法解决途径。报警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保自身安全,及时拨打紧急电话报警;其次,向当地公安机关提供详细信息和证据,如事发地点、时间、伤害情况等;接下来,配合警方进行调查并提供必要协助;最后,保留相关证据和文件备案。在报警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事项:确保提供准确信息,避免虚假陈述;配合警方调查,如实陈述情况;保留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工作合同等;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法律援助。通过正确的报警程序和遵守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维护工伤纠纷中的个人权益。

结语

工伤纠纷的解决办法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协商、调解和仲裁等多种方式。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当申请工伤认定被拒绝、工伤认定结论有异议、用人单位对缴费费率不服等情况时,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时,在劳动纠纷中,劳动者也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申请调解或仲裁,并在仲裁裁决不服时向法院起诉。工伤纠纷报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途径,需要确保自身安全、提供详细信息和证据、配合警方调查,并保留相关证据备案。同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法律援助也是必要的。通过正确的解决办法和遵守报警程序及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维护个人在工伤纠纷中的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2016修正):第三章 煤炭生产与煤矿安全 第三十七条 煤矿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鼓励企业为井下作业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