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处罚并不代表所有人都算犯罪分子,只有危害社会且情节严重的行为才被视为犯罪。根据《刑法》,只有危害国家、社会秩序、财产权利等的行为才会受到刑罚,而轻微情节的不被认定为犯罪。行政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等。
法律分析
一、刑事处罚过都算犯罪吗
1、被人民法院处以过刑事处罚的,即都是犯罪分子,会留下相应的犯罪记录,即案底。《刑法》规定,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行政处罚种类包括的内容
行政处罚种类,是指行政处罚外在的具体表现形式。
行政处罚有以下7种: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拓展延伸
犯罪与刑事处罚的制度性关联
犯罪与刑事处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制度性关联。犯罪行为是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而刑事处罚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而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的手段。刑事处罚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旨在通过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来达到预防犯罪、保护社会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刑事处罚制度包括刑法的规定、刑事诉讼程序、量刑准则等方面,这些制度性安排旨在确保犯罪行为得到公正审判和适当处罚。同时,刑事处罚制度也应当与社会教育、矫治措施等相结合,以实现犯罪的预防和犯罪分子的改造。通过建立健全的刑事处罚制度,我们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被视为犯罪。然而,对于情节显著轻微且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被认定为犯罪。另外,行政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行政拘留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这些规定为我们提供了对犯罪和行政处罚的明确界定和指导。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第三条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一张以上不满五张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涉及信用卡五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巨大”。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