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构成较轻的挪用行为;而挪用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且进行营利活动的行为没有时间限制。
法律分析
可以。如果数额不大可以不用追究其法律责任。具体地说,它包含以下二种行为:
(一)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这是较轻的一种挪用行为。其构成特征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主管、经手本单位资金的便利条件而挪用本单位资金,具用途主要是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用,但未用于从事不正当的经济活动,而且挪用数额较大,且时间上超过三个月而未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挪用本单位资金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这种行为没有挪用时间是否超过三个月以及超过三个月是否退还的限制,只要数额较大,且进行营利活动。所谓“营利活动”主要是指进行经商、投资、购买股票或债券等活动。
拓展延伸
挪用资金归还后能否再次申请赔偿?
挪用资金归还后,是否能再次申请赔偿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已经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挪用的资金并归还给被害人,被害人已经得到了经济上的补偿。在这种情况下,再次申请赔偿可能会被认为是重复索赔,法律上可能不支持。然而,如果挪用资金的归还并未完全弥补被害人的损失,或者出现了新的损失,被害人可能有权再次申请赔偿。具体的法律规定和程序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结语
挪用本单位资金涉及到法律责任问题。如果数额不大且未超过三个月,可以考虑不追究其法律责任。挪用行为包括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情况构成较轻的挪用行为。而若挪用资金数额较大且用于营利活动,则不论是否超过三个月,都应承担法律责任。若挪用资金已归还,是否能再次申请赔偿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如果被害人已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并得到经济补偿,则再次申请赔偿可能被视为重复索赔,法律上可能不予支持。但若被害人的损失未完全弥补或出现新的损失,可能有权再次申请赔偿。具体法律规定和程序请咨询专业律师获得准确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