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盗罪立案后,如果该案件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依法撤销。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立案后,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案件,并向公安机关说明撤销案件的理由,但最终是否撤销案件,公安机关有决定权。
撤销案件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1、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符合撤销案件条件。例如,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等情况,可以视为符合撤销案件条件;
2、证据不足,无法证明被告人犯罪。在刑事诉讼中,如果检察机关或者公安机关在调查中发现案件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无法证明被告人犯罪,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案件;
3、审判程序违法或者不公正。如果审判程序存在违法或者不公正的行为,例如审判人员不公正行为,可以向上级法院或者有关机关申请撤销案件;
4、法定情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符合该法规规定的撤销条件,才能撤销案件。例如,在刑事诉讼中,只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才能撤销案件。
综上所述,撤销案件并不意味着对被告人的指控不成立或者不构成犯罪,也不意味着被告人可以免于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在撤销案件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程序,以确保撤销案件的决定符合法律规定和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依法不追诉原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