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资拖欠20天未签合同,劳动者如何维权?

来源:抵帆知识网

劳动合同未签订不影响工资获得。可申请劳动仲裁索要工资,超过一个月不签合同可要求双倍工资。未支付可要求相应惩罚性赔偿。拖欠工资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需承担民事责任。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要求支付劳动报酬。劳动关系建立后30天内签订劳动合同并支付工资。劳动者上班不足一个月可理解暂不发工资,20天后可申请发放。

法律分析

一、上班20天没有签劳动合同不发工资怎么办?

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当事人工资待遇的获得。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索要工资,超过一个月仍不签合同的,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另外,经劳动行政部门处理,仍不支付的,可以要求支付相应惩罚性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七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监察事项。

二、对于拖欠工资行为怎么处罚?

对于拖欠工资行为,我国在民法和刑法都有相关规定,也就是说,拖欠工资不仅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还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一)民事责任:劳动者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二)刑事责任:对于主观上故意拖欠工资,客观上实施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行为,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起劳动关系,是指必须要在30天之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要按照合同的规定给劳动者发放工资,但是如果是劳动者的上班时间还不足一个月,这种情况暂时不发工资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如果劳动者只是上20天班就想要离职,那么可以直接向公司申请发放工资。

结语

合同未签,工资不发,可申请劳动仲裁索要工资,超一月仍不签合同可要求双倍工资。劳动行政部门处理后仍不支付,可要求相应惩罚性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单位超一月不签订劳动合同应支付双倍工资。违反法规不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应支付双倍工资。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违规情况。拖欠工资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要求支付报酬或经济补偿。故意拖欠工资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劳动关系建立后30天内需签合同并按规定发工资。若工作不满一个月,可申请发放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