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分子可以假释,程序包括执行机关提出意见,审核裁定,最终发出假释裁定书。被判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执行二分之一以上,无期徒刑的需执行十三年以上,且需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表现悔改且无再犯罪危险。特殊情况下,可经最高人民核准,不受执行刑期。
法律分析
未成年人可以假释。假释的程序如下:
1、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服刑人监狱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审核裁定;
2、有管辖权的人民组成合议庭来审理,在正确认定事实的基础之上作出是否予以假释的裁定;
3、作出假释裁定书。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该适用假释?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该适用假释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支持者认为,未成年人在犯罪行为中常常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应该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假释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接受教育和职业培训,减少再犯率。此外,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过长的监禁期可能对他们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反对者则担心假释可能导致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对社会安全造成威胁。他们主张对于严重犯罪的未成年人应该采取更严厉的惩罚措施,以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综上所述,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该适用假释,需要在平衡矫正与保护社会安全之间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结语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适用假释备受争议。支持者认为,给予改过自新机会,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减少再犯率。但反对者担心逍遥法外,对社会安全造成威胁。需在平衡矫正与保护社会安全之间找到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一条【假释的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