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评优课选择《看云识天气》,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在课堂上用最简单的思路呈现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一课有一得。二是转变自己去年上课时语言磕绊、磨磨蹭蹭的状态,力求在课堂组织、语言表达、上课风格方面有所突破。
上完《看云识天气》,总体上感觉还不错,一定程度上接近了自己的预期目标,比如抓住了“看云识天气”和语言赏析的重点,同时注重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然而事实总不如理想的美好,这堂课也留下了很多遗憾。
首先,个人对学情估计不足,导致课堂开始进展僵硬。学习这篇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是最基本的工作。我把这项任务放在了预习作业里面,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了解云彩的种类、特点,并绘制表格。从学生预习作业来看,整体做的很不错,我因此以为学生对于云彩的种类、特点应该已经比较清楚,所以上课直接从默读熟悉、云彩介绍开始。没想到实际上几乎所有同学之前对于云彩的种类、特点一概不知,所以问题抛出来之后同学们一时“无从下手”,导致课堂进入僵化状态。我极力引导同学学生重新阅读文本,费了很大功夫才突破了这一环节。
其次,个别环节重复,从而冲淡或者占用了其他环节的时间。例如在云彩介绍时,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那点到几个,让学生选择介绍即可,我让同学们逐一介绍,显的重复乏味。语言赏析环节,学生一直在强调语言“生动”的一面,而没有注意到“科学”的一面,以至于最后只是捎带提了一下科普文语言的“科学性”。而且最后还有一个拓展训练环节也没有来得及开展,只好留成作业。
再者,课堂语言不够精炼,缺少文学气息。不时出现“啥”“怪怪的”等比较随意的字眼,缺少语言的美感,同时就使语文课堂的言语熏陶能力大打折扣。
整个课堂还有很多细节也有遗憾,不过这三方面让我印象深刻。从这几个方面来说,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教学的设计。教学如同制作一件艺术品,前期设计一定是最关键的。而对于课堂来说,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已有基础应该是重中之重。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知道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让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而且学有所获。另外,课堂设计还应该尽量精简课堂环节和课堂语言,让每一个环节变得精巧,每一句课堂语言变的精美,这样,整个课堂才会更加精致。当然,这些都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经验的积累,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钻研教材,用统筹全局的意识去研究每一篇课文,在教材运用上有的放矢。同时,广泛阅读名家名著,认真听老教师的课,多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争取让明年的自己再有新的突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