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教学设计

来源:抵帆知识网

  设计理念

  1、引领阅读积淀,体现“文化味”;

  2、营造智慧阅读,凸现“语文味”;

  3、长文短教,化难为易,直插重点,完整有序,书声琅琅,层层提升。

  教学目标

  1. 阅读课文,理解神话的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感悟课文内容,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的伟大壮举,体会作者对普罗米休斯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3.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弄清普罗米修斯英雄行为的三个表现方面,即:富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人类、面对强权毫不屈服。

  4、通过引导交流有关语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引导感悟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普罗米休斯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理解英雄行为。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读通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根据自身需要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自愿查阅希腊神话故事以及人物资料。

  第二课时:深入感悟课文,引导学生弄清普罗米修斯英雄行为的三个表现方面,体会作者对普罗米休斯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预备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交流导入:说说火有什么用处?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不丢字漏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作上记号。

  2、学习生字新词。

  3、出示“金钥匙”,指导学生读好文本中出现的人名、地名:

  天神“普罗米修斯”、主神“宙斯”、太阳车的神驭手“赫利俄斯”、大英雄“海格立斯”、“高加索”山。

  4、小组内分工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5、尝试归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6、根据提示练习分段

  (1)提示:无火——盗火——受罚——获救

  (2)练习分段

  三、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参赛课时)

  一、配乐出示普罗米修斯被缚图,质疑引入新课时的学习。

  (设计意图:古希腊神话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配乐课件的出示,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自主质疑,有思考才会有疑问,有疑问就会有探究,有探究就会有收获。)

  二、直插重点段(第18自然段)进行学习,初步了解英雄事迹。

  1、课件出示:18自然段中第一句话。

  2、引导朗读体会“却”字的妙用。

  3、初步感知“惩罚”的残酷。

  (1)默读“受罚”部分,把有关语句划下来。

  (2)交流:普罗米修斯受到了怎样的惩罚?

  (3)练习朗读:

  他身缠铁链被拴在山崖上。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冰雹敲打着他的面庞;凶猛的大鹰在她耳边尖叫,用无情的利爪撕裂她的肌体。

  4、发挥想象,深入感知“惩罚”的残酷

  (1)想象:普罗米修斯还会受到什么样的折磨?

  (2)出示提示:炎炎夏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漫寒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漫长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学生发挥想象,自由阐述交流。

  (4)指导有感情再次朗读:

  他身缠铁链被拴在山崖上。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冰雹敲打着他的面庞;凶猛的大鹰在她耳边尖叫,用无情的利爪撕裂她的机体。

  5、交流过渡:普罗米修斯为什么甘愿忍受痛苦还要为人类盗取火种?

  (设计意图:抓住一个“却”字,让学生体会原本应该快乐、幸福的普罗米修斯,现在却为了帮助人类脱离苦海而遭受了本不应该有的折磨。这样直插重点段,不仅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高尚,而且为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他为什么下定决心要帮助人类?”作好了铺垫。感知“惩罚”环节抓住重点词语的丰富内涵及时补白,能披文入境,让学生充分体验人物的处境,感同身受,既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三、深入研读英雄事迹,探究英雄行为的两个具体表现。

  1、探究研读富有同情心的表现及其原因(2-6自然段)

  感悟重点:(1)人类的困苦生活

  (2)掂量普罗米修斯的这份“决心”的“份量”。

  2、探究热心帮助人类的具体行动(7-12自然段)

  感悟重点:(1)体会悟读“人类必须有火!”

  (2)品读直接描写普罗米修斯取火的句子,重点品读关键词“触”“揣”“赶”等。

  3、人类得到普罗米修斯帮助后脱离苦海的状况。(11-13自然段)

  感悟重点:(1)火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了哪些变化?

  (2)学习用时间词将几处变化连接表述的方法。

  (3)理解“震怒”的内涵。

  (设计意图: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来处理重点难点。在引导学生触摸语言的过程中,同时引起学生强烈的心灵震撼;通过语言的描述,树立正义神的高大形象;在领会文字神韵的同时,练就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返回第18自然段学习,深入体会英雄行为的第三个方面。

  引导体会要点:

  1、课件辅助再次感受英雄受到的百般折磨。

  2、面对这种折磨英雄的态度。

  (1)面对惩罚,英雄内心是怎么想的?

  (2)激情引读:普罗米修斯忍受了这一切苦痛而不哼一声,决不祈求仁慈,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

  3、交流感悟。

  4、读思结合。

  5、为英雄塑像。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语句的揣摩、掂量、咀嚼、玩味,感悟语言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情感、意蕴、情境,体现语文的特色。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反复揣摩人物心情,感悟人物伟大的精神,真正实现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五、了解故事结局: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

  (设计意图:注重阅读时的完整体验。)

  六、写法指导(感悟神话的写作特色:反衬和夸张)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要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适当穿插一些基本写作常识的教学,力争做到一课一得,日积月累,来日定会枝繁叶茂。)

  七、推荐阅读《希腊神话》

  (设计意图:激发拓展阅读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