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春江花月夜》教案

来源:抵帆知识网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品味意境,把握情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患。

  教学难点:景、情、理是怎样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我国古今文学长廊里,无数文人墨客对月兴叹,月亮一直是他们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从而写下了无数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

  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读到了很多关于月的诗句,如:

  “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寂静凄凉,“明月照松间”的宁静恬淡;“雁子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苦;“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惆怅无奈,还有“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梦幻神奇。等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家作品介绍及题解。

  1、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初唐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为“吴中四士”。但《全唐诗》仅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2、古今评价:《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