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班数学《比一比》

来源:抵帆知识网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2. 能力目标:学会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投篮游戏吗?你的投篮水平怎样啊?

  ……

  二、讲授新课,学习新知。

  1. 出示两个队的比赛情况。

  5名男生、4名女生,进行投篮比赛,下面是男生和女生队每个人在相同的时间内投中情况的统计图。

  2. 让学生观察这张统计图,思考奖牌给哪组?

  3. 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有的答案:

  (1)算总分:男生:4+7+5+4+5=25个 女生:7+3+5+9=24个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追问:你们女生同意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在人数不一样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公平?

  (2)男生中去掉一个,或者女生中加上一个,使人数一样。

  如果这样,教师追问,女生同意吗或男生同意吗?从而引出这种方法的意见很大,不能体现公平性。

  ……

  师:我们发现这两组人数不相等是这场比赛比较特殊的情况,所以用总数的多少来决定胜负不太公平,那怎样评判才公平呢?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

  学生中肯定会出现移多补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平均数。

  4. 求平均数。

  师:哪位同学可以用计算的方法算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

  估计学生会有这样的答案:

  (4+7+5+4+5)÷5=5(个)

  (7+3+5+9)÷4=6(个)

  提问:括号里算出来的表示什么?除以几表示什么意思?得到的是什么?这个5是指每一个人投中5个吗?那这个5表示什么意思?(平均投中几个也就是这个小组投中的平均数)

  小结:用每个小组的总数除以他们的人数就得到这个小组投中的平均数。

  我们通过计算和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了平均数,根据平均数的多少我们也公正地认为这块奖牌应该奖给女生。

  三、反馈

  教材100页试一试:

  小熊冷饮店又该进冰糕了,小熊翻开了商店本月前三周卖出的冰糕情况记录。

  (这道题结局问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前三周的销售量与本周的进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前三周卖出冰糕的平均数来进货,是合理的,但不是唯一的,第三周卖出9箱,比第二周卖的多的原因很可能比是因为气温身高,如果估计本周气温比前一周更高,进货就不是平均数了,可以比9箱还多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