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合同终止后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

来源:抵帆知识网

劳动合同期满或用人单位不续签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劳动者每年工作一个月的工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准是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各种补贴和津贴。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合同时出具证明,并在15日内办理档案和社保关系转移手续。解除或终止的合同文本应至少保存两年备查。

法律分析

不续签合同经济补偿标准是多少?按具体规定。

劳动合同期满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续签或者用人单位降低劳动条件劳动者不续签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条件劳动者不续签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九十七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38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2008年元月1日起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本人工资,按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平均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补贴和津贴、加班工资、奖金和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资。本人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计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根据规定,是没有其他限定的。公司应该向你支付经济补偿。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期满且不续签或降低劳动条件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来计算,具体标准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规定。此外,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还应出具相应的证明并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对于已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用人单位应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18修正):第六章 扶持措施 第二十七条 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补贴资金的使用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及时、有效的原则,可以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也可以采用贴息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供贷款。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全社会应当高度重视农业,支持农业发展。

国家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振兴农村经济。

国家长期稳定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国家在农村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