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诈骗罪办案流程一般如下:当事人到机关进行报案,机关审查后会做出是否进行立案的决定。立案后机关会立刻开展侦查。在机关侦查结束后,机关会将案件移送相应的人民,审查起诉后交由判决审理。如果不予立案,机关也会将不予立案的原因告诉当事人。
一、对立案材料审查后的处理
对立案材料审查后的处理,是指机关、人民、人民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后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人民、人民或者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因此,审查后的处理或者为立案,或者为不立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司法解释、《人民刑事诉讼规则》、《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规定》等有关法律规范,决定立案的程序有以下须注意之点:
1.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并制作《立案决定书》。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接受单位应当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2.人民侦查部门经过初查后认为应当立案的,应当制作审查结论报告,由检察长决定;并报上一级人民备案。决定立案侦查的,应当制作《立案决定书》。
人民对于未构成犯罪,决定不予立案,但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被举报人,应当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3.对于自诉案件,人民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者口头告诉第二日起十五日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者代为告诉人。
二、抓人的办案流程是怎么样的?
(一)立案
1、机关受理报案后,经审查,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经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机关的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机关决定立案的条件:
(1)有犯罪事实存在的;
(2)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3)属于案件管辖范围的。
机关严禁超越案件管辖范围越权办案,插手经济纠纷。
2、机关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报案人。
3、控告人对机关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原决定的机关申请要求立案的复议,或向同级人民提出异议。
(二)侦查
1、已经批准立案的,立案单位应确定警力,及时展开侦查工作。在侦查进程中,机关可以依职权使用各种侦查手段,包括秘密手段和采取有关的的强制措施,以查明案情,收集证据并查获犯罪嫌疑人。
2、公民认为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有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向机关的法制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督察部门或上级机关反映投诉。有权向各级人民反映。
3、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嫌疑人不够刑事处罚需要行政处理的,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撒消案件。
4、在侦查过程中,侦查部门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撤销案件。
(1)没有犯罪事实的;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破案
经过侦查,具备以下条件的,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经侦部门可以宣布破案,并制作呈请逮捕报告书移送本局预审大队审查起诉,追究犯罪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1、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
2、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
三、刑事案件的基本流程
刑事案件的基本流程是机关受案、立案、侦查、公诉、审判。
首先,机关应受理刑事案件,当有刑事案件报案,机关应当在24小时内立案,然后组织警员对案件进行侦查。
其次,案件侦查阶段就是机关收集证据阶段。在案件侦查期,机关会对嫌疑人进行审讯、会勘验事发现场、会收集证据。证据收集完整后就会向人民提起公诉,由人民对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进行审判。
最后,根据《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三条规定,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是依照法律对刑事案件立案、侦查、预审;决定、执行强制措施;对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已经追究的撤销案件;对侦查终结应当起诉的案件,移送人民审查决定;对不够刑事处罚的犯罪嫌疑人需要行政处理的,依法予以处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代为执行刑罚;执行拘役、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应当自接到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不批准逮捕的,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批准延长一个月。
人民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