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药分析学实验讲义

来源:抵帆知识网


中药分析学实验讲义

主  编:张  丽  单鸣秋 副主编:曹雨诞  包贝华 编 委:张爱华 邵 霞  

裴玉琼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分析教研室

2014年2月

目 录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室学生守则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学生实验守则

实验一、山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1 实验记录部分……………………………………………3 检验报告书………………………………………………6 实验二、珍视明滴眼液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7 实验记录部分 …………………………………………10 检验报告书 ……………………………………………13 实验三、荆感胶囊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14 实验记录部分 …………………………………………17 检验报告书 ……………………………………………20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

实验室学生守则

1. 学生进入实验室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本室相关安全制度、防火制度、“三废”处理办法、仪器管理、试剂管理及玻璃器皿管理等制度。

2. 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及平底防滑皮质或合成皮满口鞋,不得穿拖鞋及高跟鞋。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禁止使用实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不允许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更不允许用烧杯等当茶具使用。

4. 对于有毒、有害、易燃、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应按有关要求执行,严禁随地抛弃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或腐蚀性废弃物、污水要妥善集中处理。对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事故者,应给予严肃处理。

5. 加强安全工作,确保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中毒、爆炸等危险事故发生,离开实验室前,应认真检查水、电、气、汽和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关好门窗。

6. 任何人不得将实验室任何物品转送他人,其他部门借用仪器需经上级同意后,办理借用手续。

7. 进行高压、干烤、消毒等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得擅离现场,认真观察温度、时间、压力等。

8. 严禁用口直接吸取药品和菌液,如发生菌液等溅出时,应立即用有效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安全处理后方可离开现场。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

学生实验守则

1. 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及步骤、熟悉仪器性能和使用方法。不迟到、早退,未经预习或无故迟到者,指导教师有权责令其停止实验。 2. 进入实验室要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保持环境卫生,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抛纸屑杂物,不大声喧哗,不随便串走。不得将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未经允许不得将实验室物品带出实验室。

3. 实验中要遵守所使用设备的操作规程,未经指导教师允许,不准搬弄或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要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和易耗品,爱护器材。凡违反操作规程致使仪器损坏者应按有关管理规定赔偿。

4. 实验准备就绪后,必须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进行正式实验,实验过程中如对实验设备有疑问,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提出,不得自行拆卸。

5.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制度。实验中如出现故障,应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并停机检查原因,保护现场。

6. 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服从教师指导,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数据)必须交指导教师审阅。

7. 实验完毕,应整理清点好仪器、设备、工具、量具及附件,盖好仪器罩,切断水、电源,搞好清洁卫生,保持室内整洁,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8. 按规定时间和要求,认真分析、整理和处理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不得抄袭或臆造,按时交教师批阅。

9. 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做好有关准备工作,认真阅读与实验相关的文献资料,理解实验原理,熟悉仪器性能;凡设计性实验,应预先拟订设计方案,经教师认可后,方可进行实验。

10. 对不遵守本守则的学生,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责令停止其实验。

实验一 山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山楂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2. 熟悉滴定法测定中药含量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 3. 了解山楂质量分析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二、实验内容

1. 鉴别:薄层定性鉴别 2. 检查:醇溶性浸出物

3. 含量测定:酸碱滴定法测定本品中总有机酸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的成熟果实,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等功效,主要含有有机酸类成分。在山楂的质量标准中,以熊果酸为对照品作为薄层鉴别的依据;以枸橼酸为代表,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总有机酸含量。 四、实验步骤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酸乙酯4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0: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3→10),在8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2.0%(附录Ⅸ H第一法)。

取供试品2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3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

1

中含水量(%)。

【浸出物】 取供试品2g,精密称定,150ml锥形瓶中,精密加乙醇50ml,塞紧,称定重量,静止1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保持微沸1小时。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滤液10 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中蒸干。于105℃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量。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21.0%。

【含量测定】酸碱滴定法测定本品中总有机酸的含量。

取本品细粉约1g,精密测定,精密加水100ml,室温下浸泡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加水50ml,加酚酞试剂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即得。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6.404mg枸橼酸。

本品含有机酸以枸橼酸(C6H8O7)计,不得少于5.0%。 五、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1. 重点掌握滴定法的规范操作。 2. 掌握滴定度在滴定实验计算中的应用。 六、思考题

1. 在【含量测定】项中,如果以熊果酸计算所得结果是否与以枸橼酸计算相等?请简述理由。

2. 在浸出物检查项中,为何需要微沸1小时后用乙醇补足重量?是否在所有的提取实验结束后都需要用溶剂进行补足?请简述理由。

2

实验记录部分

【鉴别】(贴TLC照片) 【检查】水分 【浸出物】

3

【含量测定】 WKHP(g) 标定起点读数(ml) 标定终点读数(ml) VNaOH(ml) CNaOH(mol/L) 平均CNaOH(mol/L) W山楂(g) 滴定起点读数(ml) 滴定终点读数(ml) VNaOH(ml) 总有机酸含量(%) 总有机酸平均含量(%) RSD(%) MKHP=204.22g/mol 1 2 3 计算公式:

4

5

检验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 检品编号: 检品名称 批 号 生产单位 检验目的 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 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规 格 包 装 检品数量 送检日期 报告日期 检验项目 【鉴别】 标准规定 应检出熊果酸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检查】 不得过12.0% 【浸出物】 醇溶性浸出物含量≥21.0% 【含量测定】 本品含有机酸以枸橼酸(C6H8O7)计,不得少于5.0% 结论:本品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山楂”饮片质量标准检验, 检验人

6

复核人 实验二 珍视明滴眼液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珍视明滴眼液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2.熟悉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了解珍视明滴眼液质量分析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二、实验内容

1.鉴别:试管反应、薄层定性鉴别。 2.检查:pH值、重金属、砷盐。

3.含量测定:气相色谱法测定珍视明滴眼液中龙脑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

本品由珍珠层粉、天然冰片、硼砂和硼酸四味药组成。本实验利用硼砂在碱性条件下与硫酸铜反应形成紫红色的配合物,从而鉴别珍视明滴眼液中的硼砂。天然冰片中的主要成分为右旋龙脑,以右旋龙脑化学对照品为对照,通过薄层层析鉴别制剂中的冰片,同时,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右旋龙脑的含量,根据测定结果,判断珍视明滴眼液质量的优劣。 四、实验步骤

【鉴别】(1)取本品1ml,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2滴,摇匀,滴加0.5%硫酸铜溶液,摇匀,应显紫红色。

(2)取本品15ml,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醚液,挥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右旋龙脑对照品2mg,加乙醚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1)pH值 应为7.0~7.8。 (2)重金属检查

7

除另有规定外,取25ml纳氏比色管三支,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加水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溶剂稀释成25ml,乙管中加入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成的供试品溶液2ml,丙管中加入与乙管相同量的供试品,加配制供试品溶液的溶剂适量使溶解,再加与甲管相同量的标准铅溶液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用溶剂稀释成25ml;若供试品溶液带颜色,可在甲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焦糖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使之与乙管、丙管一致,再在甲、乙、丙三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当丙管中显出的颜色不浅于甲管时,乙管中显示的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

(3)砷盐检查(古蔡法)

标准砷斑的制备 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1µg/ml)2ml,置试砷瓶中,加浓盐酸5ml与蒸镏水21ml,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迅速将瓶塞塞紧(瓶塞上已置有醋酸铅棉花及溴化汞试纸),并在25~40℃的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溴化汞试纸,即得标准砷斑。

样品砷斑的制备 取本品1ml置试砷瓶中,加水22ml稀释后,加浓盐酸5ml,照上述方法,自“再加碘化钾试液5ml……”起依法操作,将生成的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颜色不得更深。

【含量测定】气相色谱法测定本品中右旋龙脑的含量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140℃,保持12分钟;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至170℃,保持10分钟。理论板数按右旋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1900。

校正因子测定 取水杨酸甲酯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约含1mg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另取右旋龙脑对照品约12.5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内标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校正因子。

测定法 精密量取本品5ml,置具塞试管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振摇提取,静置使分层,分取上清液,吸取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天然冰片以右旋龙脑(C10H18O)计,不得少于0.28mg。

8

五、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1.重点掌握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SOP)。

2.pH值测定时应注意缓冲溶液的选择和pH计的校正。 3.重金属检查中,应注意:

(1)根据杂质限量计算公式,计算出标准铅溶液的取用量。

(2)加醋酸盐缓冲液前,注意比较样品管与标准管的溶液颜色,若样品管带色,应在标准管中滴加少量稀焦糖液,使两管的颜色一致,然后依法操作。

(3)标准铅溶液应在临用前精密量取标准铅贮备液新鲜配制,以防止铅的水解而造成误差。 4.砷盐检查中,应注意:

(1)取用的标准管与样品管应力求一致,管的长短、内径一定要相同,以免生成的色斑大小不同,影响比色。

(2)预先安装好试砷管,醋酸铅棉花用于吸收硫化氢(锌粒及供试品中可能含有少量硫化物,在酸性溶液中即产生硫化氢),从而免除了与溴化汞作用生成硫化汞色斑的干扰。

(3)锌粒的大小以通过20目筛为宜,过细则作用太快,过粗则作用太慢。 (4)加锌粒后,应立即将试砷管插上,塞紧,以免砷化氢气体逸出。如果试砷管口试纸未装就加锌粒加塞,易发生砷化氢逸失,应重做。 六、思考题

1.影响气相色谱法定量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重金属检查时,若样品管和对照管中溶液颜色不一致,为什么要调色? 3.pH值测定和砷盐检查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9

实验记录部分

【鉴别】 (1) (2) 【检查】 (1)pH值 (2)重金属检查

10

(3)砷盐检查 【含量测定】 C龙脑对照(mg/ml) A龙脑对照 A水杨酸甲酯对照 A龙脑供试 A水杨酸甲酯供试 C龙脑供试(mg/ml) 龙脑含量(mg/ml) 平均龙脑含量(mg/ml) RSD(%) 计算公式:

1 2 3 11

12

检验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 检品编号: 检品名称 批 号 生产单位 检验目的 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 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规 格 包 装 检品数量 送检日期 报告日期 检验项目 【鉴别】 标准规定 (1) 应显紫红色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2) 应检出右旋龙脑 【检查】 (1) pH值 应为7.0~7.8 (2) 重金属 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3) 砷盐 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含量测定】 本品含天然冰片以右旋龙脑(C10H18O)计,不得少于0.28mg/ml 结论:本品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珍视明滴眼液”质量标准检验, 检验人 复核人

13

实验三 荆感胶囊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荆感胶囊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2.熟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了解荆感胶囊质量分析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二、实验内容

1.鉴别:薄层定性鉴别。

2.检查:含量均匀度、溶出度、水分、装量差异。

3.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荆感胶囊中胡薄荷酮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

本品为荆芥穗挥发油与适量的β-环糊精加水经过包合、喷雾干燥、灌装制得的硬胶囊剂,具有散寒解表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每粒装0.25g。 四、实验步骤

【鉴别】取本品内容物0.5g,置25ml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胡薄荷酮、荆芥油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1ml含胡薄荷酮4mg、荆芥油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37:3)为展开剂,展开,展距8cm,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90℃加热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胡薄荷酮对照品和荆芥油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含量均匀度 精密称取萘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mg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取本品1粒,内容物置25ml具塞锥形瓶,加入10ml甲醇,囊壳用少量甲醇洗涤,洗涤液合并入25ml具塞锥形瓶中,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 50kHz)20分钟,抽滤;滤渣和滤纸再加10ml甲醇,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 50kHz)20分钟,抽滤,用适量甲醇洗涤2次,合并两次滤液、洗涤液至50ml

14

量瓶,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该溶液和内标溶液(萘)各1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含量测定胡薄荷酮项下方法测定含量,按内标法以平均含量计算,应符合规定。

溶出度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以0.3%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水溶液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45分钟时,取溶液适量,高速离心(每分钟15000转,3分钟),倾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胡薄荷酮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约含0.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照含量测定胡薄荷酮项下测定方法,依法测定。计算每粒中胡薄荷酮的溶出量。限度为胡薄荷酮平均实际含量的70%,应符合规定。

水分 取直径12cm左右的培养皿,加入五氧化二磷干燥剂适量,使铺成0.5~1cm的厚度,放入直径30cm的减压干燥器中。取供试品3g,混合均匀,分取约1g,置已在供试品同样条件下干燥并称重的称量瓶中,精密称定,打开瓶盖,放入上述减压干燥器中,减压至2. 67kPa(20mmHg)以下持续半小时,室温放置24小时。在减压干燥器出口连接无水氯化钙干燥管,打开活塞,待内外压一致,关闭活塞,打开干燥器,盖上瓶盖,取出称量瓶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

装量差异 取供试品1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倾出内容物(不得损失囊壳),硬胶囊囊壳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的用具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的装量。每粒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装量差异限度应在标示装量的±10%以内,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2nm。理论板数按胡薄荷酮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内标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萘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mg的溶液,即得。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胡薄荷酮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精密量取该溶液和内标溶液各1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

15

度,摇匀,即得(每1ml含胡薄荷酮0.1mg,含萘0.3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匀,取约1.0g,精密称定,置25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10ml甲醇,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 20分钟,抽滤;滤渣和滤纸再加10ml甲醇,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 20分钟,抽滤,用适量甲醇洗涤2次。合并滤液和洗液至25ml量瓶,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该溶液和内标溶液各1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微孔滤膜(0.45µm)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品每粒含胡薄荷酮(C10H16O),不得少于10.0mg。 五、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1.重点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SOP)。

2.掌握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的操作、计算方法和测定意义。 六、思考题

1.胡薄荷酮为挥发性成分,为何在本次试验多个项目中均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而非GC法?有何优点?

2.常见的水分测定有几种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对象?

16

实验记录部分

【鉴别】 【检查】 (1)含量均匀度 (2)溶出度

17

(3)水分 (4)装量差异 1 2 3 4 5 W1(g) W2(g) W(g) 6 7 8 9 10 W1(g) W2(g) W(g) 允许范围 【含量测定】 C胡薄荷酮对照(mg/ml) A胡薄荷酮对照 A萘对照 A胡薄荷酮供试 A萘供试 C胡薄荷酮供试(mg/ml) 胡薄荷酮含量(mg/粒) 平均胡薄荷酮含量(mg/粒) RSD(%) 计算公式:

1 2 3 18

19

检验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 检品编号: 检品名称 批 号 生产单位 检验目的 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荆感胶囊质量标准 规 格 包 装 检品数量 送检日期 报告日期 检验项目 【鉴别】 标准规定 在与胡薄荷酮对照品、荆芥油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检查】 含量均匀度 溶出度 不低于平均实际含量的70% 水分 不得过9.0% 装量差异 ,不每粒含胡薄荷酮(C10H16O)得少于10.0mg。 【含量测定】 结论:本品按照荆感胶囊质量标准检验, 检验人

复核人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