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如何激发、培养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本文从化学实验、化学与生活、化学教学语言、积极有效的鼓励、科学探究活动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化学;兴趣;实验;化学与生活;化学教学语言;鼓励;科学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上初三后才开始学习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学习的兴趣,而学习成绩又与学习兴趣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使学生“欣赏化学,热爱化学”,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获取知识和技能,这是化学启蒙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学生“减负增效”和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来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加强实验,激发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化学现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生动有趣的实验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利用化学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上好精彩的第一节课,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俗话说,”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初中化学教学的第一课是绪言,教师可以用几个成功的“小魔术”——“白纸变图画”“喷雾作画”“清水变牛奶”“空中生烟”“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等引入新课,带学生走进化学的天地,引发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用好课堂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教学中在做好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可以将一些安全可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结果准确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课堂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课堂上变看实验为亲自动手做实验。例如,分组完成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生成沉淀、放出气体实验,分组探究“催化剂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和“燃烧的条件”及“复分解反应条件”实验,分组进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等。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化学实验的快乐,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他们的参与、合作意识,使学生切身体验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
最后,安排一些简单的家庭小实验。如做无壳鸡蛋,利用家庭用品制作简易净水设备,除水壶中的水垢等,使课内实验得到延伸和补充,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提升兴趣
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可以运用大量生动的事实,引导学
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和思索,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养金鱼时为什么要先把自来水晾晒一段时间;烧水的壶用久了,壶的里层往往有一层白色的“锅垢”,水壶使用的时间越久,积存就会越多,“锅垢”究竟是哪里来的;为什么风有时候能把火吹灭,有时候却让火烧得更旺。这样上课时学生就会听得津津有味,同时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激发起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 三、丰富语言,强化兴趣
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富有粘着力,用这种语言承载信息,如同食物上有了色和香,能引诱学生去品尝,可以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并能诱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激发兴趣,引人入胜。
一些必须记住的基础知识,可编成琅琅上口的口诀或顺口溜等,以帮助学生记忆。例如,讲加热kmno4制氧气的步骤时,可将其简化为“查、装、定、点、收、离、熄”,为了方便记忆可以形象地理解为“茶、庄、定、点、收、利、息”。讲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遇酸碱显不同颜色时,可以用口诀“紫色石蕊酸红碱蓝、无色酚酞碱红算不变”。co还原cuo实验中的操作要点可以写成:“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教学语言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把听课当作一种享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积极鼓励,巩固兴趣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开的学科,不存在基础的差异,教师应该给每一个学生鼓劲、打气,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把化学学好。鼓励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如在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很好,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起为他鼓掌,以表示认可与肯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尤其是那些取得巨大进步的同学,应当着全班同学给他发阳光卡以奖励,让全班同学与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与喜悦。还可以充分利用每学期两次家长会,把对学生的认可、表扬、鼓励通过家长传递给学生,以表示对学生的认可。适时、适度的表扬和奖励,充分肯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使他们的学习兴趣稳定和持久。 五、科学探究,拓展兴趣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简单的化学科学实验探究。科学探究过程中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学生要自己动手做实验,就得从生活中寻找实验仪器和材料,这样学生不仅能亲身体验到铁在什么条件下会生锈,在什么条件下更容易生锈的知识,而且还知道了什么是对比实验,初步学会了如何设计、运用对比实验,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之,要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懂得学生的内心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在化学教学中,教
师要善于总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积极创设更好的学习情景,充分利用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真正从内心体验到学习化学的愉悦和满足。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张旭平、江家发.初中生化学学习的障碍成因与对策[j].化学教学,2004,(5)18-20.
3.周少珍.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2007,(3)30-31.
4.刘雅莉.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0(6):30-31.
5.瞿生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刍议[j].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j].2011(1):2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