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本体研究◆ 毕人从& 竿又伯 在吉匕俗话 钓映射琦琵 口雷春仪 摘要:华人以及中华文化在古巴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反映在古巴西班牙语的俗语中。这些意味深长的俗语 真实地反映了古巴人民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一种观念。本文将分析古巴西班牙语中一些关于华人以及中华文化 的典型俗语,以期探索华人以及中华文化对古巴西班牙语的影响。 关键词:古巴西班牙语华人中华文化俗语 号货船载满货物和中国的苦力,抵达古巴哈瓦那港。据记 古巴西班牙语,属于拉美西班牙语的一种。而拉美 载,从1847年到l873年,有l37/契约华工被西方殖民者 一、引言 西班牙语是西班牙语中的一朵奇葩。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 贩运到古巴,开发当地经济。华人虽入籍古巴,但仍然 大陆之后,西班牙移民潮给拉美带去了他们的语言——前 保留中国的语言、风俗和习惯。借由接触互动,中华文 古典西班牙语。在随后几个世纪的殖民化过程中,前古典 化渐渐融入古巴文化,使古巴西班牙文衍生出许多与中 西班牙语不断地增添来自西班牙及欧洲日益丰富的词汇、 国有关的词藻(陈小雀,2006:65)。譬如,由于华工都 语汇和不断演变的词法、句法,加上丰富多彩的土著语言 是给庄园主卖苦力的,因此,后来在古巴西班牙语中有了 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精练的、以西班牙本土模式 “(kuli)苦力”这个词,指代中国移民(马晨,2005: 为蓝本,又带有丰富地方色彩的拉美西班牙语。这种既统 58)。远涉重洋的华工成为古巴民族的一部分,他们将古 又多样的拉美西班牙语,反过来又给西班牙本土的语言 老悠久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异国文化融进了古巴民族 以强烈的影响,使西班牙语这一语言日益丰富、生动(陈 的怀抱。华人对古巴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们带来的 泉,1994:60)。而带有古巴特色的西班牙语更是拉美西 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也深入到古巴各个领域。中国文化在 班牙语的经典。它不仅保存了西班牙语的语言风貌,还 古巴留下的遗产,必然可以从其语言中反映出来。而俗语 一加入了非洲土著语,更奇特的是,还带有浓厚的中国语言 具有民族文化性,包含了大量的文化知识,.最能展示语言 文化特色,这种传承深刻地反映在古巴的语言中,趣味横 的演变和内涵。 生,耐人寻味,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古巴人民对中国人和 四、与华人有关的古巴俗语 中国文化的一种态度和观念。 二、理论依据 早在19世纪末,便有中国移民被西方国家运送到古巴 充当劳工。1O0多年来,华裔已经完全融入到古巴社会。 英国语言学家菲斯认为,人与文化价值是不能分离 现在,很多古巴人都无不自豪地说自己是中国人的后代。 的,语言是文化价值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研究语言可 由于许多华人与当地人通婚,古巴有不少中古混血儿。不 以帮助人们揭示社会本质(胡壮麟,2002:317)。无独有 过,他们外表上早已没有“龙的传人”的模样。但是他们 偶,语言学家伯恩斯坦认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语言是深 还是以作为中国人后代为荣。在历史上,古巴人一直都认 入影响文化传播和社会变化并且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胡壮 为中国人是为人老实憨厚、思想单纯, “傻”得有点可爱 麟,2002:330)。研究语言,只有与研究其文化同步进 的一群人(刘润生,2011:66)。如今在古巴,“chino 行,才能看到其真面目和深层涵义。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 (中国人)”已成为一个无伤大雅的绰号,用来称呼那 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 些肤色近似茶青色,特别是头发和眼睛长得像亚洲人的 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及其对人生的看法。交际 古巴人,即使不是华裔,也被称为chino(中国人)。这 的过程就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 个绰号不但不含歧视义,反而是一种亲切的昵称,而被呼 过程,学习语言就要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尤 为“chino(中国人)”的人,也非常乐于接受。过去, 其是当地的一些约定俗成的熟语,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 人们称那些黑人或者混血人的孩子为“chino(中国人, 包含了大量的文化知识。本文将分析古巴西班牙语中一些 男性)”或“China(中国人,女性)”。这样一来, 关于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的典型俗语,以期探索中国文化 chino”和“china”被广泛应用在称呼上,成为一种昵 对古巴西班牙语的影响。 称,意为“亲爱的”。于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 “三、历史由来 1847年6月3日,自中国厦门启航的西班牙“奥肯德” 人们以“chino、china”互相称呼,如“Mi china,yen acd(亲爱的,过来)”“china(中国女孩)”在古巴也 2012.05 是“美丽”的代名词。人们习惯用“Oye,SOCi0,i Qu6 的甚至认为,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破除另外一个同胞所施 clase de china estd puesta para mi!(看,老兄,这姑 的妖术(Ningfin chino puede quitar el sorti legio de 娘多美啊!)”来赞美女性的花容月貌。另外,古巴人用 SU compatriota)”。这句话着实让人感到恐怖。从这个 “tirar chinitas(抛爱)”来表示向意中人求爱示爱,在 迷信思想出发,当有人遇到倒霉事的时候,人们就会说 这里,“china”也是借喻为“亲爱,爱情”的意思。从以 “Tener un chino detrds/Tener un chino pegado(中国 上称呼和惯用语可以看出古巴普通民众对中国民众的看法 人盯上你了)”。无独有偶,“Llegarle a uno la china 和印象。 (厄运降临某人身上)”意指某人突然遭遇厄运,显然, 华人移民在与古巴人民的劳动生活过程中,产生了许 词语“la china(中国人)”被看成是厄运(Bernal, 历史悠久的中国,对于古巴而言,一直是“遥远”与 “神秘”的代名词。“Pon4rsela a alguien en China(把 多与“chino(中国人)”有关的谚语和俗语,丰富了古 2006:120)。 巴的语言,而且家喻户晓,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信手拈来, 灵活使用。在当时的古巴,华医的医术高超是出了名的, 泡制草药、按摩治病,在古巴都享有盛名,甚至当一个病 某人置于中国)”,表示置人于尴尬之地或困难处境。由 人无法挽救时,人们就会说:“A ese no io salva ni el 此可见,“中国”是“遥远”的同义词。譬如当被问到一 m6dico chino(连中国医生都无法救治了)”。据说在19世 纪8O年代,古巴来了一位中国名医,是客家人,名叫“Cham Bom Biam”,其医学非常高明,擅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药到病除,不仅在古巴享有盛名,而且闻名于整个亚洲, 是当之无愧的神奇人物。正因为如此,人们认为,如果连 这位名中医都无法医治的病,那就是无药可救了。又如 “Lo engafiaron como a un chino(把某人当中国人一样欺 骗)”此俗语正如中文的“挂羊头卖狗肉”,这要追溯以 下历史事实:19世纪中叶,大量的华人被西班牙殖民者以 “契约华工”的形式拐骗贩卖到古巴等拉丁美洲殖民地, 沦为苦力劳工和奴隶,受到非人的虐待,过着牛马不如的 生活,这些契约华工就是被骗受害者。显然,在西班牙殖 民者心目中,中国人老实巴交,很容易受骗。此俗语用来 比喻欺骗他人(Bernal,2006:120)。又如, “Eso es un trabajo de chinos(这是中国人干的活)”用来比喻一项 工作艰难,需要非凡的细致和耐心。由于当时契约华工主 要在甘蔗种植园从事艰苦劳动,华人给人的印象是忍辱负 重,吃苦耐劳,由此引申出以上俗语。 五、关于中国文化的古巴俗语 古巴人民对“中国”这个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国度、 对其复杂难懂的语言“中文”以及对华人的印象等也鲜明 地反映在其谚语与俗语中,也进入了古巴人的口语,生动 而有趣。随着中国苦力移居古巴,中国人物的轮廓在古巴 人的脑海中渐渐清晰。来到古巴的中国苦力大多数是单身 男子,因此许多华工与当地古巴人通婚,繁衍后代。华人 努力创业,勤劳致富(陈小雀,2006:65)。华人是“勤 劳顾家”的代名词,因此有这样的熟语, “Buscarse un chino que te ponga un cuarto(找一个为你安家的中国 人)”此俗语是用来劝女方与男方分手,应另寻新欢了。 也用于比喻找一个能顾家养妻的好男人。此俗语反映一种 婚姻观念,一般来说,如果一个男人有较强的经济基础置 房养家就可以与之结婚。另外一个俗语,“No creer ni en velorio chino(连中国人的守灵也不要信任)”。比 喻不信任,也用来提醒某人应慎重考虑其决定,不要轻易 相信某人或某事。在人们心目中,中国人对祖宗是非常尊 敬和孝顺的,对守灵更是虔诚。这里用中国人的守灵来做 对比,强调不要轻信。Jos6 Baltar RodrI guez(1997) 在《中国人在古巴》一书中提到:“如果是一个中国的巫 师诅咒了别人,人们会认为这个妖术是最恶毒、最厉害 的。而黑人说,“¥610 otro chino puede quitar este  ̄so宝 rtilegio(只有另一个中国人才能破解这个妖术)”有 墓 皇 201 2 05 个很难的问题,不知如何应答,感觉答案遥不可及时,便 可用此习语表示。又如,“Quedarse en la China(置身于 中国)”,表示不知道,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Me suena a chino(就像听中文一样)”,表示一点都不明白,或很 奇怪。对古巴人而言,中文很特别,而且很奇怪,所以, 当事情听起来很奇怪,人们就用“像听中文一样”来比喻 无法理解。同样,“Escribe en chino(用中文写的)”, 表示看不懂,无法辨别。对古巴人来说,中文汉字很复 杂,无法看懂。由此引申出的“No me cuente cuentos chinos(您不要给我讲中国故事)”指的是对方所说的话 在听者看来太离谱了,实在是天方夜谭,无法相信。 六、结语 综上所述,古巴俗语中映射出华人及中国语言文化对 古巴民族的影响以及古巴人民对华人和中华文化的一种观 念和态度。本文只是一项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中国语言文 化对古巴西班牙语的深刻影响还待进一步研究调查。探索 古巴西班牙语中的俗语以及惯用语表达,有助于了解中国 文化在古巴的传承以及对古巴文化的影响,同时有助于了 解古巴的历史文化。语言理解与文化理解是不可分离的, 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在某种情况下,要想更好地理解语 言结构必须有意识地去理解目的语言的文化背景。 (本文是2 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 “古巴西班牙语的中国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Berna1 Sergio Vald 6 S.Lengua naciona1 e identidad cultura1 de1 cubano[M].Ed.Editorial F 6 1ix varela.La Habana,2006. [2]Rodr i guez Jos 6 Ba1tar.Los chinns de Cuba【M】.Centro de Informaci 6 n Cient f fica Y T 6 cnica,Universidad de La Habana,1997. [3]陈泉.拉美西班牙语的形成与特点….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 学报),1994,(89). [4]陈小雀.加勒比海的古巴——雪茄与蔗糖的革命之歌【M】.长沙: 岳麓书社,2006. [5]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刘润生.关于中国人的那些古巴笑话【J】.看世界,2011,(11). [7】马晨.饱经沧桑的古巴华人….海内与海外,2005,(162). (雷春仪 广西桂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541 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