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模式——光伏扶贫的扶贫效应分析
精准扶贫模式——光伏扶贫的扶贫效应分析
——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
以光伏扶贫作为扶贫创新模式的精准扶贫之一,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的同时实现当地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让广大贫困户以低投入、低成本的形式拓宽了增收渠道。本文从定性分析光伏扶贫的收益,客观评价光伏扶贫的效应。同时,各地在推广光伏扶贫的同时,也突出了光伏扶贫模式的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例如贫困户脱贫的广泛性与光伏扶贫的局限性的矛盾。本文以安徽省光伏扶贫试点区——革命老区金寨县为例,探究了光伏扶贫的主要成效及其突出的内在问题,同时,结合问题所在,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张保玉 苏青帝 陆铈凡(指导老师:谢玉梅)
一、光伏扶贫模式
1.集中式扶贫模式
集中式项目光伏扶贫总投资约9700万元,这笔钱县政府整合统筹财政涉农资金解决一部分,企业投资一部分,参与的贫困户每户投资5000元解决一部分。
光伏企业建设地面电站土地不难拿,难的是拿到光伏指标。但是这在金寨很容易拿到,金寨地区的光伏门槛较低。因此,土地和“路条”吸引了大量企业来金寨投资。虽然企业的初衷不是扶贫,但是间接达到了这一效果,如此可以取得企业和贫困户的双赢。等到电站建成运作后,参与的贫困户每年得到现金3000元,可拿四年,且四年后归还期初投资的5000元,产权归企业所有。这样一来,贫困户每年都能增加3000元的收入,这3000元可以帮助他们应付日常开销,减轻不少生活压力。
2.分布式扶贫模式
每一户分布式光伏扶贫的光伏设施需要2.4万元,贫困户、县政府和信义光能各出资8000元,产权归贫困户所有。
8000元对部分特困家庭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政府考虑到了这一点,为贫困户提供了无息贷款,无力自筹的贫困户可以向政府借款,借贷款从光伏发电收益中逐年偿还,每年用发电收益的一半偿还贷款,直到还完,电站产权依然属于贫困户。
3.两种模式的比较
(1)收益方式:集中式像“入股分红”的模式,而分布式则更像“计件工资”的形式,光伏设施发的电由国家电网以1元/度收购,产生了多少度电贫困户就能拿到多少钱。光伏发电的1元售价中,除了执行电价0.4069元/度外,还有财政补贴0.5931元/度,这一部分补贴由中央财政补贴直接下拨给当地国家电网公司。
(2)资金来源:最新发布的《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中,关于资金问题是这样规定
的:地方政府可整合产业扶贫和其他相关涉农资金,统筹解决光伏扶贫工程建设资金问题。对村级光伏电站,贷款部分可由到省扶贫资金给予贴息,贴息年限和额度按扶贫贷款有关规定由各地统筹安排。集中式电站由地方政府指定的投融资主体与商业化投资企业共同筹措资本金,其余资金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提供优惠贷款。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光伏扶贫工程投资、建设和管理。
二、光伏扶贫的积极意义
1.产业扶贫,生态环保:
在资源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光伏电站的建设既为环境减负,同时也改变了能源利用方式。据统计,一个3k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与相同装机规模的火电站相比,25年时间内可节约标准煤约23.6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碳42.3吨、二氧化硫2.11吨,氮氧化物1.06吨。因此,光伏扶贫是一场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双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契合了民生发展的需求。
2.较稳定的增收渠道
光伏扶贫得到大力推广的另一个原因是,种植和养殖的价格不稳定,受市场波动较大,必须承受环境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但光伏发电不需要投入过多的劳动力,在光照资源充足的地方,只要建立电站就可以发电来获得收益,维护成本不高。而且国家发放补贴,有信誉保证,风险较小,相对稳定安全,有“造血”功能。
3.最大限度地降低青壮年外出的影响
调研发现,金寨县的白塔贩镇的青壮村民都外出打工,家乡建设缺少足够的劳动力,缺少青壮人群的激情与干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家乡建设的发展。光伏扶贫可以实现一次投入,连年增收的经济效益,把青壮劳力不足的所带来的问题降低下来,使贫困户家庭收入得到改善。金寨当地镇政府结合金寨的气候条件、山坡丘陵条件种植茶叶、发展茶园,实现贫困户的增收。然而,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使
Jul. 2016
87
社会经纬
Social fabric
得茶业发展局限于初期的种植,对于成熟后的炒茶、销售等缺少后续跟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茶叶产业的发展。
某业界资深人士总结到:2010年,买设备卖产品;2011年谈电站;2012年谈投资谈项目,是一个电站买卖年。国内也有不少电站其实采用的是转化率不那么好的组件,这也许是造成电站设计初始发电量和实际运行发电量数字差距的原因之一。电缆,用铁芯代替铜芯,成本降了,质量也降了,还有可能危及电站的安全运行。在电站建设过程中,零部件的重要性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来形容真是毫不夸张。企业盈利固然重要,但以次充好要不得。也许明年后年,随着验收标准的逐步成熟,就到了电站淘汰年了,不合格的,发电量过低的就被淘汰、关闭掉了。所以,追逐利润不应该成为唯一的终极目的,短视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企业需踏踏实实,靠技术降低成本,在竞争中获胜,真正做到问心无愧,价格、质量双优先。
3.电站是否可靠仍是未知数
光伏发电是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很多,从原材料
三、光伏发电的问题所在
1.设备运行的安全有待完善
电站设备运行是否安全,主要考虑三方面 :逆变器散热、汇流箱和组件的二极管。三者是电站发生火灾的主要威胁因素。短路造成火灾,这也是国际上的电站运营商首要关注的问题。据报道:国外某一个电站在着火后,等到浓烟滚滚基本上将太阳光遮挡住了,消防人员才开始处理。如果出现类似故障,中国企业同样没办法立刻着手解决,因为这个时候上面是有电的。至今未找到行之有效的灭火方案,水灭火会导电;固体泡沫在有倾斜角度的组件上面无法停留;气体灭火,所以,在建设电站的时候,应该充分完善电站安全措施,考虑防火、防震等应急快速反应预案。
2.电站质量能否经受住检验有待考察
88
Jul. 2016
FORTUNE TODAY
精准扶贫模式——光伏扶贫的扶贫效应分析
到电池组件、设备、逆变器、升压变压设备,还有一些辅助的材料包括光伏电缆等。可以从四方面控制电站可行性:第一,从电站设计上,做到科学合理设计;第二,采购方,要严格按照实际需求采购,如电缆方面不得不用铁芯电缆代替铜芯电缆;第三,施工方,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施工,精确化操作。第四,监理方,认真把关,现在还没有出台光伏电站验收监控标准。据了解,监理方也只是按照工程的标准,大体上去监督管理,即便是这样,仍然不能够不折不扣地按照标准执行。这就不难理解为何电站会出现意外的功率衰减,或出现因击穿、断路造成功率大幅度降低等现象。
5.电站后期运营维护面临诚信危机。
现在光伏电站在建设数量上不断扩张的同时,更应该强调电站建设的质量。质量包括主设备的质量和系统集成的质量。一个公司生存最关键莫过于信任或者信誉,一个项目,如何能够让各方相信,在五年、十年、二十五年的生命周期里,让人觉得你的公司还会存在,这是很难的。业内一些人士这样表示,有时候出了问题,往往连人都找不到,或是因为公司倒闭,或是因为负责人跳槽离职,打官司都问题一大堆,这无疑增加了光伏电站的运营风险。如果没有稳定的维修保障,部分项目将会后患无穷。
6.电网配套问题重重
光伏发电站最大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上网问题,电网配套也有很多问题存在。一位资深电站人士表示:现在最担心限电,不是拉闸限电,而是,在夏日正午11点到下午2~3点,限制光伏发电。追问原因,还是电网问题,因为正午发电高峰期,若电压过大,会导致电网无法承受,导致断网。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五大电力集团肯不肯要光伏的电能,肯花多少钱买一度电,这直接关系到电站很多环节的投资运营的利润。
7.融资难且收益不确定
“大规模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过大,资金融资难,收益难确定 ,再加上人们对这一项目认识不足,都困扰着光伏发电项目的推广。”佳铝实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者,江苏磐石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施海波说。
施海波介绍,分布式光伏投资成本高,对于企业来说,动辄上千万元,很多企业在未看到收益之前,并不愿意承担风险。虽然我国分布式光伏各项政策频繁出台,政策中都提到了金融支持,但都有待落实,商业银行及其他资金对这一项目尚处于观望状态,因此融资难依旧是制约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最大“掣肘”。
贫指标,应该是根据各省上报的规模确定的。平均规模为4.4万千瓦/县(目前一个常规的地面光伏电站规模在5~10万千瓦),这个体量还是比较小的。因此,光伏扶贫工作必须以县为单位开展,否则装机太分散,对实施企业不具有吸引力。
2.鼓励企业投资光伏产业
金寨县光伏扶贫项目的建设资金来源为:一.已有的国家扶贫基金和预算;二.无息乃至低息的银行贷款(主要来自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三.企业捐赠。也就是说,事实上并没有针对光伏扶贫的专项资金。
不太乐观的是,这三个主要资金来源目前都存在问题。已有的国家扶贫基金入不敷出,而且现存扶贫基金一般已经形成固定项目,想从既有项目手中腾挪资金划给新项目,执行难度不小。在2015年公布的各地区光伏扶贫实施办法中,大部分地方采用省财政、市县财政加贷款的方式解决建设资金来源问题。有些办法中明确提出,市县财政应该承担的扶贫资金由光伏企业垫付,县政府分8年分期偿还。
3.光伏用地的来源需要多样化
农村地区空地多,但是农业用地的红线不能碰 。具体项目中,贫困户的房屋年数较长、屋顶防水和承重偏差,农村屋顶的周边通常会有高大的树木遮挡,导致按户安装光伏系统时遇到较大困难。光伏电站的后期维护成本也很大,目前还没有对后期成本承担的明确说法。
各级政府可以协调项目具体实施时,考虑小规模与集中式相结合,充分利用村头空地、村集体屋顶、敬老院等公共建筑的屋顶等,装机规模大,收益可以由多个贫困户共享的模式,保证光伏精准扶贫得以有效落地。
4.以光伏扶贫为契机,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电网设施改造升级是推动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的助力因素 。建议完善电网发展规划,对金寨加大电网升级改造力度,解决村变电站接入容量小等问题,确保各乡村具备开发建设光伏扶贫项目的基础条件,改善农村电网质量,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输送电量,使电网接入能力与光伏扶贫项目建设需求相匹配。
5.光伏扶贫和现代化农业相结合。
积极争取国家、地方配套资金、银行低息贷款及动员光伏企业支持的同时 ,还可将光伏扶贫工作和农村农产品生产相结合,光伏扶贫工程产生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和耗能监控企业的节能量相结合。对于扶贫来说,如何开发当地经济使农民脱贫仅仅依靠一个户用系统或光伏电站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引入众筹的思路,通过集聚社会闲散资金来建光伏扶贫工程,通过建立订单农业的平台,分期以农产品实物(如金寨的茶叶)的方式来偿还资金。
四、对于光伏扶贫的建议
1.指标可以适当让渡
按447号文件的要求,各省的光伏扶贫规模应该是2014年底前导报到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3月份下发的《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中给各省预留的150万kW光伏扶
Jul. 2016
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