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商业地产成功招商的三大重点环节 2011

来源:抵帆知识网
商业地产成功招商的三大重点环节 返回日志列表

2011.10.27

——招商是商业地产收益的实现环节,它的成功与否或完成质量的高低,决定了项目的成败和市场价值。 目录

一、熟知开展商业地产招商的十条原则

二、充分认识招商工作是商业战略实践的发动机 三、成功实现主力店招商是项目整体成功的关键 四、合理确定主力店与经营散户之间的关系 五、完成理想的商业业态经营区域划分 六、确定最适当的商业项目租金 七、打造有效的商业地产招商团队

八、有效避免商业地产招商的八大常见错误

导论:招商工作流程图

一、熟知开展商业地产招商的十条原则

招商是商业地产收益的实现形式,一个商业地产项目运作成功与否就看是否能按计划成功招商。因而,对于商业地产商来说,熟练开展商业地产的招商活动决定了商业地产项目的成功运作。

1、维护购物中心的产业经营黄金比例

2、维护购物中心的统一主题形象、统一品牌形象

3、购物中心的招商目标要能够在功能和形式上同业差异、异业互补 4、按照规划定位决定不同的经营方式 5、核心主力店先行招商 6、特殊商户实施招商优惠

7、统一招商的“管理”要充分体现和强调对商户的统一服务 8、要具备完善的信息系统,为商户和顾客提供便利 9、招商进程按照市场反应不断变动 10、采用长线经营的原则

1、维护购物中心的产业经营黄金比例

零售、餐饮、娱乐52:18:30这种比例是购物中心产业经营黄金比例,此比例特别适用于超大型综合性的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招商要注意维护和管理好这个经营比例,但这个比例当然也不是绝对的。

譬如广州天河城、正佳广场和上海的虹桥购物中心乐园就是大致按照这个比例来招商的,成功商业项目的经营规划基本按这个比例划分,看好大致按照这个比例招商的大型购物中心项目。

2、维护购物中心的统一主题形象、统一品牌形象购物中心是一种多业态组合的商业组织模式,但它决不是一个无序的大杂烩,购物中心必须是一个拥有明确经营主题和巨大创造力的品牌形象企业。招商要始终注意维护和管理好已确定的经营主题和品牌形象。

譬如正在兴建的广东佛山东方广场,其经营主题就很明确:“国际旅游观光”。但经营者一定要注意管理和维护好这个主题。

3、招商目标要能够在功能和形式上同业差异、异业互补

同业差异简单地说,就是市场有一定承受力,不能盲目招同一品类的店。异业互补的目的就是要满足顾客消费的选择权,并能让顾客身心体验变化,提高其消费兴趣。

譬如百货、超市因为经营品类不同,可以互补;让顾客逛购疲劳的零售店与让顾客休息放松的餐饮店可以互补,等等。在这方面做的比较成功的购物中心有香港的太古广场、广州的天河城广场等。

列出一个一般意义上的购物中心招商目标分布列表: (1)零售设施:核心主力店:百货、综合超市等;

(2)辅助主力店:时装、电器、家居、书店、音像店等各类专业店; (3)配套辅助店:不同地区商品特色店;

(4)文化娱乐设施:核心主力店:动感影院、科技展览等; (5)辅助主力店:儿童乐园等;

(6)配套辅助店:艺术摄影、旅行社、网吧等;

(7)餐饮设施:核心主力店:中餐、咖啡西餐、美食广场、酒吧等; (8)辅助主力店:快餐类、风味小吃类等;

(9)配套服务设施:宾馆、写字楼、银行、邮局、诊所、美容美发、停车场等。

4、按照规划定位决定不同的经营方式

购物中心的经营方式基本有三种:自营、联营和租赁。 购物中心毕竟是一个以零售为主的商业组织形式,而零售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产业,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加强经营控制力度;另外,相对于非主力零售商户的招商条件,核心主力零售店必须引入知名度高的大商家,故核心主力零售店的招商较困难且招商条件放得较宽,造成核心主力零售店的提成或租金收入偏低。

购物中心的发展商以前不管是房地产商抑或是零售商,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核心主力零售店尽量自营一部分或全部,这样一可以加强经营控制力度,有利于购物中心长期经营;其次可增强其他商户与之合作的信心;第三可以提高非主力零售店的提成或租金收入。而招非主力零售商尽量以联营为主、租赁为辅,这样也可以增强发展商对购物中心的整体控制力度。 二、充分认识招商工作是商业战略实践的发动机

在购物中心这个整体机器中,招商是当之无愧的发动机。因为招商是一个对建筑、规划、日后的运营都产生决定性作用的中心因素。因此,相对于其他环节和方面来说,现代商业专家更重视招商这个环节的作用,并将招商这个软件的环节置于所有硬件环节之上,视为商业实践活动的中场发动机。

1、招商必须先于建设

国外成功的购物中心奉行的观点都是“招商先于建设”,即只有在主力店招商完成了80%以后,才开始进行整体设计工作。

相反,如果是主力店确定不了,那么后续的工作就没有办法做,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减少了风险,提高了商业的利用率,并据此设计出最有特色和最有可行性的方案,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盲目规划设计后削足适履类事件的发生。美国商业地产开发者在建设购物中心以前,就和入驻购物中心的零售商有非常充分的沟通,了解零售商的需求,签订合同以后才开始建设购物中心。商业专家们认为,把购物中心建好后再等待零售商来租赁是有风险的,只有在出现5个左右的零售商同时竞争一个购物中心的时候,才可以获得比较大的赢利空间。

2、招商决定着经营成效和建筑风格

招商的成效如何,不仅影响了项目的建筑,也影响着项目的装修风格、策划思路和可持续经营的成败。如果项目是在建成后开始招商的,可能要为了适应招商而修改建筑的结构。如果项目是招商先于设计的,则建筑的结构和框架就需要根据商家的要求、功能而进行设计,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是建筑围绕着商家转。此外还有装修风格、策划思路等,在这个层面上,招商这个环节真正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尤其重要的是,招商的成果是商场经营成败的关键。 在商场的招商中,引入什么类型的商家? 商家拥有多大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购物中心的商业结构如何?

这些商家能否适应当地的商业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

所有种种因素,都将对商场的可持续经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一个购物中心引入的商家品质是优秀的、结构是合理的,那么这次成功的招商就有可能将这个商业项目引入成功的轨道。如果这次招商是贪大求全的、好高骛远的或退而求其次的,则为商场日后的经营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购物中心第二次生命的焕发,比第一次生命的启动要困难得多。一个成功的购物中心招商固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绝对应该在招商开始之前就进行全面和富有远见的考虑,少走弯路,避免重大的招商和经营战略的被动调整。

三、成功实现主力店招商是项目整体成功的关键

1、主力店对商业项目运营影响至关重要

在招商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确定主力店。一个成功的主力店进驻,将为项目带来巨大的品牌效应,减少招商成本,缩短招商时间,使项目尽快地进入经营的轨道。

主力店进驻购物中心之后,将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成功运营,一荣俱荣;另一种情况就是运营失败,一损俱损。 如果主力店失灵,或者经营不善,那么项目应该怎么办呢?大多数项目显然缺乏应对这一变化的考虑。主力店经营不善,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撤场。主力店一旦撤场,对其他散户的影响是巨大的,从而连带地产生了整个商业经营体系的崩溃。原来设想将主力店引入,是要利用主力店旺场的,没想到运用不当的结果却走向了反面。 主力店经营不善而撤场对市场、商户造成的信誉损失难以弥补。因主力店经营不善而让整体商业几近崩溃的案例并不鲜见,如广州珠江新城广场,2001年下半年开始招商,成功引入北京华联超市、上海好美家建材超市等主力商家,拟将其打造成以建材、家居、生活为主题的大型购物中心,然而最后经营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2003年,北京华联超市由于经营困难而自动撤场,在北京华联超市撤场前前后后一段时间

内,原先招入的建材、家居、生活等经营商户相继离去,使珠江新城广场的商业经营体系几近崩溃,最后仅剩下上海美好家建材超市和为数极少的商家仍在经营。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主力商家的撤场而引起的商业经营危机,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是非常巨大的。

2、主力店招商并不能解决所有商业难题 主力商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果项目本身是存在问题的,则主力商家的引入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同样,任何主力商家都有可能失败,都有可能因经营不善而撤场。购物中心如果指望着主力商家来雪中送炭,解决商业项目所面临的一切困难,甚至把主力商家当做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幻想。一个优秀的商业项目,只有在确保拥有一个整体健康的商业结构的时候,才有可能使主力店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个商业地产发展商在面对主力商家的时候,也要善于判断主力商家的实力和意向,从中选择主力商家,以适合自己的项目和当地的商业发展水平。很多商业地产发展商在面对主力商家竞争的时候,往往将租金水平作为唯一的标准,这种判断的取向是不健康的。

衡量和选择一个主力店,标准要全面而客观。给付租金高低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其他方面的如资金实力、品牌号召力、操作团队,以及主力店的发展战略和对项目的信心等,都是重要的参考指数。选择一个主力店,衡量的标准要具有综合性,即给付租金合理,对项目发展有信心,同时派出了有实力的操作团队。引入的主力店同时还要适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这样的主力店招商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一个本身存在问题的商业项目,在主力店招商的过程中,更加要注意选择适宜项目的主力商家,并高度重视项目存在的问题,真正地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则项目将有可能走上良性的轨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