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急診血液培養採檢流程錯誤率--落實病人權利 江惠鈴護理長、陳美玲督導、黃獻宏主任 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 急診 目的:目的: 在當今醫療環境下,能讓病人得到正確治療,落實病人權利著實重要,當急診執行血液培養檢體採檢時,擁有正確的檢驗報告,對於病人來說是重要的,倘若採檢流程中造成血液培養檢體污染,會延遲治療緊迫性,無形中也會提高醫療費用成本及人力,若能減少此事件發生,可提升以病人為中心照護。 執行方法:執行方法: 經單位成立品管圈,由圈員腦力激盪,經利用評核表評核單位同仁,依80/20法則發現造成急診血液培養染污的主要原因有:「護理人員執行技術未確實停留30秒」、 「消毒瓶口步驟及時間錯誤」、 「消毒步驟不正確」、 「設備不完整」、 「打入血瓶之順序錯誤」等五項原因。 針對五項原因進行以下改善方案: 1. 酒碘酒,酒碘酒,Lady first,Lady first,落實病人權利之醫療品質:落實病人權利之醫療品質:於晨會帶領呼喊口號「酒碘酒,Lady first」,請同仁依照標準程序實施採血技術,不定時抽查同仁,確實正確執行血液培養消毒方法。經評核發現同仁未依標準程序執行,予以口頭勸告,第二次仍未正確執行者,予以罰單位晨報報告一次。 2. 停留30秒,計時最重要:單位準備計時器兩個,放置血液培養採血瓶旁及血液培養專用車,讓同仁拿取採血瓶時,能夠提醒同仁消毒時間之重要性,要求確實計時。主管不定時查核同仁,若發現未確實執行者,需於病房會議時分享讀書報告一篇(題目不拘)。 3.血培霹靂車,血培霹靂車,跟著數字走:跟著數字走:規定同仁採檢血液培養,一律使用血液培養專用車(稱為血培霹靂車),請同仁依照車上的數字指示,依序打入血瓶,利用晨會由組長導讀血液培養流程,主管不定時觀察同仁執行流程。 4.用物不可少,「血液培養專用車」,供護理人員使用,用物不可少,三消做得好:三消做得好:於急診治療區設置並在車上註明順序及備其用物。請每天大夜班同仁執行環境清潔,主動將治療車上用物遞補充足,將已開封消毒棉籤丟棄,規定同仁消毒棉籤拆封後,於外包裝上註明開封時間,開封超過8小時便不予使用,治療車消毒器皿換消日由每週一次增加至每週三次,於每週一、三、五大夜班執行,確保消毒器皿之無菌。 結果評值:結果評值: 經執行改善方案後,血液培養採檢檢體錯誤率由改善前30.4%降低至2.4﹪,無形中急診血液培養採檢檢體污染率由平均6.5%降低至3.8﹪。 結論:結論: 在重視病人權利與病人安全醫療環境中,於現行急診病患因疾病較急迫,醫護人員對採檢血液培養技術常被忽略,從未探討過處置流程重要性,經過此改善方案後,單位從現況把握到效果確認之過程,合力運用腦力激盪、愚巧法、激勵方式等手法,讓單位同仁落實執行血液培養採檢流程,也感受到落實急診執行血液培養採檢流程處置標準,確實可提昇病患就醫品質及權利,減少事後補救之人力、成本花費,並深切體會到「停留三十秒,計時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