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08-17T02:33:18.899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14期 作者: 张春英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而小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大多数的原因取决于家庭教育的方式,家庭是他们成长教育的第一站,是塑造其性格、人格的关键场所。因此,家长应该积极为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的发展。本文主要讨论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教育方式。张春英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21512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而小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大多数的原因取决于家庭教育的方式,家庭是他们成长教育的第一站,是塑造其性格、人格的关键场所。因此,家长应该积极为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的发展。本文主要讨论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引言: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对小学生成长的熏陶、影响以及教导,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就是小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生活琐事就是教育内容,处理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想要让小学生的心理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性格、智力、认知、意志、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正常。家庭的文化素养、价值倾向都会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所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他们受益终生。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能够影响小学生人格特征的建设
人格是指人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主要表现为其在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而人格的形成有两大基础,分别是遗传生物基础与环境基础,这意味着家庭教育是影响小学生人格特征建设的原因。首先是家长人格表现的影响,小学生从出生开始接触最多的人是父母,其父母在处理事情或者是表达观点的方式,他们都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小学生的儿童时期是人格建设的黄金时期,常常受到家长的素质、人格、举止言谈、生活方式、教育态度等方面影响,从而形成相似的人格特征。比如:在一个家庭里,夫妻之间相亲相爱,兄弟姐妹之间互敬互爱,与邻里相处其乐融融,那么小学生就极易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等良好的人格特征,所以说家庭教育是促进其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发展关键性因素。 (二)能够影响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树立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让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教育品质,而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的。首先要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吃饭时,家长应该教育他们要等长辈先吃,夹菜时要夹面向自己的位置,不能乱翻。见到老师时,要主动向老师问好,放学回到家时,要主动向家长问好等。这些行为都是需要培养的,所以说家长需要做好榜样,让小学生能够耳濡目染的接受到教育。其次,家长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特别是当今社会下,有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往往都是采用宠爱、溺爱的教育方式,舍不得他们做一点家务活,却不知这样会让他们养成游手好闲的不良习惯。总之,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好与坏。
二、进行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式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开展家庭教育的前提,家庭和睦相处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相互理解都会让小学生学会如何关爱、尊重、宽容、理解他人。如果家人之间缺乏爱,总是吵吵闹闹,也会让小学生变得自私、自卑、冷漠。显而易见,在和睦、文明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小学生,具有情感丰富、性格开朗、团结友爱等特征。这是因为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归属感,并且得到了爱,也懂得了如何爱别人,正所谓“因为有爱,所以友爱”。 (二)注重文明礼仪的培养
小学生具备文明礼仪的程度是反映家长家庭教育效果的最直观表现,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我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礼仪之邦”,更应该注重文明礼仪的培养。文明礼仪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
礼、观赏之礼等,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这些文明礼仪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小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能够做到与人友好相待、和谐友爱。
(三)学会理解,懂得换位思考
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争吵,大多数原因都是因为不能相互理解。很多小学生的心理过于蛮横,喜欢的东西就是想要得到。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真实案例,比如:小学生看中了一台遥控赛车,就想立刻就能拥有,于是不顾家人的感受,硬是要威胁他们把它买下来,家人觉得太贵了或者是家里已经有了,就没有必要再买它了,但是小学生却不能理解家人的用心良苦与不容易,只会觉得他们狠心、小气。同时,也有家长不理解小学生的地方,这往往体现在考试成绩上,家长觉得他们成绩低了,就开始指责与批评,缺不能理解其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遇到的困难。在这些情况下,就需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了,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这是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重视诚实守信品质的培养
诚信是做人的立足之本,也是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首先,家长对小学生的许下的承诺必须实在,而且一定要实现,让他们受到忠实诚信品质的影响。而且家长要做好示范,才能教会他们诚实守信的道理。比如:考试不能作弊、有借一定要有还、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等,最重要的就是要对自己守信用,坚决不能做欺骗自己的事情。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做好榜样,从而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大,能够影响他们人格、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家长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来让小学生感受到爱。其次,要注重文明礼仪的培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才能让他们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有就是要重视诚实守信品质的培养,从而使其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车起玲.浅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以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为例[J].学周刊,2017,27:35-36. [2]李兆成.探究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26+28. [3]李艳秋,李肖红.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