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码:060200)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从事历史学专业的教学、科研,也可从事新闻、出版、宣传工作或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文字工作。具体要求是:1.学习贯彻国家的大政方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学术道德,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和人文关怀。2.掌握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旧学新知,博采众家之长,进行原创性思考,具备历史洞察力、前沿意识和创新意识;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素养和能力。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运用其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关注国际最新史学理论动态,梳理先秦至近代中国史学演变的进程,把握其发展趋势,侧重探讨中国史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包括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和史学观念的变迁历程与线索,中国古代史学方问题,中国传统史学与西方史学的异同比较问题,中国传统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2.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研究20世纪中国史学界出现的若干主要思潮与流派,比较其异同,品评其得失,探察中国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之路。3.中国学术文化史系统研究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及其规律,突出史论研究与史学学术史研究。4.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变迁和特点,主要侧重以总体史、综合史的视野考察审视区域经济的发展。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不予提前毕业,特别优秀者可提出申请,最长提前时间不能超过一年。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32,其中必修26学分,选修6学分。五、课程设置1必修课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②第一外国语:3学分;③专业外语:2学分。④人文学术概论:3学分。⑤学位专业课:3门,每门3学分。⑥前沿讲座:2学分。⑦社会实践:1学分。关于前沿讲座(含讨论班):计2学分。包括研究生的个人专题综述,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前沿讲座应贯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硕士研究至少参加前沿讲座15次,主讲前沿讲座2次且成绩为通过,视为前沿讲座考核通过;若未达到规定的参加次数或主讲要求,则前沿讲座考核不通过。关于社会实践:计1学分(根据本专业实际和特点开展教学、科研、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在第3学期进行,交5000字以上的实践报告)2选修课3门6学分。硕士生第二外国语,作为选修课,每周4学时,一学期,计2学分。3补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过而必须补修的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所修课程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