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语文:《藏戏》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藏戏》教学反思

来源:抵帆知识网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藏戏》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藏戏》教学反思

《藏戏》一文的教学目标为:1、读读记记有关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

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

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让孩

子们抓住文章开头的3个反问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其次,让孩子们抓住文章中详细介绍

藏戏特点的词句来体会来朗读。在品读的时候就注意提示孩子们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以提

高孩子们的习作水平。 最后我让孩子们谈谈学了这课后的体会,有大多数孩子们居然对藏戏

的艺人们的精神莫衷一是地大加赞扬.尽管我不知道这个孩子说的是不是心里话,但是我知道

他通过这课的学习,的的确确是被藏戏的艺人们乐于奉献不计较个人的名利的精神所打动了。

多多少少会对这个孩子的价值观产生一些影响。也还有几个孩子谈到:“藏族人们应该把藏

戏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子子孙孙传递下去,总有一天,藏戏会走进世界大舞台。”

《藏戏》教学反思

第 2 页 共 9 页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藏戏》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介绍不同地区、不同

民族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我感觉学生在学这一单元文章内容时,应该非常感兴趣,结果也

正如我所料。《藏戏》一文的教学目标为:1、读读记记有关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

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

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

我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深受感染,然后也都纷纷介绍了自己收集

到的有关藏戏的材料。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会了相关词语。然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质疑,然后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最后赏析

文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学生针对此环节谈得感受非常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

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藏戏的特点这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写藏戏中的面具的,不同

的色彩代表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感情色彩,代表一定的价值判断和是非观念,我问孩子

们读了这一部分的内容有什么感受,孩子们一下子热情高涨,兴趣盎然,还充分地读了这部

分,轻松理解了这部分内容。当时,我觉得自己突然间真正体会到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

设计一些能让孩子们感兴趣、真正动起来的环节是多么的重要,只有让孩子真正感兴趣,他

才愿意去动脑子,去学,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才会乐此不疲。这样的学习才能

激发孩子今后学习的后劲。

第 3 页 共 9 页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

时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教学反思

描述过程:结合本校开展的专题阅读活动,在我每节语文课讲授之前,利用3到5分钟

的时候为学生有感情朗读精品文章。今天我在上《藏戏》之前,读了一篇《吉祥鸟》并让学

生谈听后感觉、启发,积累人生感悟。

讲授《藏戏》之前,学生已经充分的预习过课文。

1、学生读课题。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指生回答)

教师简介藏戏。

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提醒读书姿势)

3、出示问题。

①藏戏同其它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②藏戏的形成?

③藏戏的特点?

4、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解决问题。(教师个别询问)

第 4 页 共 9 页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5、交流问题1,教师相机点拨。

①注意反问句朗读语气。

②指导朗读。

③练读。

④齐读。

6、分析问题2。

①理解“藏戏的种子随之洒遍了雪域高原。”

②学生抓住“种子”结合前文第6自然段来谈理解。

③理解本部分内容,抓住相关词语。如:“随之洒遍”、“开山鼻祖”等。

7、读文章后半部分内容,理解藏戏三个特点。

①交流,谈感受。

②理解“不要……不要……不要……只要”这个关联词语,谈感受。

8、学习“演出三五天”

①默读课文。

②具体谈演出过程。

教师小结。

第 5 页 共 9 页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9、布置作业:必做:你喜欢看藏戏吗?写感受。

选做:读专题阅读的书,积累。

教研员谈话实录:

优点:

1、肯定本节课教师“朴实”的课堂教学。

2、教师朗读有感情,教态自然大方。

3、抓住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4、学校开展专题阅读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辨断问

题、语言组织及思维能力。

缺点:

1、课文导语的提出影响教师前半阶段的教学。

2、要结合链接语中的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3、提出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通过前面精读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应用到

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压缩”略读课文的教学,简约而不简单,以议论——体会——朗读—

—交流为略读课文的流程。

4、要抓住文章的语言训练点,以点覆面,教授课文。

第 6 页 共 9 页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5、学生朗读。只要学生通过对文章重点句段的理解,将其感受、感想、感悟应用到他(她)

的朗读中就可以,但教师要对读的不好的同学进行指导。

教后反思:

本次教研领导“突如其来”的听课,令我在讲课之前有些紧张,当看到张主任那慈祥面

容,听其和蔼的声音后,我的紧张的心情迅速平静了下来。通过本节课后,张主任的点拨、

启发、引领,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了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

和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调动起来,思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需,不断的探索语文教学新规

律,深入理解高效课堂,改进教学。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应该采

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深受感染,然后要都纷纷介绍了自己收集到

的有关藏戏的材料。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

会了相关词语。然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质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比较难一点的问题,

简单的问题随提随时解决掉,然后赏析文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如果这样教学的话,学生

会针对此环节谈得感受非常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收

集的欲望。除此之外本节课也还存在着其它的不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

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

记得张主任临走时说本班的学生的总体素质很高并检阅了五年级的专题阅读活动的相关

第 7 页 共 9 页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作业,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其实不仅是这样,我们高年级的每一个班级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很

高,我想这和我们学校开展的专题阅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2005年学校就开展了此活

动,学生、家长、教师一起参与读书活动,读经典、写体会,读名著、共交流,制作书签。

教师引领学生阅读,学生带动家长阅读,家长学生一起阅读,专题阅读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

的效果。在活动中,各个班级精心组织读书活动,布置富有书香特色的班级环境,指导学生

记录读书档案,汇集到“信息大看台”本上。

创设机会让学生交流读书感悟,每月都利用班会开展一次读书汇报会。每周一篇习作,

有的学生受读书的影响,对写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学期开展的活动没几个周,厚厚的

一本“写作俱乐部”都写完了。几乎每个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都在讲授新课之前读一篇小短

文,让学生谈想法、收获、启示等。专题阅活动,不仅使学生与书为伴,亲近书本、亲近文

学,童年的生活浸润着书香,更使学校阅读文化建设不断走向深入,使学校阅读文化特色更

显著。

本班我曾经制定多个专题阅读方案。如:情系历史、情系散文等。这学期我们班制定了

“碎思万象,汇集成线”专题方案。这是本班学生的热力推荐和认真斟酌,我们有选择的进

行“杂”书阅读,我们旨在通过这一专题阅读,让学生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懂得尊重、分享、

、宽恕、勤劳、合作、关怀,教他们懂得更多知识,快乐健康的走向未来。引导学生多

第 8 页 共 9 页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读书、读好书,从书中获取知识,从书中懂得求学的方法,从书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从而全

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一贯追求的目标。

同样家庭也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提升学生人文素

养,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合作。学校召开家长会,印发专题阅读须知,通过与

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懂得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

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

己的行为,从而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父母与孩子在共同选书、读书、

写读后感的过程中,孩子从父母双方身上吸取优点,有利于孩子完善的人格形成;家长也在

参与孩子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想,从而来正确引导、有的放矢

地教育孩子。共同读书的过程就是父母与孩子真诚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

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随着读书活动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专题阅读活动的开展,

再次燃起了学生读书的热情,整个校园充满了浓郁的油墨书香,书香将长驻新桥这个美丽的

校园,书香也将为孩子的一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