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PCB堆叠设计规范总则

来源:抵帆知识网


PCB设计规范总则CHECKLIST

自 检 人:________________ 检 查 人:________________ 检查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审查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查结果:通过□ 不通过□

说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内容 1

修订版次 V1.00 修订内容 初稿 修订时间 2015-1-4 编写 刁晓静、岳菊丰 审核 批准 序号 总 则 条 款 执行情况 说明 1 格式 1 ¹1-1:PCB绘板统一采用POWER PCB, ¹1-2:PCB必须与原理图完全同步。 ¹1-3:PCB板已经过设计人员自检。 ¹1-4:必须确保软件自动检查无网络线未连接完的情况。 ¹1-5:采用统一A3、A4规格,具体使用视PCB板大小确定。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2 丝印 ¹2-1:标准元器件采用标准丝印。 ¹2-2:所有元器件都有唯一位号丝印,不得有重复,丝印需放置在容易识别对应元件器的位置,如因空间限制可以用方格和箭头引出并放置在易识别区域。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¹2-3:功放、电源插座必须在顶层和底层焊盘之是[ ] 否[ ] 免[ ] 间增加丝印,以防止人工焊接时易短路。 是[ ] 否[ ] 免[ ] ¹2-4:位置丝印不得放置在元件安装后被覆盖的地方,不得放置PAD和铜皮外露的地方。 2-5:各器件位号丝印尽量保持方向一致,从左是[ ] 否[ ] 免[ ] 到右,从下至上。 ¹2-6:具有方向性的元器件,必须通过丝印清楚是[ ] 否[ ] 免[ ] 表明其方向性。如铝电解电容、二极管、插座、IC等。 ¹2-7:丝印在通孔上时,必须要求通孔做塞孔处是[ ] 否[ ] 免[ ] 理。 ¹2-8:丝印不得有重叠,比印间距必须大于5mil. 是[ ] 否[ ] 免[ ] 2

序号 总 则 条 款 ¹2-9: PCB板名、日期、版本号等制板信息丝印位置必须放置在明显无元器件的较大面处。 2-10:元件名称丝印要清楚可直接目视且尽可能直接标在元件近旁 执行情况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说明 ¹2-11:必须要求PCB制造厂将其公司识别标识丝是[ ] 否[ ] 免[ ] 印上去。 是[ ] 否[ ] 免[ ] ¹2-12:PCB板的丝印GERBER文件必须单独输出并经CAM检查没有问题。 是[ ] 否[ ] 免[ ] ¹2-13:为了方便制成板的安装,所有螺丝孔都要做出白油丝印标识。 ¹2-14:所有连接器必须用3角形标注第1脚的位是[ ] 否[ ] 免[ ] 置。 ¹2-15:所有跳线电阻在短接时,需用铜皮短接,不允许使用2D线 是[ ] 否[ ] 免[ ] ¹2-16:所有IC必须用1mm直径圆标注第1脚,圆点是[ ] 否[ ] 免[ ] 位置必须在后装IC后不会被盖住。 是[ ] 否[ ] 免[ ] ¹2-17:为了保证锡道连续性,要求开窗的地方无丝印;为了便于器件插装和维修,器件位号不应被安装后器件所遮挡,丝印不能压在导通孔、焊盘上。 3 走线 ¹3-1: 供电电源(+12V)与地的走线建议满足以是[ ] 否[ ] 免[ ] 下要求: ¹电源走线与地线之间的间隔尽量小,最大间距0.5mm,电源和地线线宽尽量宽,最小2mm(引到IC或其他无法达到2mm宽度的元器件除外),电源线上阻值尽量小,最大为0.5欧。 ¹3-2:IC退耦电容尽量放置靠近IC的PIN脚。 是[ ] 否[ ] 免[ ] 3

序号 总 则 条 款 ¹3-3:当电源和地区分为数字和模拟时,退耦电容不得跨接,数字电源和模拟电源不得重叠: 执行情况 是[ ] 否[ ] 免[ ] 说明 ¹ ¹3-4:独立的电源或地之间不得在隔开处采用电是[ ] 否[ ] 免[ ] 容或走线跨接: ¹ ¹3-5:同一位置采用并联电容退耦时,电容之间采用不同数量级的容值,如10nF和100nF. 是[ ] 否[ ] 免[ ] ¹3-6:晶振必须放置在离IC最近的旁边,晶振时钟是[ ] 否[ ] 免[ ] 信号走线最长1cm,两晶振时钟走线之间间距尽量小,最大间距0.5mm. 是[ ] 否[ ] 免[ ] ¹3-7:晶振时钟信号走线尽量不要打孔,保持同层走线。 是[ ] 否[ ] 免[ ] ¹3-7:晶振走线周围地需要用地包围起来,其中的地应与其他电源供电地和信号地分开。 ¹ ¹ ¹3-8:匹配电阻要靠近信号的驱动端,对于I2C是[ ] 否[ ] 免[ ] 如果驱动多个I2C元器,匹配电阻尽量放置在被驱动的终端。 4

序号 总 则 条 款 ¹3-9:功放输出走线最小宽度为40MIL。 ¹3-10:走线不得有一端浮空的情况, 执行情况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说明 ¹ ¹3-11:对于重要高频信号,其布线长度不得与其波长成整数倍关系。 ¹3-12:走线不得采用锐角和直角。 ¹3-13:走线应从焊盘端中心位置引出。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¹¹3-14:走线不得偏移焊盘: 是[ ] 否[ ] 免[ ] ¹ ¹3-15:当和焊盘连接的走线比焊盘宽时,走线不是[ ] 否[ ] 免[ ] 能覆盖焊盘,应从焊盘末端引线: ¹ 5

序号 总 则 条 款 ¹3-16:密间距的SMT焊盘引脚需要连接时,应从焊盘外部连接,不容许在焊脚间直接连接: 执行情况 是[ ] 否[ ] 免[ ] 说明 ¹ ¹3-17: IC或连接器相邻PIN脚为相同网络时,不是[ ] 否[ ] 免[ ] 得整体铺铜: ¹ ¹3-18:要求所有的走线及铜箔距离板边:V—CUT 边大于0.75mm,铣槽边大于0.35mm,布线离板边距离要求≥0.5mm。 ¹3-19:USB,走差分,信号线有完整的地平面参考, 90 Ohm差分阻抗。 ¹3-20:CVBS,R,G,B AUDIO的R,L走12MIL,包地。 ¹3-21:CLK走12MIL,走线短,包地,SD CARD走线 尽量短 ¹3-22:GPS天线要做50 Ohm阻抗。 ¹3-23:收音天线 75 Ohm阻抗。 3-24:DDR 50 Ohm阻抗,地址、数据等同组线 等长误差不超过50MIL。在有主芯片Layout guide的情况下,必须满足Layout guide要求。 6

序号 总 则 条 款 ¹3-25:BGA过孔到焊盘连接的走线需使狗骨头方式,如图所示. 执行情况 说明 ¹ 4 过孔 4-1:定位孔、螺丝孔内不得沉铜。 4-2:元器件焊盘内不得有过孔,过孔离PAD最边沿应大于0.3mm. 4-3:小于0.5mm的过孔必须做塞孔处理。 4-4:元件有引线的下面不能有过孔,以防止短路,如功放和类似封装的电源IC。 4-5:元件面贴有板的安装件,如导航核心板、蓝牙模块,其下面尽量不走过孔,并且模块所贴位置必须全部丝印盖住。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5 测试点 5-1:<2MM间距的插座需有测试点,其测试点尺是[ ] 否[ ] 免[ ] 寸:¢08.0+0.1mm。。 是[ ] 否[ ] 免[ ] 5-2:测试点统一放置在BOTTOM层,对双面都有元件的测试点放置在元器件少的那一面。 5-3:测试点的位置要尽量分散,均匀放置在PCB,是[ ] 否[ ] 免[ ] 以防止PCB变形。测试点的密度不能大于每平方厘米4-5 个 5-4:测试点与焊接面上的元件的间距应大于是[ ] 否[ ] 免[ ] 2.54mm。 5-5:测试点相邻两点的边距大于等于1.8mm. 是[ ] 否[ ] 免[ ] 5-6: 测试点到PCB 板边缘的距离应大于2.0mm。 是[ ] 否[ ] 免[ ] 5-7:测试点到定位孔的距离应该大于0.5mm,为是[ ] 否[ ] 免[ ] 定位柱提供一定净空间。 是[ ] 否[ ] 免[ ] 5-8:供电电源正、负极测试点最小为2mm. 7

序号 总 则 条 款 5-9:测试点不得做在过孔上。 5-10:测试点必须固化位置,量产后PCB变更不得变动测试点位置,除非得到工程确认可以移动位置。 执行情况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说明 6 MARK点及工艺边 6-1:PCB板的MARK点不要放在工艺边上,要放 在板的对角线上,且不对称,便于过炉区分方向 6-2:需要拼板的单板,每块单元板上尽量保证 有MARK点,若由于空间原因单元板上无法布下MARK点时,则单元板上可以不布MARK点,但应保证拼板工艺边上有MARK点。 6-3:MARK点标准尺寸:¢1.0±0.1mm。周围3MM 范围内不设任何线路或元件 6-4:MARK和板边距离要保证在3MM以上,防 止PCB的MARK点被机器链条轨道或定位时被边夹夹住无法识别;MARK与测试点距离中心距≥5mm; 6-5:BGA、QFN以及小于0.4MM 脚间距的元器件 需加MARK点,其尺寸:¢0.5±0.05mm,如下图: 6-6:板边必须放置在拼板后较长边上。 6-7:双面贴片元件PCB板不得与单面贴片拼在一起。 6-8:如无元器件超出板边,固定板边宽度为3mm,对于安装元器件后超出板边的,以最长器件外边,一般是连接器最外边计算,边板宽度超出其3mm. 6-9:板边必须两头有MARK点。工艺边上需标注过炉方向。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7 拼板 8

序号 总 则 条 款 执行情况 说明 7-1:拼板时必须完全对整齐,不能有偏差.有元是[ ] 否[ ] 免[ ] 件外露在PCB板外的,拼板时需考虑外露器件不影响相邻板对应元件的安装。 7-2:条型小板拼板注意避免开长槽,中间连接 是[ ] 否[ ] 免[ ] 小于50X50的必须拼版,工艺边加在拼版后的长边,工艺边的宽度为5MM,有超过工艺边5MM的零件工艺边应根据实际大小再增加 7-3:不规则形状的 PCB 而使制成板加工有难是[ ] 否[ ] 免[ ] 度的 PCB,应在过板方向两侧加工艺边,对于不规则的PCB需要用邮票孔连接时,建议邮票孔外径向PCB内陷0.2~0.3mm 7-4:在同一位置当正反两面都有结构要求放置是[ ] 否[ ] 免[ ] 元件时,要注意开槽、定位孔、插件脚与SMT焊盘有无互相干涉(如SD卡座与USB两面同时安装)。 7-5:邮票孔不允许金属化,要求孔径0.5mm,孔间是[ ] 否[ ] 免[ ] 距0.5mm,每组3-5个邮票孔.对于长度小于20mm小板,采用0.5mm孔径邮票孔,孔边间距0.25mm. 7-6:邮票孔间距0.5mm,即中心间距为1.0mm 是[ ] 否[ ] 免[ ] 7-7:拼板用邮票孔连接时,要考虑分板后残留是[ ] 否[ ] 免[ ] 的板边对组装时的影响.邮票孔的圆心向板内内陷0.4mm。 是[ ] 否[ ] 免[ ] ¹7-8:邮票孔与其他孔(尤其插件孔)边沿间距需大于0.8mm ¹7-9:邮票孔需要避开安装孔5mm以上,避开走线是[ ] 否[ ] 免[ ] 2mm以上 ¹7-10:螺丝孔封装的非沉铜孔让开铜皮的距离为0.3mm 是[ ] 否[ ] 免[ ] ¹7-11:安装孔、螺钉孔以中心为准在半径3mm内是[ ] 否[ ] 免[ ] 是禁布区 ¹7-12:对于拼板的尺寸范围限制在宽(100mm~是[ ] 否[ ] 免[ ] 250mm)×长(200mm~300mm)内, ¹7-13:拼板的间隙面积大于4cm2且间隙的宽度大是[ ] 否[ ] 免[ ] 于10mm 时,要把间隙补上(否则SMT检测不到板)。 ¹7-14:当板边有缺口,或板内有大于35mm×35mm是[ ] 否[ ] 免[ ] 的空缺时,建议在缺口增加辅助块。如果辅助块大于100×50,最少要添加2组邮票孔,如果辅助块大于150×50,最少要添加3组邮票孔 9

序号 总 则 条 款 ¹7-15:屏蔽框(盖)与其它元件之间焊盘间距≧0.5mm ¹7-16:对于规则工艺边采用V-CUT划槽,V形槽的角度要求30度,两侧深度各为PCB厚度的1/3。 执行情况 是[ ] 否[ ] 免[ ] 是[ ] 否[ ] 免[ ] 说明 ¹7-17:不规则拼板需要采用铣槽加 V-cut 方式是[ ] 否[ ] 免[ ] 时,铣槽间距应大于1.2mm 8 螺钉孔的禁布区范围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