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2132A*
(10)申请公布号(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62132 A(43)申请公布日 2013.10.23
(12)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310319964.8(22)申请日 2013.07.26
(71)申请人六蜂王(石狮)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地址3627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工业
区(72)发明人李火金 董发达 董金傍 刘文圣(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代理人赖开慧(51)Int.Cl.
E02D 17/20(2006.01)E02B 3/12(2006.01)A01G 9/02(2006.01)A01G 1/00(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护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得的混凝土护坡强度高、整体景观效果好、对坡度适应性强、能够有效保护水体、不污染水体、耐水冲蚀、护坡自重较大、安全可靠,包括以下步骤:1)预制酸性营养土;2)整理边坡并浇筑混凝土格框;3)预置营养层;4)在营养层上面铺反滤土工布;5)浇筑绿化混凝土;6)绿化混凝土的保水、保温、保肥和降碱处理;7)最后将绿化草的种子与营养土均匀摊铺于绿化混凝土表面,形成厚度为1.8~2.2cm左右的种植层,再将无纺布覆盖于种植层表面进行浇水保湿保养,直至绿化草覆盖整个绿化区域。CN 103362132 ACN 103362132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酸性营养土:收集有机组织干物质粉碎后与保水剂、硅藻土、石膏粉、硫磺粉、酸性有机无机复混肥、干化的城市污泥、粘土、腐殖土混合物搅拌成粉状营养土装袋备用;
2)整理边坡并浇筑混凝土格框:清除边坡表面的植物、乱石,至边坡表面基本平整后浇筑混凝土格框,将边坡分隔成复数块绿化格,所述混凝土格框包括外格框和内格框,所述混凝土外格框与外格框之间设有伸缩缝;
3)预置营养层:在混凝土格框内绿化格里摊铺步骤1)制得的酸性营养土,并将含有产酸的物质稀释后均匀撒在营养土中;
4)在绿化格营养层上面铺反滤土工布:采用普通200~300克土工布; 5)浇筑绿化混凝土:采用20~40mm单一集配的骨料,将所述骨料与一定比例的聚羧酸、低碱度水泥进行搅拌,使骨料被浆体充分包裹后,确保骨料表面无可流动胶凝材料之后浇筑在反滤土工布上,耙平压实后用无纺布覆盖,浇水保湿保养,得到有一定厚度的绿化混凝土; 6)绿化混凝土的保水、保温、保肥和降碱处理:将预先配制的酸性营养土混合物倒入绿化混凝土空隙之中,确保空隙之中填充有营养土混合物,然后用加入微量稀释醋酸的水溶液或其他产酸物质进行浇灌,让营养土中的有机组织干物质得以发酵和分解,并持续产生腐殖酸;
7)最后将绿化草的种子与营养土均匀摊铺于绿化混凝土表面,形成厚度为1.8~2.2cm的种植层,再将无纺布覆盖于种植层表面进行浇水保湿保养,直至绿化草覆盖整个绿化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组织干物质为动植物、禽畜粪肥、沼渣、菌菇残余物有机干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所述步骤1)中的保水剂为腐植酸农林保水剂或聚丙烯酰胺保水剂,所述步骤1)中的酸性有机无机复混肥为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铵、硝酸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与有机复合肥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外格框采用加强型混凝土浇筑,外格框横截面积不低于20cm *20cm,内格框横截面积不低于12cm *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外格框上设有加强筋,所述混凝土格框设有防止格框在滑动力大于边坡阻力时发生位移的用于与边坡固定的锚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的坡脚框处设有用于防止外格框下沉或浮起的基础结构,所述下基础结构为挡墙、乱石、沉桩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产酸物质为生物菌或有机酸或两者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反滤土工布可用植物纤维网或营养型土工布部分替代或共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
2
CN 103362132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中的骨料为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或天然骨料,所述混凝土水下部分厚度为10~16cm,水上部分厚度为6~12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骨料与聚羧酸减水剂、低碱度水泥按水灰比0.26~28,骨胶比5.5~6.7,聚羧酸减水剂的用量为水泥重量的0.3~0.5%,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固含量大于20%,所述步骤5)中的低碱度水泥为硫铝酸盐水泥或添加较多高炉矿渣、硅粉或无水硫铝酸钙的改性普通硅酸盐水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确保骨料表面无可流动胶凝材料是通过二次加水工艺或拌后沥浆工艺来实现,所述二次加水工艺为:先加水使骨料吸足水份,然后再加入水泥、水进行充分搅拌,至骨料基本被水泥浆包裹后再加入含聚羧酸稀释剂,所述沥浆工艺为:在胶凝材料包裹骨料以后,再利用带筛孔的沥浆机械并沥掉多余水泥凝胶。
3
CN 103362132 A
说 明 书
一种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
1/6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 用于
普通河流、道路、边坡工程的绿化与防护,与锚杆框架梁结合,以及用于原有刚性挡墙式堤岸的改造、陡峭岩石的绿化。
[0001]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有大量的挖方、填方,形成大量的裸露边坡,裸露边坡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局部小气候变化、生物链破坏等。因此,采取工程措施进行防护及人工绿化恢复植被和生态功能,减少灾害,保护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0003] 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在混凝土护坡上预留孔穴,以供种植草皮,由于这种混凝土护坡上的孔穴的空洞过大,成型困难,用于护坡的混凝土砌块抗折强度较低,制品容易发生严重的破损,施工后,整体景观效果不好,不能覆盖边坡。另外该种制品外形太大不利于制造、运输、安装;该种砌块外形小则自身重量不足,在汛期不耐水流冲蚀,特别是当该混凝土砌块上生长有植物的情况下,在流速较快、洪水浸泡时植物及砌块易被拔出,破坏边坡的稳定。其他类型的混凝土过多地采用无机酸性材料降碱,对后期混凝土强度破坏严重,易造成水体污染。
[0002]
发明内容
[0004] 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得的混凝土护坡强度高、整体景观效果好、对坡度适应性强、能够有效保护水体、不污染水体、护坡自重较大、安全可靠。[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酸性营养土:收集有机组织干物质粉碎后与保水剂、硅藻土、石膏粉、硫磺粉、酸性有机无机复混肥、干化的城市污泥、粘土、腐殖土混合物搅拌成粉状营养土装袋备用;
2)整理边坡并浇筑混凝土格框:清除边坡表面的植物、乱石,至边坡表面基本平整后浇筑混凝土格框,将边坡分隔成复数块绿化格,所述混凝土格框包括外格框和内格框,所述混凝土外格框与外格框之间设有伸缩缝;
3)预置营养层:在混凝土格框内绿化格里摊铺步骤1)制得的酸性营养土,并将含有产酸的物质稀释后均匀撒在营养土中;
4)在绿化格营养层上面铺反滤土工布:采用普通200~300克土工布;5)浇筑绿化混凝土:采用20~40mm单一集配的骨料,将所述骨料与一定比例的聚羧酸、水泥进行搅拌,使骨料被浆体充分包裹后,确保骨料表面无可流动胶凝材料之后浇筑在反滤土工布上,耙平压实后用无纺布覆盖,浇水保湿保养,得到有一定厚度的绿化混凝土;
6)绿化混凝土的保水、保温、保肥和降碱处理:将预先配制的酸性营养土混合物倒入绿
4
CN 103362132 A
说 明 书
2/6页
化混凝土空隙之中,确保空隙之中填充有营养土混合物,然后用加入微量稀释醋酸的水溶液或其他产酸物质进行浇灌,让营养土中的有机组织干物质得以发酵和分解,并持续产生腐殖酸;
7)最后将绿化草的种子与营养土均匀摊铺于绿化混凝土表面,形成厚度为1.8~2.2cm的种植层,再将无纺布覆盖于种植层表面进行浇水保湿保养,直至绿化草覆盖整个绿化区域。
[0006]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组织干物质为动植物、禽畜粪肥、沼渣、菌菇残余物等有机干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所述步骤1)中的保水剂为腐植酸农林保水剂或聚丙烯酰胺保水剂,所述步骤1)中的酸性有机无机复混肥为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铵、硝酸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与有机复合肥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0007]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步骤2)中的外格框采用加强型混凝土浇筑,外格框横截面积不低于20cm *20cm,内格框横截面积不低于12cm *12cm。[0008]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步骤2)的外格框上设有加强筋,所述混凝土格框设有防止格框在滑动力大于边坡阻力时发生位移的用于与边坡固定的锚杆。[0009]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边坡的坡脚框处设有用于防止外格框下沉或浮起的基础结构,所述下基础结构为挡墙、乱石、沉桩中的任意一种。[0010]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步骤3)中的产酸物质为生物菌或有机酸或两者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0011]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步骤4)中的反滤土工布可用植物纤维网或营养型土工布部分替代或共用。
[0012]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步骤5)中的骨料为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或天然页岩骨料,所述混凝土水下部分厚度为10~16cm,水上部分厚度为6~12cm。[0013]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步骤5)中骨料与聚羧酸减水剂、低碱度水泥按水灰比0.26~28,骨胶比5.5~6.7,聚羧酸减水剂的用量为水泥重量的0.3~0.5%,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固含量大于20%,所述步骤5)中的低碱度水泥为硫铝酸盐水泥或添加较多高炉矿渣、硅粉或无水硫铝酸钙的改性普通硅酸盐水泥。[0014]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步骤5)中,确保骨料表面无可流动胶凝材料是通过二次加水工艺或拌后沥浆工艺来实现,所述二次加水工艺为:先加水使骨料吸足水份,然后再加入水泥、水进行充分搅拌,至骨料基本被水泥浆包裹后再加入含聚羧酸稀释剂,所述沥浆工艺为:在胶凝材料包裹骨料以后,再利用带筛孔的沥浆机械并沥掉多余水泥凝胶。[0015]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分段筑框,既避免地质沉降对格框的破坏,又减轻了格框应力负荷;采用穿筋或锚杆锚固的形式将以混凝土框架与绿化混凝土构成的防护体系与边坡结合成一个整体,大大增加了两者的安全性;绿化混凝土采用整体浇筑形式,形成连续孔洞,既有利植物生长,也有利于水土保护;既保留高的成孔效果,又避免了护坡体系自重不足,无法抗水流冲蚀的缺点,同时在消化多种固体废弃物的同时利用固体废弃物如建筑垃圾、城市污泥、农作物剩余物等自身的特点,通过合理搭配使用进行优势互补,相互取长补短,酸碱中和,做到各物质间水分、温度、空气、PH值、营养自然平衡,创造更有利于植物生长、生物栖息的环境与空间。
5
CN 103362132 A[0016]
说 明 书
3/6页
浇筑绿化混凝土之前,先将有机组织干物质与保水剂、硅藻土、石膏粉、硫磺粉、
酸性有机无机复混肥、干化的城市污泥、粘土、腐殖土混合物搅拌成粉状营养土,将营养土平整地铺在混凝土格框内,通过喷撒醋酸或其他产酸材料使营养土中的有机组织体缓慢发酵、分解。由于混凝土碱性主要体现在混凝土水化反应生成过程中可析离出碱性物质,完全水化反应后的高品质混凝土性质稳定,本身不影响植物的生长环境。水化反应过程形成的碱性物质要么吸附在混凝土的表面,要么溶解在养护水中,沉积在底层营养土里,所以营养土中有机质发酵过程产生的酸性物质或在营养土中的石膏粉、硫磺粉水解形成的硫酸根离子等,会与混凝土凝结过程中析离出来的碱性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最终降低营养土与绿化混凝土空间的pH值。有机质在分解后形成的腐殖物还会进一步转化成动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形成营养层,为动植物、微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水、气、营养基础、PH环境。采用生物方式配制降碱营养土,科学合理、安全可靠。[0017] 本发明所用页岩、陶瓷、玻璃碎片呈针片状,经水泥凝胶粘结后,成孔率高出球状骨料20~30%;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较天然骨料密度小、质量轻、而且有丰富的孔洞,有利于蓄水、储气,与天然骨料混凝土边坡相比,传导热系数低,可明显减轻边坡的高温危害,对生长发育在混凝土内的植物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因而页岩、陶瓷碎片与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混合物更加适宜生产绿化混凝土。[0018] 本发明所用的营养土工布,是一种专门为绿化混凝土(可长草的混凝土)护砌材料研究的功能型无纺土工布。这种无纺土工布可均匀铺设在绿化混凝土板块下,在无纺布表层复合了一层可缓慢分解植物所需营养的毛毡,在基本保持无纺土工布的反滤性能的同时,为植物绿化带混凝土上的植物提供长期缓释肥料,解决了因绿化混凝土间隙内空间有限,所造成的充填材料中缓释肥料不足的问题。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采用的试剂和产品也均为可商业获得的。所用试剂的来源、商品名以及有必要列出其组成成分者,均在首次出现时标明。[0022] 本发明的实施例为:
参考图1,一种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制酸性营养土:将谷壳、麸皮等农作物剩余物或酒糟、沼渣等有机组织体混合碎屑取4重量份与4重量份聚丙烯酰胺保水剂(粉剂)、1重量份石膏粉硫磺粉、2.5重量份硅藻土、4.5重量份硝酸铵有机无机复混肥以及27重量份干化的城市污泥和57重量份腐殖土混合物拌成粉状营养土装袋备用;
2)整理:将需要绿化的(河流、道路、工程)边坡进行整理,清除表面植物、乱石,至表面
[0021]
6
CN 103362132 A
说 明 书
4/6页
基本平整,如有回填土须进行压实,在丰水季节处于水位以下的地方应先采用挡墙或回填乱石、打桩等进行基础稳定性处理;
3)在整理好的边坡上浇筑混凝土格框:格框可根据地势每20~30米设置伸缩缝,在凹凸明显地段设置伸缩缝易降低地质破坏对格框的影响,每段(以两条相邻伸缩缝之间为一段)混凝土格框的外格框截面为20 cm *20cm,内格框截面为12 cm *12 cm,并规律性地分隔成1~9平方大小的绿化格,当流速大于3米每秒或坡度大于45度时,混凝土外围格框采用加强筋结构设计,绿化区应分隔为较小的绿化区;混凝土内格框采用透水混凝土进行浇筑,透水混凝土格框截面不低于15*15cm,在坡度大于50度松软的边坡、陡峭的岩石坡体或河流挡墙上应采用钻孔、穿筋、灌浆或植入锚杆的方式将混凝土格框与原坡面或挡墙结合,防止格框位移;
4)预置营养层:浇筑绿化混凝土之前,先将步骤1)中制得的粉状营养土平整地铺在绿化格内,厚度达2.5cm,通过喷撒醋酸使营养土中的有机组织体缓慢发酵、分解。营养土中有机质发酵过程产生的酸性物质以及在营养土中的石膏粉、硫磺粉水解形成的硫酸,会与混凝土凝结过程中析离出来的碱性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最终降低营养土与绿化混凝土空间的PH值。有机质在分解后形成的腐殖物还会进一步转化成动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形成营养层,为动植物、微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水、气、营养基础、PH环境。采用生物方式配制降碱营养土,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5)在营养层上面铺反滤土工布:采用普通300克无纺布,防止边坡基础土壤或预置的营养成份流失;
6)浇筑绿化混凝土:优选20~40mm单一集配的页岩、陶瓷、玻璃碎片和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将上述骨料与硫铝酸盐水泥按水灰比0.27,骨胶比6.67混合搅拌,然后添加硫铝酸盐水泥用量0.5%的(固含量为20%)聚羧酸减水剂进行搅拌,在骨料被浆体充分包裹后,确保骨料表面无可流动胶凝材料之后浇筑在绿化区格的土工布上面,耙平压实后用无纺布覆盖浇水保湿保养,绿化混凝土厚度根据边坡坡度、流速、格子大小进行设计为6~15cm;
7)绿化混凝土经过一段时间养护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此时混凝土空间中的碱性析离物减少,将步骤1)制得的营养土填充至混凝土空隙之中,进行进一步保水、保温、保肥和降碱处理:用含有少量醋酸的水将粉状营养土冲填进绿化混凝土空隙之中,确保空隙之中填充有营养土物质,由于营养土中含有保水剂,石膏粉,硅藻土,硫酸亚铁,有机复合肥,以及干化的城市污泥,在绿化混凝土中具有保水、保温、保肥和降碱功能,对植物生长有明显地改变和促进作用。此时进行降碱,不会因为营养土中水解硫酸根离子对绿化混凝土水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进而损坏混凝土强度,此时粒径较大的种子,亦可一起混合播种;
8)最后将绿化草的种子与营养土均匀摊铺于绿化混凝土表面,形成2cm的种植层,再将无纺布覆盖于种植层表面进行浇水保湿保养,直至绿化草覆盖整个绿化区域。[0023] 其中,所述步骤2)中内格框截面不低于12 cm *12 cm;所述步骤4)中营养土的厚度控制在2~3cm,所述步骤6)中混凝土厚度为6~15cm,根据边坡坡度、流速、格子大小进行设计,在以上参数范围内皆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硫铝酸盐水泥为低碱度水泥,可以用添加较多高炉矿渣、硅粉或无水硫铝酸钙的改性普通硅酸盐水泥代替,优选的为硫铝酸盐水泥。
7
CN 103362132 A[0024]
说 明 书
5/6页
参考图2,本发明的护坡结构包括边坡基层1,营养层2,土工布反滤层3,绿化混凝
土层4,种植层5。
[0025]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内格框采用C20无沙混凝土,保证一定的透水性,其宽度、厚度与边坡的高度流速成正比,不小于10cm,不大于60cm,亦可采用加筋结构减少混凝土格框厚度,增加混凝土抗折强度。[0026] 所述步骤4)中,所述聚丙烯酰胺保水剂也可以用腐植酸农林保水剂替代;所述保水剂的用量在3~5重量份、石膏粉在1~2重量份、硅藻土在2~3重量份、有机复合肥在3~6重量份、干化的城市污泥在25~30重量份、粘土混合物在50~60重量份,在以上参数范围内皆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0027] 所述步骤6)中骨料与聚羧酸减水剂、水泥的水灰比在0.26~28,骨胶比5.5~6.7,聚羧酸减水剂的用量为水泥重量的0.3~0.5%,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固含量大于20%皆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0028] 本发明中无论是混凝土格框还是绿化混凝土,在其水化反应生成过程中均会析离出碱性物质。而高品质混凝土性质稳定,本身不影响植物的生长环境。混凝土水化反应越充分,混凝土品质就越好,混凝土表面就越密实,因而碱性物质也就析离得越少,混凝土外碱性就越低。本发明采用高标号水泥,与聚羧酸减水剂共用,就可以以较低的水灰比得到具有较好流动性的混凝土胶凝浆体,较好的流动性为包裹骨料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一定程度弥补了高孔隙率绿化混凝土的强度损失。同时聚羧酸带来的流动性既确保了充分的水化反应,又可减少混凝土中的游离水分子,从而减少碱性物质随水分子析离外泄通道,达到既得到高品质混凝土又有效降低混凝土碱性之目的。
[0029] 水化反应过程形成的碱性物质要么吸附在混凝土的表面,要么溶解在养护水中,沉积在底层营养土里,所以造成绿化混凝土或绿化混凝土下面的基层土壤形成石灰性土壤,在石灰性土壤中,许多微量元素如硼、锰、钼、锌、铁的有效性会大大降低,致植物营养元素不足。因而将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腐殖酸种的一种或多种有机酸等酸性和生理酸性肥料与有机肥料一起作为基肥施播在石灰性土壤,堆沤一定时间,既可降低和减轻土壤碱性的危害,又增加有机微量元素和无机酸盐肥料的有效性。[0030] 本发明所用页岩、陶瓷、玻璃碎片呈针片状,经水泥凝胶粘结后,成孔率高出球状骨料20~30%;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较天然骨料密度小、质量轻、而且有丰富的孔洞,有利于蓄水、储气,与天然骨料混凝土边坡相比,传导热系数低,可明显减轻边坡的高温危害,对生长发育在混凝土内的植物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因而页岩、陶瓷碎片与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混合物更加适宜生产绿化混凝土。[0031] 本发明所用的营养土工布,是一种专门为绿化混凝土(可长草的混凝土)护砌材料研究的功能型无纺土工布。这种无纺土工布可均匀铺设在绿化混凝土板块下,在无纺布表层复合了一层可缓慢分解植物所需营养的毛毡,在基本保持无纺土工布的反滤性能的同时,为植物绿化带混凝土上的植物提供长期缓释肥料,解决了因绿化混凝土间隙内空间有限,所造成的充填材料中缓释肥料不足的问题。植物纤维网、或植物草毯与无机土工布混合使用也可起到缓慢分解植物所需营养,为绿化带混凝土上的植物提供长期缓释肥料的作用。
[0032] 本发明在浇筑绿化混凝土步骤中需要确保骨料表面无可流动胶凝材料,一方面可
8
CN 103362132 A
说 明 书
6/6页
采用二次加水工艺,即先加水使骨料吸足水分,然后再加入定量的水泥、水进行充分搅拌,至骨料基本被水泥浆包裹后再加入含聚羧酸稀释剂,防止流动性过大,造成凝胶液化后流动堆积。另一方面利用带筛孔的振动台(可自制)或如脱水机之类的设备可强化混凝土与骨料的结合程度,并脱掉多余的胶凝材料,防止多余的胶凝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堵塞孔洞,沉积于底层,不利于形成连续孔洞,降低植物存活机率。[0033] 干化污泥中的絮凝剂、动植物组织体在分解后形成的植物纤维、植物蛋白物质等具有很好的保水性能,而适当的聚丙烯酰胺保水剂或硅藻土的一种或多种保水材料充斥在混凝土空隙中,都会起到保水作用,水分充沛时大量吸水蓄水,干旱时释放出水份为植物提供生长条件,而硅藻土在保水的同时吸收大量微量元素或有机养分,后期可缓慢释放出营养物质。
[0034] 城市水污泥混合物一般pH值在5~6之间,呈酸性,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空间的碱性环境,而且城市水务污泥干化后含有大量的脱水聚丙烯酰胺(即污水厂絮凝剂的主要成份)和有机质、无机纤维,这些物质均是优良的保水材料,同时有机纤维和无机纤维交织,与植物根系及土工布相互作用,可以弥补因植物根系深入基础层造成的反滤层破坏,产生多层反滤效果。适当的添加量20-30%既可以降低混凝土空隙失水的概率,又与植物的根系共同作用产生反滤作用,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本发明所用的醋酸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中含有两个碳原子的饱和羧酸CH3COOH,是烃的重要含氧衍生物。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使其具有酸性腐蚀能力。一方面促进植物纤维分解成有机质,为动植物活动提供营养,另一方面,其产生的失去氢后形成的离子为乙酸根阴离子可与混凝土凝固过程产生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从而降低绿化区的碱性环境。[0036]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0035]
9
CN 103362132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