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来源:抵帆知识网


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答:这是因为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要走出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要学会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最初探索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和正反两方面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后来也没能坚持下去,但他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近代中国革命实际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它领导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但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原有的指导思想不再适应中国建设的实际国情。因此,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它指导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取得了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创立了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推进到新境界。邓小平理论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思

想旗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