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来源:抵帆知识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作者:张守宝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4年第05期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要想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要遵循课标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提高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提高地理能力的速度,从而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本文就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效率,通过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51-01 一、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我认为上课前的准备也是十分的重要。那么我在上课前做了这些准备:

1.上课前认真研究课本,把课本知识系统化,归纳知识点,分出重难点,并做好知识点的板书设计;

2.上课前充分的备课,认真写教案,并且提前准备好教学用具,特别是地理教学挂图,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十分的重要,挂图对于地图的查找十分有效;

3.把课堂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要进行什么一定要心知肚明,不能到时慌了不知道该进行哪个环节难以适应。 (二)课堂设计 1.导入语的设计

导入语是地理教师整堂课的开场白,导入语设计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听课效果。所以,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课堂问题要深入浅出

课堂问题的设计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提炼和展示的过程。课堂上科学有效的问题设计,能够激活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必须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精髓,通过提问要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使学生产生积极思维能力、积极探究能力和分析知识、归纳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后反思阶段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总结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发现缺点和不足,这对改进我的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通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课堂教学导入是否引人入胜 2.课堂教学环节是否呈现多元化 3.课堂教学气氛是否动静适宜 二、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一)优化教学过程,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历史遗留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很显然这已违背了教学的本质——教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

因而,我们应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是: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总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创设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课堂环境。 (二)让地理课堂接地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在好奇心驱动下的探索可以转化为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贴近生活,如发生在我国四川的雅安地震,我们在为遇难者哀悼的同时,可向学生全面讲授地震一课内容,如地震成因,震源深度,地震级的测定,此时的学生对地震知识是非常好奇的,记忆也是牢固的。

(三)地理图像及地理实物的广泛应用

地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现象的关于具体事物的学科,地理图像就是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具体反映。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各种地理图像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也是地理教学直观性的突出体现。如在讲解太阳回归运动时,我运用板图,在边讲边画中引导学生总结其运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所谓地理实物,就是地理课堂上教师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抽象事物所选择的地理教具或地理事物。例如,在讲解等值线时,我利用铁丝做成大小不等的几个圆,然后用线把它们连在一起就是形象的等值线模型。这样,就很容易地把抽象的等值线具体化,使问题深入浅出,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我也容易讲解。类似的地理实物还有好多都应用在中学地理课堂上,如冲积扇的演示。地理实物的广泛应用是地理教学的又一个直观性特点。 (四)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

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使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何淑兰.反思地理课堂教学践行“有效教学”理念[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