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吸收家长学校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抓好常规管理,加强家校联动,提高主动性,创造性,丰富和充实家长学校内涵,紧跟时代发展,凝心聚力,努力办好家长学校,为孩子服务,为家长服务。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健全家长学校领导小组,有机构,有组织,职责明确,分工负责。
(二)把家长学校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计划中,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教育网络。
(三)认真抓好家长学校管理,继续成立各年级家长委员会,确保:通知到位、服务到位、教育到位;有通知、有课本、有出勤登记、有家校交流经验簿、有校牌、有计划总结。
(四)举办家教经验交流会,探讨对学生的科学教育方法。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老师的指导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德城第一小学家长工作机构,组长: 郭
锦忠,副组长:陈丽云 欧艳芳 成员:陈灼标 龙雪凌 罗荣华 梁小涓 何小群 徐世棋 邓杰 各班班主任 ,做到四个落实。
1.组织落实: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 2.时间落实:家长学校上课学习时间,一般每学期安排2次,每次授课可集中进行,也可分班进行,每次课后都安排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与家长见面交换意见。
3.教员落实:家长学校聘请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员,聘请家庭教育方面的有关专家作家长学校顾问,并作理论报告。
4.教学内容落实:根据《家庭教育》内容按照从低中高不同时期的每个阶段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序列地进行,使教学内容序列化,系统化。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1.建立各项制度,实现制度管理
(1)建立考勤制度。制订《家长学校学员出勤登记表》和《家长学校家长上课制度》;
(2)建立考评制度。对每学期所学内容,利用问卷形式对家长进行知识考查,了解家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建立教员备课制度。要求教员认真落实学校家长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准备,认真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
(4)建立意见反馈制度。学校制定征求家长意见表,定期发给家长,然后回收反馈,并对班主任建立家访制度。
2.继续使用评先表彰制度,每学年评选一次优秀家长,比率约为4%。
3.建立家教档案管理制度。有关家长学校的各种文件、信件,有关讲话稿,会议记录,教员的备课材料,各项制度,表格等都严格分类加以整理保管存档。
(三)丰富授课内容及活动形式,加强授课内容的针对性。 1.家长学校基本课程。以家长学校的基本课程为基础,向家长们传授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办法,使家长们在提高家教理论水平的同时,提高家教水平。
2.从家长、学生需要安排的课程。授课内容贴近家长,提高授课的质量,将利用家长学校的授课及回执了解家长的需求,而后针对家长们的热点意见相应设置授课内容。
3.宣传教育上的有关法规法律的课程。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学校伤事故处理意见》《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规,学法普法,澄清家长法律上的一些错误观念。
(四)加强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
1.定期组织校务委员会成员召开会议,研究并解决家庭教育有关问题。
2.定期组织教员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提高业务水平;。 (五)用好“校讯通”,快捷家校沟通平台。
1.利用“校讯通”系统实现家庭与学校快捷、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充分调动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架起学校、家庭
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进一步在学校网站上完善构建家校平台,办好组织制度、计划总结、培训活动、家教经验、专题总结、家长会专题等栏目,扩大学校家长学校举措的宣传信息面和增强家教知识的传播力度,突现信息互动,不断完善家教策略。
(六)主动征求意见,构建信息反馈落实制。
1.广开言路,主动征求家长对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意见,征求他们对学校教学的建议,征求他们对合作育人的设想。
2.构建信息互通制。坚持家访或校访,有的放矢地开展家校共商共育工作。
四、具体安排:
九 月:1.制定家长学校计划。 2.成立新一届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领导班子。 3.召开一年级新生家长会。
十 月:1.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 2.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 十一月:1.全校家长学校授课活动。 2.家长开放日活动。 十二月: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组织家长对学校工作进行评价。 一 月:家长学校学期工作总结。 三月: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 。
四月: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举办讲座。 五月:家长开放日活动 。 六月:评选“优秀家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