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与存在问题研究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与存在问题研究

来源:抵帆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产经透视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与存在问题研究 罗伟朱姝帆 430062)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摘 要 总结了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 讨了发展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对策。 关键词 汽车产业 集群化 组织方式 中图分类号Fo62.9 文献标识码A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 型工业。汽车产品结构复杂,一台汽车往往 将汽车产业集群在某一集中的区域. 方式,已经在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 由上万个零件构成。产业集群能够形成产 由于其地理位置非常接近.集群内部企业 得到了广泛的肯定与认可。产业集群的竞 业链,整个产业链上游有零部件供应商,下 之间可以大大节省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信 争优势来源于它能够产生并释放出集群效 游有客户和服务商。侧面则延伸到互补产 息交流成本和沟通成本,从而使交易成本、 应,在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分工更细、交 品的制造商和专门基础设施的供应者。这 创新成本最小化。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 易更方便、生产成本更低、信息交流共享更 些企业集聚在一起。能使厂家更有效地获 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 广、技术创新节奏更快,企业之间可以形成 得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新路,发挥资 间信息共享的广度和深度,从而降低生产 高度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产业氛围.从而使 源集聚效应。 制造成本和新产品开发的成本。 区域内产业的竞争力迅速显著提升。产业 1.2汽车产业集群有利于强化区域竞争 1.5汽车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 集群尤其适应于那些产业链比较长的产 优势 业。汽车产业是一个既涉及到上游的冶金、 汽车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彼此 能力和加速知识传播 在一个集群环境中的企业彼此接近. 钢铁、机械、电子、橡胶、石化、塑料、玻璃、 相关的企业集群。从现代产业理论的新进 会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就促使了企业 化学、纺织等工业领域,又与商业、金融、维 展来看,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从而 修服务业、保险业、运输业和公路建筑等诸 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产业集群是培育与提 在产品的开发、设计、包装等方面进行创 多行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其产业链很长、产 升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产业集 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同时,集群环 业关联度非常高,是一种典型的、适合于通 群通过将若干厂商集中于某一产业.多类 境中的企业相互合作,各个企业的新思想、 过产业集群而发展的产业。放眼世界,国际 行动主体共同努力.利用集群化发展来迅 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会相互渗透,从而 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汽车产业都是通过产业 速提升该产业的区域、国内或国际竞争优 增强了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使创新费用 集群的方式来提高竞争力、加快发展速度 势;另一方面,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增 降低,实现产业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新的知 的。如著名的日本丰田汽车城、美国底特律 长的重要方式。特别是汽车产业集群,它可 识和技术通过实地观察和交流很快能学 汽车城和德国的斯图加特汽车产业集群 以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 会。产业集群与知识和技术扩散之间存在 等。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 就业、增加税收、显著提升该区域的经济总 着相互促进的自增强关系。集群内由于空 为一个巨大的市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量和竞争优势,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 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可 公布的数据.我国2006年中国制造汽车的 式。 以加强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更重要的 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 销售量达到721.6万台.预计20o7年将突 1.3汽车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集群内企 是,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 破80o万台。可是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来 业专业化程度和制造水平 看,我国汽车产业的水平仍然很低,竞争力 汽车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分工的外 识的流动与扩散。产业集群内企业因为有 非常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缩小与汽车工 部化而专门负责汽车产业链上的部分工 着相似的产业文化、行为方式、技术轨道和 业先进国家的差距.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 作.这使得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制 多种多样的沟通联系渠道,使专注于在群 国际竞争能力,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 造的自动化水平不断上升.从而持续提高 内开展技术学习的每个企业都具备了相对 国的梦想.发展汽车产业集群势在必行。 制造质量的水平与稳定性,大量节省生产 较强的技术吸收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集 成本。另外,汽车产业的集群会导致生产相 群内多边学习和技术扩散的效率。产业集 1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同产品企业的聚集.从而使竞争更加激烈, 群内领先的企业会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 推进创新,不断提高竞争的质量和水平。  向,一旦某项核心技术获得创新性突破,在 1.1汽车产业集群有利于发挥资源集聚 这样就会促使集群内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效应 集群区内各专业细分的企业很快会协同创 模式 4汽车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集群内企 新、相互支持,共同参与这种网络化的创新 汽车业具有产业链长、配套环节多和 1.迂回生产方式等特征,是典型的制造装配 业交易成本和创新成本 收稿日期:2o07一o9一O1 PIONEERING WITH SCIENCE&TECHNOLOGY MONTHLYⅣD.1 2 2007 9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 加上零部件的采购权在合资企业的外方手 协作。而集群则要求整车厂和相关配件厂 上,外方一般不愿意把核心的构件给中方 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协 做,我国目前各大汽车集团公司所需的零 作,而不是保持目前的这种局面。 购买。尤其体现在汽车的电子构件上,国内 2.1汽车产业集群没有充分发挥规模经 部件特别是关键性的部件一般只能从国外 济效应 3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汽车工业是典型的社会化大生产产 市场70%以上的汽车电子市场份额被国外 3.1企业应该采取的对策 业,规模效益的特点十分突出,合理的经济 企业占领。国内产业集群由于高素质人才 一是大力发展汽车企业的产业配套能 规模是汽车生产厂商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 缺乏、产业配套不完善、公品供给不足 力,提高技术水平,最终实现模块化供货; 场竞争中实现利润最大化,具有并保持竞 等原因,大多产业集群还没有形成集群特 二是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汽车生 争优势的条件。按照国际汽车业内人士的 有的创新功能,即使是产业发达的广东尚 产企业要自主发展自己的产品.应该从企 观点,轿车企业的经济规模为25~30万辆. 未能成为创新型产业集群.仍然是大而不 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方面人手:三是建立 而我国汽车工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效益 强。调研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自主研 品牌营销理念。国内需求市场是汽车产业 差,目前尚无一家轿车企业达到这一规模. 汽车产业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发 挥,导致开发、研发、生产成本过高,技术水 平落后,利润率较低,创新投入不足,竞争 能力很弱,陷入尴尬的恶性循环之中。 2.2汽车产业集群地域性太强 我国汽车产业的地方保护主义意识浓 厚,汽车行业被人为分割成区域性市场,区 域内企业倾向于与在同一个集群区内的企 业合作,各区域市场易形成各自为战的局 面,难以构建公平竞争的全国汽车大市场. 无法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更 不利于发挥我国现有汽车工业的资源优化 重组、优胜劣汰和优势互补。另外,由于汽 车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各相 关省、市看到汽车产业对地方经济的 巨大拉动作用.纷纷提出以汽车工业为龙 头的经济发展计划,把汽车工业作为本地 的支柱产业.导致汽车工业地区间封锁和 主导型投资行为极为严重。目前,我国 汽车工业山头林立、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并 把公有制汽车制造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 象,严格民营资本进入汽车产业。各 省、市内都有或多或少的地方利益保护意 识,使得国内巨大的市场被分割成若干规 模较小的区域市场。这种使得我国整 个汽车生产企业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难 以在巨大市场内细化市场而成为专业性更 强的厂商.只能以需求雷同的产品适应本 区域的市场。这种地区间封锁和主导 型的投资行为极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 2.3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开发能力弱.知识 产权保护意识差 纵观目前的汽车厂家.获取技术的主 要模式是全面引进新车型.虽然中方可能 参与很多改型和本土化的工作,但没有知 识产权,也没有完全的品牌。而外方提供的 大多是进入成熟期甚至开始衰退的技术, 很多车型在中国刚刚生产或热销,在国外 已进入淘汰期。另外,由于国内零部件企业 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标准很难达到要求,再 92 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第12期 发能力的企业比例不到40%,多数企业没 有核心技术,存在着“一流设备、二流管理、 三流产品”的现象。同时’冈0刚跨入国际市 场的中国企业还没有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 产权。 2.4与汽车产业集群相关的产业发展步 伐不统一 根据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一个产业 不能单独形成竞争力,还必须有相关产业 的支持。汽车产业是产业关联度非常高的 产业.它的产业链很长,涉及到上游的冶 金、钢铁、机械、电子、橡胶等工业领域,并 延伸到商业、维修服务业、保险业、运输业 和公路建筑等诸多行业。汽车产业对相关 行业的依赖性和带动作用非常强,并且与 之都有合作关系,但每个行业的发展速度 不一致.从而相关产业的发展就会制约汽 车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 相关产业如钢铁、电子技术和服务贸易等 相对落后.难以满足汽车工业日益精益发 展的需要。 2.5汽车企业只是生产的地域集中而不 是集群 在地理分布上,我国汽车产业更多地 表现是生产集中的特点。生产集中仅仅是 相关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但相互之间的 联系非常少,竞争制约非常严重。企业无论 大小还是合资与否都各自拥有大量的汽车 零部件配套企业.普遍存在着大而全、小而 全的弊病,如上汽集团拥有43家零部件企 业、天汽集团拥有52家零部件企业.使得 我国汽车企业纵向一体化的程度非常高、 专业化程度低。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体系 是不经济的,不仅导致汽车生产成本居高 不下.而且也制约着我国汽车零部件业本 身的发展。由于我国汽车业长期处于一个 近乎封闭的市场环境中,汽车生产企业以 高价格而冲淡了高成本的压力,致使小企 业过度进入,并导致大企业不大、小企业不 小、差企业不死的怪现象。企业实行内部配 套。竞争多于合作,根本没有专业化的分工 发展的动力,企业可以根据前期的市场调 研了解市场顾客的需求,开发自己的特色 产品,建立起品牌概念,培育国内市场内行 而挑剔的客户,激发出该国企业的竞争优 势;四是企业应该提高产品的售后服务水 平。售后服务水平是客户购买产品所关注 的一个重要问题,售后服务水平的好坏从 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企业的信誉度,从而 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五是提 高技术开发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六是加强 企业部门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 分层次配套体系。将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融 为一体,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企业 的综合素质,为争取进入主流汽车行业,建 立全球化的物流供应能力。 3.2应该采取的对策 虽然说产业集聚是一种市场行为,但 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跟的作用的发挥有 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重新思考自己 的角色定位,积极规划和引导,通过广泛宣 传与引导,建立汽车整车生产商、汽车客 商、汽车配套供应商、中介服务机构的共同 愿景,树立利益共同体,在竞争与合作中来 培育和推进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可规 划汽车工业同或汽车城,引导汽车品牌进 行集中化投资,并对产业进行资源方面的 整合,促进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台相关的扶持 和措施.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为产业 集群的发展营造气氛:二是支持当地的汽 车产业.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消费环境。 我国汽车产业大都是国有企业.它的发展 与国家所实施的息息相关.许多问题 需要依靠的力量才能解决;三是改善 当地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进 驻投资。维护集群秩序,树立区域品牌,提 供“供产销”就地服务.利用当地的优势吸 引投资商;四是转变职能,提高机 关的办事效率。应该构建高效、协调、 规范、一条龙的服务体系,起到沟通上下级 (下转第98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实施过程中要对员工进行信息化方面的培 和控制机制,如口令控制、指纹识别、面容 软件重整,真正发挥ERP软件的强大功 训,培养企业自己的信息化人才。 3.2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网 识别、访问控制、密码加密、完整性校验、防 能,实现业务与财务的协同处理。 止否认、审计管理、有用控制和应急备份 3.6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人才是会计信息化成功之本,必须把 将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内部各部门的 等,对有关的访问用户进行多层身份认证, 信息模块连接起来,便于企业内部信息的 使信息系统的攻击者“进不去、窃不走、看 人才的培养放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首 共享,以及管理型和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 不懂、改不了、跑不掉”。建立有效的安全屏 位。首先,要加强对企业主要领导、尤其是 的实现。同时,通过功能强大的互联网.在 障.使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实现物理意 网上实时处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 义开放的同时,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确保网 行、税务、保险等企业外部的财务和会计业 络系统的可靠运行。 一把手的培训,最好能让典型信息化企业 把手现身说法、介绍经验,重在提高企业 把手对企业信息化重要性、紧迫性的认 一一务,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加快交易速度,使 3.4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拥有无限的商机。在这一过程中,还要 注意系统要能与国际接轨。 识;其次,要加强对高中级管理人员、IT部 实现会计信息化后.企业和社会经济 门负责人、技术骨干及财会人员的培训,努 活动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将增强, 力培养一批复合型的高、中级企业管理人 3.3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提高网络 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任务以及计算机系统 员和财会人员;最后,要增强企业全员信息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和通信设施的内在本质特征使得会计信息 化意识的培养,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和信息 对于网络的安全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 系统面临着各种风险。风险的存在威胁着 能力教育,提高企业广大员_丁素质,造就多 考虑: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技术研 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或其信息的 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 究工作,提高网络系统的容灾、容错性能和 输出结果,因而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 网络攻击和恶意代码的防护:严格制定计 3.5进一步完善ERP软件 算机机房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 我国会计软件正在从核算型向管理 参考文献 1 黄旭、会计信息化的高等教育探讨【J1’会计之 友,2007(1) 操作规程,加强软、硬件维护,防止计算机 型、管理决策型方向发展,软件系统越来越 出现故障导致信息丢失:建立会计数据系 复杂,功能越来越全面。但是,商品化ERP 统的防火墙,将非法入侵者抵挡在屏障之 软件、会计软件都不是针对某一类企业开 外,保护内部信息的安全;加强对信息输 发的.通用性比较强而专用性不够,所以, 入、处理、输出的控制和管理,以保证数据 使用单位可以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内部 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建立完善的安全服务 管理的需要和业务处理流程.重新实现对 2王文莲、对会计信息化的若干思考【J1.会计之 友.2007(31 3 李捷.如何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J1、会计研 究,2004(4) (责任编辑高平) The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Enterprise Accounting lnforma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Abstract:With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is the trend to establish an open mod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which combines computer science and accounting perfertly.Howerver,it is not satisfactory to build it up efifciently.This paper focus— es on the subject of how to establish a suitable accounting informalization system for the domestic corpora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possible problems. Key words:accounting imformalization,moder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fusion (上接第92页) 培养信息整合能力等。 和参政议政的作用,维持与企业、企业 与企业沟通的纽带和桥梁,能有效地降低 的媒介.为当地汽车产业提供更多的优惠 3.3汽车行业协会应采取的对策 .同时为产业集群提供行业发展的建 一规范市场秩序,促进集群内企业 是汽车行业协会应定期举办汽车产 企业成本,议;五是培育充分竞争的汽车产业市场。产 业发展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根据汽 的公平竞争。 业集群观点更贴近竞争的本质,要求 车产业发展状况,预测汽车行业的未来发 参考文献 1 刘小平,王莹.朱盛镭.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竞争 力比较分析Ⅲ.上海汽车,2007(1) 2桑铁柱.以产业集群促进中国汽车业发展【j1. 上海汽车.2007(3) 3 马静字,刘海啸,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强调 展前景,并制定发展规划,提高汽车行业的 通过竞争来促进集群产业的效率和创新, 核心竞争力;二是积极推进产业之间的合 从而推动市场的不断拓展:六是优化整合 作.把汽车产业链上的上游企业、下游企业 产业集群。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传统产 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的提供商通过提升汽车 业、交通运输等条件确定集群区域主导产 产业发展为共同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形成 业,从而分清主次,通过主导产业的联动作 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是提供供产销这 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2) 用带动次要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集 条供应链上的相互沟通交流的环境、交流 4邹国胜.产业集群中的供应链管理lJ1.现代企 群区域的和谐发展与腾飞;七是提供 信息的平台和对话模式,充分听取汽车行 业.2007(31 高效的服务。要提供汽车企业所需要 业同t二的意见.反映集群内各个企业的愿 5张浩亮.中国汽车产业应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的资源,创造汽车产业发展的环境,创造新 望和要求.形成具体的建议供行政立法部 的机会和压力.直接投资于企业无法行动 门和部门参考;四是提供不可或缺的 的领域.如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 信息传递、关系协调、服务咨询、制定规则 98 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第12期 【Jj.发展研究,2006(1) (责任编辑高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