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篇TECHNOLOGY SECTION 误差与不确定度 重复性测量 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的作用 口常青 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测量不确定 度分为A类和B类评定两大类,根据JJF1059—1999规范的 要求,两类不确定度在评定中可以同时采用,也可以独 立采用.只要做到评定过程不遗漏和不重复就可以。因 校表示值变动性的测量不确定度、读数误差的测量不确 定度,下面分别用纯B类方法和A类、B类组合的方法评定 来说明它们的不同。 一、采用纯B类方法评定 此.在一个不确定度评定实例中可以采用单一的B类方 式评定,也可以采用A类和B类组合的方式进行评定。 1.百分表的读数引出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主要由百分表估读误差构成,其值为分度值的1/10,  ̄ll ̄l m,均匀分布。 [LI=1/x/3=0、581 ̄m A类评定方式中重复性观测是一种简单、常用的统 计方法.因此目前基本上都采用重复性测量的标准方差 作为A类不确定度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重复性测量的 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从JJF1094_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中 对“测量仪器”重复性的定义可以看出,其标准方差作为A 类不确定度分量后,该分量的含义就显得比较广泛,涵盖 2.百分表的示值变动性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百分表示值变动性I ̄tJJG34—1996可知为5 m,按照 均匀分布处理。 U2=5/V 3=2.881 ̄m 了测量程序、人员、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从总体效果看, 这项不确定度分量实际上包含了多项可以用B类方法评定 3.百分表与检定仪测量轴线不同轴的标准不确定度 分量u 的不确定度分量。相反,如果采用单一的B类评定方式,就 需要对测量方法、人员、仪器、环境条件等影响因素分别进 行评定,通过相关的误差来源获得各分量的不确定度量 值,然后再通过一定的关系将各单项评定结果进行合成, 得到其合成不确定度,该值相当于重复性测量后标准方差 估计百分表与检定仪测量轴线倾角 最大为1.5。,为 投影分布。 u3=L(1-cosO)x3/10 =lO000x(1一cos1.5 ̄)x3/10 1.031 ̄m =给出的不确定度分量。因此通过重复性测量.这种A类评定 方式一方面简化了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另一方 面还给出了对实际测量过程的能力评定,有很好的指导意 4.检定仪示值误差的标准不确定度//, 根据JJG201—1999的要求检定仪的示值误差在10mm 行程内不大于3 m,正态分布。 u4=3/2.57=1.171 ̄m 义。下面就以校准(O--lO)mm百分表示值误差为例,运用A 类和B类组合评定与纯B类单独评定进行比较.说明重复 性测量在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实际作用(其他仪器示值误差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同样可以参考)。 百分表示值误差是用指示表检定仪校准。具体过程 是由指示表检定仪给出一个标准位移时.被校表指示一 个相应的位移量,该点的示值误差以相应的位移量与标 准值的差值确定(下述以单一点示值误差不确定度评定 进行说明),其数学模型为: e=L -L6 5.检定仪偏离20℃时的标准不确定度//, - 按照指示表的检定规程温度应控制在(20±10)℃,变 化半宽10℃,均匀分布。 l/'5=LtrAt/x/3 =10000x11.5xlO ̄OxlO/、/3 0.661 ̄m =6.检定仪线膨胀系数的标准不确定度//, O/为(11.5 ̄1)xl0 oC一,变化半宽1xlO-6 ̄C一1,拄lO ̄C, 均匀分布。 式中: ——指示表的读数; ——检定仪的读数。 涉及的不确定度分量有标准器的测量不确定度、被 u ̄LAca/、/了=lO000xlxlO ̄ ̄xlO/、/了=0.061 ̄m 82 2OO6.10中国计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