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结婚十年

结婚十年

来源:抵帆知识网
 谋婚·谋生·谋爱

——苏青《结婚十年》和《结婚十年续》的女性主体意识和爱的意识

摘要:一部《结婚十年》使苏青“被”认识,她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治时期与张爱玲在文学上齐名的女作家。《结婚十年》不仅是一本小说,更是苏青自己人生的写照。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里,在中西参半的社会中,女性是应该继续生活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下,过着任劳任怨的后半生,维护婚姻的稳定;还是应该另辟道路,过女性自己想要的生活,我认为苏青在《结婚十年》及《结婚十年续》中都给出了明确的回答。虽说苏青和张爱玲同为海派齐名的女作家,在小说上都折射出她们自己的影子,都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但她们的小说的写作风格上迥然不同,张爱玲是用冷的笔调写女性的悲凉,而苏青是用暖的笔调写女性之艰难。苏青在自己切身的感情经历中得出感悟,女性是要追寻的,但是追寻并不代表放弃爱,从《结婚十年》苏怀青这个女性形象,也即是苏青的影子身上,我们能清楚的读出她不曾放弃过爱,并不因为想要或是因为被丈夫徐崇贤伤透了心而对爱情绝望,相反,她是渴望爱的,并努力寻求被爱的机会。对于这样一个标榜与爱的女性,我们似乎觉得更有韵味。

关键字:女性 主体 渴望爱 男权

正文:苏怀青是传统的家族社会和不断西化的个人相互影响的一位女性,由于受传统意识影响深远,生活在大家族中苏怀青有着维护家庭、爱护儿女的“小女人”的一面;又在离开家族,远漂上海期间,意识渐渐形成,写文赚生活费养家的“大丈夫”的一面。

一、摈弃传统依附走向现代的女性主体意识。

在这里的传统是指传统思想,即家族思想和男权统治下的女性,这种女性是将自己的终身寄托于男性身上的、,自己的喜怒哀乐是有男性决定的,感情上是依附于别人的,没有自我意识。而这里所谓的现代是生活在上海的女人,靠自己卖文为生的女性,换句话说就是自己的喜怒哀乐掌握在自己手里。

苏怀青从结婚到离婚的十年间,一直都有过想要逃离徐氏家族的想法,好似离开了徐家就能获得新鲜空气和自由。面对一直渴望抱孙儿的公公婆婆,还有似仇人的小姑,以及刚刚出生的是一个女儿,在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中,女性是被当做生育的工具,是没有个体意识而言的,没有丈夫在身边的怀青日子过得不好,虽然做少奶奶不用干什么活,不愁吃和穿,日子可以很清闲,但是毕竟没有在娘家自在,况且在徐家又没有收入来源,这让怀青觉得没自由。怀青最初和崇贤是因为通书信彼此有好感才结合的,办的也是中西合璧的婚礼,但是嫁过来后,发现丈夫和瑞仙这个风流寡妇有暧昧时,怀青的情感是由吃醋变为不在意了,这说明她已经不再看好自己的这段婚姻,以冷漠态度面对这段婚姻了。说怀青传统,是因为她也曾有过和其他传统女人一样的想法,依靠自己的丈夫,做一个“小女人”的想法。记得他和崇贤一起去上海在轮船上的时候,她对崇贤说:“贤,你到了上海可不要抛弃我呀?”。这时候的怀青期待能将依赖寄托在丈夫身上的。可是到了上海过后经历种种变故,怀青知道在上海这个能逼死人的社会,想要活下去还是要靠自己。女性意识的萌发最明显的是从苏怀青写文来赚小菜钱的举动开始,要不处于崇贤连小菜钱都拿不出,家里没米都揭不开锅的窘迫情形下,怀青还是坐着她的天真的梦。抛开生活的艰难不说,上海本来就是一个摩登的城市,思想是开放的,况且怀青还在c中读过一年的大学,受环境的熏陶,这种开放的现代的女性意识在苏怀青的心中萌芽,遇到一个导火索后,就开始爆发出来。而这个导火索也正是生活上的艰难。她和鲁迅《伤逝》中的子君不同,子君是一开始就追求自由的,不管是结婚自由还是生活的自由;而苏怀青是由传统转向自由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具有女性的意识,而是由于社会生活所迫,才开始树立这种意识的,对于男性的种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从女性角度是应该谴责的,但是男性有他们自己

的苦衷,所以在婚姻中谁对谁错都没有争论的意义了。所以苏怀青选择离婚,她是摈弃传统“小女人”,开始走向现代的“大丈夫”。

二、摆脱婚姻束缚的一粒孤独的浮萍。

在不偏不倚十年间,婚姻生活走到了尽头,苏怀青面对窘迫的生活,面对每天还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担忧的少奶奶生活,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婚。作为一个母亲,她是不想离婚的,因为她还有薇薇、菱菱、元元三个可爱的孩子,在和崇贤刚离婚的一段时间内,她是留恋的,舍不得离开可爱的孩子们,想起菱菱灼灼闪耀的眼睛和元元可爱的白嫩面庞,这都是她作为一个母亲的牵挂,而且在战争时期回家探望母亲的时候,母亲说不愿意离开家,只愿和女儿外孙好好的过完余生这些话对她也是颇有影响的。作为一个女人,还有那份和崇贤的牵挂吧。以我自己对文本的解读,那时候她刚好患上肺病,正是特别需要人照顾、关心、呵护的时期,崇贤可能还不知情,如果崇贤当时表露出一丝的留恋之情,去挽回怀青,我想没有一个女人会在这种脆弱的时刻拒绝男人的怀抱。但是崇贤并没有,取而代之的是每天的喝酒焦愁,依我看,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就像现在比较流行的段子说,衣服我会洗,钱我会挣,享受我会享受,还需要男人干嘛?没有男人,女人一样可以过的好好的,甚至比以前更开心。《结婚十年》结尾,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表明怀青是因为丢舍不下孩子才活下去的,我认为哀莫大于心死也不过如此吧。正是因为崇贤这样颓废,所以怀青顺利的摆脱了加在她身上十年之久的婚姻的束缚。《结婚十年》写的是苏怀青从结婚到离婚的伤心流泪史,那么《结婚十年续》就是写的苏怀青的女人奋斗史。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连上个厕所都不方便,所以没用经济来源的苏怀青想摆脱这种窘境,就只能外出找工作,免不了在社交圈中摸爬打滚。社交圈是一汪看不见底的浑水,所以不是被逼到绝境的女人想来是不会轻易去尝试的。

没有家,没有一个男人呵护的怀青,就像社交圈的一粒浮萍。因为是女人,所以找工

作的道路也是特别的坎坷。经过潘子美,鲁思纯的介绍,在中国电影公司找到了一份做编剧的工作,可是好景不长,受人暗害而不得已辞职。后又经过徐光来的介绍认识了戚太太,进而很巧合的认识了金。经过种种曲折,她得到了金十万元的资助。苏怀青的生活可以暂时安定下来了。租住了一个房子,开始创办《天地》杂志,销量还算不错。接着又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出去游玩了几次,才把之前的不愉快的艰难生活给忘却了,渐渐走出了婚姻的围城。在找工作期间,苏怀青也邂逅了她的几段恋情。

三、从未放弃的爱的意识。

苏怀青在和徐崇贤离婚后有过一段时间的伤心,但是随着找工作的事情,就渐渐的淡忘了这件事情。后来渐渐从王妈嘴里知道徐崇贤又找了一个女护士,并且已经同居了,全家都搬进了徐崇贤那里。这时候的徐崇贤对苏怀青而言怕早已是波澜不惊了。在《结婚十年》中,当苏怀青还学校时,她就曾爱上过“赵云”,白天黑夜都做梦,梦见“粉面朱唇,白缎盔甲,背上插着许多绣花三角旗的赵云”,还幻想自己就是孙夫人,“而刘备最好给东吴追兵擒去杀了,好让赵云保护着我双双逃走”。那时候的苏怀青是俨然是一个怀春的少女,那时候也正是最渴望被爱的时候。苏怀青这种渴望爱与被爱的心理在书中是不曾保留的。结婚后在回学校继续读书的时候遇见了应其民,在她和应其民的关系渐入佳境的时候,怀孕一事终结了他们的进一步的发展。应其民在怀孕后对她关心备至,给她买有营养的东西,给她买育儿方面的书籍,这种比丈夫给的爱还更好的关怀甚至让苏怀青产生过堕胎的想法。这里可以看出苏怀青心里还是很渴望爱的,如果丈夫给了足够的爱,她也不会在其他男人给她一丝关怀的时候想去打掉她和丈夫的爱情结晶。最后以两颗樱桃的故事,应其民退出了这场暧昧,苏怀青很是遗憾,从她离婚后曾禾医生对她说“假如你再碰到应其民,你还是不能同他结婚呀——不,你同任何人都不能再结婚,直到你的肺病痊愈了为止”。通过他人之口,我们看到苏怀青心里是一直惦记着应其民的,虽然在《结婚十年续》里边应其民让她大失所望。苏怀青和潘子美、鲁思纯还有徐光来的暧昧关系是很显而易见

的,尤其是对鲁思纯的爱慕之意更为突出。在小说中大家都认为苏怀青和金有一点什么,钱英俊还冷嘲热讽的嘲笑苏怀青,但是苏怀青在文中并没有提及和金的特别的关系。只是表达出对金的尊敬之情,当然在谢上校口中听闻金死的消息的时候,她的眼里是有一丝难过、落寞的。她没有拒绝过爱,谢上校用他卑鄙的手段获得了苏怀青肉体上的爱,却让苏怀青在心理上是恨。身为母亲,苏怀青和曹七巧不同,她受母亲的影响,觉得让自己的儿女得到爱情是应该的,还为他们祝福着,是一个无私的母亲;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曹七巧是一个自私到极致的母亲,不肯给自己儿女幸福。就算受过伤,苏怀青也没有放弃过爱的念头。的背后还诉说着女性内心逐渐变强大。

参考文献:《苏青文集·上册》苏青著 上海书店 1994.6

《乱世佳人:苏青》李伟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6

《走出婚姻的围城——解读苏青小说<结婚十年>》宫东红 山西吕梁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第22卷第3期 2006.9

《<结婚十年>中怀青的女性形象分析》杨皓 沈阳师范大学 环球人文地理 2014.9.28

《苏青:“乱世佳人”的机缘与艰难》齐红 长城期刊 2011.7.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