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来源:抵帆知识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作者:赵书芳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3年第01期

面对教育的每一次改革,站在风口浪尖的无疑是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每一次教育模式的改变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尝试,都要去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在当前改革日益加快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适应不断变化的节奏,尤其是在新一轮教育改革面前,洋思、杜郎口等学校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高效课堂的提出,更是为教师的课堂改革指明了更好的模式。笔者认为,高效课堂更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更加适合当前学生的状况。高效课堂是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更好地体现高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教师要认真备课

低水平的教师向课后要质量,高水平的教师向课堂要质量,所以,教师应该从备课方面下手,紧盯教学内容,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课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要“不打无准备之仗”,就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目标和每一个教学环节,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预习作业,更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可见真正备好一节课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当前的教育处在多媒体的时代,不会运用多媒体就不适应当前发展,所以,在课堂上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现在的备课,不像原来那么简单,在备课中不但要备教材、备学生,更重要的是备课件,因为课件的容量远远大于一块黑板。在备课中要查阅大量适合自己学生的信息、资料,这些不但要体现在教学目标中,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练习题中,给后进生以信心,让他们重新燃起学习的激情。 2.精心配备课后习题

我们都知道“题海战术”是搞累学生、搞垮教师且事倍功半的。所以,要想不让学生沉溺于题海,教师就应该率先遨游于题海。“弃其无效、取其精华”,从基础性、科学性、活动性、情境性、开放性等几个方面考虑,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习题,让学生一题一得,甚至是一题多得。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课下要做大量的工作,习题的精选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不但要照顾到优生,要让优生吃得饱,同时也要兼顾到后进生,也要让他们吃得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只有教师下“题海”,学生才能出“题海”。这方面,学校教研组更是发挥了优势,在教研会上教师畅所欲言,反馈自己的得失成败,对重点、难点、考点及命题的动向,更是做到了心中有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师在课下要抓时间、挤时间下题海,多做题,做好题,在做题中找题感,在做题中积累经验。由于习题是教师精心选择的,即使偶尔有重复也是习题的变形,所以,学生也不会有重复的感觉,因而不会有抵触、厌烦的情绪。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随时了解题型,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做题中才能感受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真正达到“教师泛题海,学生驾轻舟”的目的,做到了教师课堂的高效和学生课下高效的统一。 3.写好教学反思,平时不断学习

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掌握课堂效果和课堂得失的关键,没有反思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无从谈起,好的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改变自身不足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教学反思针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力求通过不断反思,总结经验,以求让课堂教学更为有效、高效。

课前反思要从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设计来进行,考虑在备课时哪些情况没有想到,课中反思要从授课过程、教学状态、学生状况来反思,反思自己在授课中所出现的问题有哪些。课后反思要从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学生是否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是否爱上生动的教学课堂、是否开放了他们的思维状态等方面考虑。

教学反思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备要求,只有把反思落实到实处,课堂改革才能落实到实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高效。高效课堂对一线教师的要求很高,但无论怎样,教师应该从繁杂的教学中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充电学习,以满足当前的高要求,教师若不读书,那么提高教育技能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失去了意义。苏霍姆林斯基再三忠告:“只有当读书与学习成为一位教师的精神需求时,只有当他不断读书与学习时,他才有可能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

此外,高效课堂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离不开社会和家长的有效支持。

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学校和已经成功教师的经验,而不是流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是一种教学模式,但不是一种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它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远远超越传统,原来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已经变为配角,所以,原来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放下架子,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