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七个“尽量”

来源:抵帆知识网
2 ’;4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七个“尽量” 卢妙喜 平和县金华小学,福建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平和363700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016.02 在基础教育中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 识和创新能力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 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 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尽量让学生学得有趣 首先,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 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 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学科。因为 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 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 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 导学生涉境体昧,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商不 变的性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 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在娱乐 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 到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自己的角色,学习 效率很高。 其次,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 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激发他 们的学习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注意 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 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 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题:爸爸身高1.73米,桌子0.85米,爸爸 站在桌子上能摸到2.7米高的电灯吗?学生首先通过 1.73+0.85=2.58的计算,尽管2.58<2.7,但大多数学生都认 为摸得到。由于题目贴近生活,使枯燥的计算变得有趣,计 算的结果还要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激起了学生自觉打破思 维定势,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要真正获取和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通过学 生自身的行动。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程 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 习数学的兴趣。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完《年、月、日》知识时,让学生自 己动手制作2008年的年历;在教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时,让学生动手测量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通过一 16 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得,还 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结论仅是一个终结点, 而探究结论、揭示结论的过程则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线” “面”和“体”,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所得很可能超出结论自 身价值的若干倍。 例如:在教学《分数、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时,我以 l D 0.叶 63作为最后一道口算题,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 ' 一部分学生把1÷化作小数计算,另一部分学生把0.叶 63化 成分数计算。我问:“哪种算法简便?”双方都认为自己的 计算方法简便。我不作评判,又鼓励双方举出同类题,请全 班一起验证。学生边练边议,双方意见逐步统一,自己归纳 0 出运算法则。这时有一位同学提出异议,举出一例,÷一O.63+ 1 1 ÷可先将÷+÷得1,再用1减0.-r 叶 63即可。这样既不要把 小数化成分数,也不要把分数化成小数。学生在自主探究 中交流,不仅掌握了此类计算的一股方法,又掌握了特殊处 理方法,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 动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 注重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 掌握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 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备的各类三角形,动手剪一剪,拼一拼, 折一折,使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图形,推导出其计算公式。 在操作中学生有的用“倍拼法”,有的用“剪拼法”,有的用 “折拼法”,这样通过学生自主活动,自己操作,不但使全体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掌握新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 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尽量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我们进行教学的主要形式, 为教学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平台,显示了巨大的优势。 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 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 ④ 鼢@ 2014年第4期(总第220期) 如何挖掘《品德与社会》课的知识内涵 王章强 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蒲镇中心学校,贵州 遵义563000 摘要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 正确认识社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挖掘这门课程中包涵的知识与情感,让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方能体 现出课程的价值。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知识内涵挖掘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017—03 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知识丰富、包容宽广 语这些所谓的主课压抑,学校不重视,在教师的配备上,总 的课程。它既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高尚的 是将这门课当作“添头”派给工作量不够的教0iTi,教师不重 道德,还能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并投身社会。所 以说,这门课程不仅连接着学生的未来,还连接着学校与社 会。但在实际教学中,这门课程往往容易被语文、数学、英 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 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 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例 如在讲述立体几何中的对各种柱体、锥体、台体、球体认识 和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推出,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 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 说和优美音乐,使小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 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小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 形问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动画模拟不但 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 苦,还能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 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五、尽量巧设拓展练习 视,考核很简单,照本宣科就能应付;学生不重视,临时复习 一下就能过关,社会课很多时候变成了语数课的补习课。 这样一来,这门课在小学阶段就像一位“小媳妇”,被远远挤 能力也是必要的。 六、尽量让学生体验成功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 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需要。创新成功的乐趣会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激励创新的 动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 这一需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让每位学生在学习中体 验成功。 例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出示一道简单的开放 题:÷= —{。每个学生都能填出一两个——应予鼓励;当 学生能提出了 罟、} 等打破常规——要表扬;当学生说 出这样的数有无数个——给予掌声;当学生用— 表示—— 报以热烈的掌声。 七、尽量让学生学以致用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而在教学中除基 本练习外,教师应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促使学生积极 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 知识、经验对数学问题进行广泛的联想,积极探索,鼓励他 们广开思路,作出与众不同的富有创见的设想,提出别出心 裁好的解法。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提出这样的 问题: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很多,谁能把自己了解到的一些人 民币的知识告诉同学们呢?学生甲说:“我知道壹百元的人 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是学生创新 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应用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知识 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潜 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因 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使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例如:教了小数四则混合计算后,布置学生星期天同家长~ 起去买菜,不超过20元,这个作业要根据市场价格、家庭成 员口味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出合理的“方案”,有一定的灵活 性、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才能,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曾卉) 民币对着阳光看,可以看出有道金属线,如果没有就是假 币。”学生乙说:“里面还有一个人头像,如果说没有也是假 币。”学生丙说:“人民币上印有几种不同的文字,是供少数 民族看的。”学生丁说:“人民币上有一个或几个黑点,那是 供盲人辨认的。”学生了解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实在太多了, 这样使学生的信息相互影响、相互吸引,对于培养学生创新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