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蔬菜生产既用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出口创汇,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2004年全市种植面积达10.12万hm2,产量达286.76万吨,分别比1990年增加了107.42%和111.41%,种植面积占全市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86%,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2.56%。规模化蔬菜生产的发展对稳定城乡市场供应,保障人民健康消费,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和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双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蔬菜是病虫害发生最严重的一类农作物,据统计其常年损失在20%以上(蒋学辉等, 2001),为害高峰期可达40~50%,因防治不当造成绝收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保证产量和质量,生产上需要大量、频繁使用化学农药,尤其在高发的5~10月,许多蔬菜种植区经常3~5天使用一次化学农药,随意加大药剂使用量与浓度的情况更是普遍,有时用量可达产品推荐值的5~10倍。但化学农药的不正确使用并未带来理想的防治效果,相反由于害虫抗药性增强、天敌种群受破坏等原因,导致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主要蔬菜害虫的化学防治效果逐年下降和农药用量的再增加,如此恶性循环使蔬菜产品质量下降、农药残留超标、农业生态环境受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加重,甚至出现食用有农药残留蔬菜后的群体性中毒事故,严重影响了消费安全和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成为抑制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
因此,开展害虫天敌保护与利用、害虫性诱剂与其他生态防治技术开发与应用,发展蔬菜害虫减化学防治综合控制技术体系,使蔬菜生产逐步摆脱对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对提升我市农业生产水平,增强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与社会稳定,实现农业生产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研究内容
1、主要蔬菜害虫天敌种群调查、评估、保护与利用研究。
2、主要蔬菜害虫性诱剂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高效诱芯和诱捕器开发,国内外同类产品药效、成本与持效期比较,低成本高效率的田间诱杀技术。
3、植物诱虫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害虫对植物趋和在害虫预测预报中的应用方式研究。 4、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新型高效生物杀虫剂的引进与使用技术研究。 5、集成“三大三小”(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蚜虫、潜叶蝇、烟粉虱)蔬菜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综合控制技术模式,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二、考核目标
1、明确宁波主要菜区重要蔬菜害虫天敌种群,形成一套天敌保护与利用技术体系。 2、研制高效害虫性诱剂产品3~6种,诱捕器1~2种,申报技术专利1~2项,防治成本不超过目前的化学防治技术。
3、形成适用于宁波的植物诱虫预测预报技术规范1套。 4、引进防治主要害虫的高效生物农药1~2类。
5、形成“三大三小”主要蔬菜害虫减化防综合控制技术规范,害虫控制效果达90%以上,减少化学农药用量50%,并推广应用5万亩次以上。
四、经费概算
财政经费支持不超过8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主管理部门或所在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予以1:1的经费配套。
五、实施期限 项目实施期限为4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