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初高中教材衔接练习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在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
B、发射试验通信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地球同步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C、我这次考得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D、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他们随身携带的精美小刀,既可以用来宰羊、解剖、切割牛羊,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2.下列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
A.现在四十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
B.班干部严于律己,班上同学才会自觉自律;班干部勤学上进,班上同学自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班风才会逐步好转。 ....
C.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挖野菜、打黄羊、到青海湖捞鱼等办法都用上了,但这点收入对于两万多嗷嗷待哺的建设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
D.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育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金庸武侠作品的“入侵” 就像一条搅动教学理念的鲇鱼,将有助于语文本来作用的发挥和语文教育改革。________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金庸武侠作用并不深刻与全面,_____作为通俗小说,其文化观念通过小说中的人物体现,_______,在潜移默化传播方面,有其优势。 A.虽然 但是 因为 B.不仅 而且 因此 C.虽然 但是 因此 D.不仅 而且 因为 二、诗歌阅读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元九,唐代诗人元稹。他曾和白居易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写这首诗时,元稹被贬通州(四川),白居易正在被贬江州(江西)的途中。
1.向来诗家最忌重复,小诗尤其如此。可这首绝句一反故常,四句三用“灯”字,以“灯 前”、“灯残”、“灭灯”三个意象,前后映照,突出 2.全诗最后以景结情。其中的“风浪”既实指 , 也喻指 三、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芳草鲜美( ) ②屋舍俨然( ) ③便扶向路( ) ..... ④寻病终( ) 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 ⑥悉如外人 ( ) ⑦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4、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 ) 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 (《马说》) 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 5、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 ⑴悉如外人( ) ⑵便要还家( ) ..
6.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
什么样的愿望? 答:
7.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D A项,前后两分句是转折关系,应用“但”表示转折;B项,成分残缺,缺谓语,应在“已经”后加动词“具有”;C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2.B 上行下效:多用于贬义,不合语意)
3.C 前一分句为转折关系,后面为因果关系,但是“因为”不能单用,也不能用在后一分句。)
二、诗歌阅读
1.时间漫长,环境阴森,心情灰暗
2.江中的狂风巨浪 险恶的政治风浪或诗人心中的悲愤不平的感情。 三、文言文阅读
1.①鲜艳美丽②整齐的样子③沿、顺着④随即,不久 ⑤类⑥全 ,都 ⑦邀请 )
2.(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3.D(“问津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中间不能停顿) 4.A(“渔人”应为“桃花源中人”) 5.(1)咸(皆)(2)延
6、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
7.围绕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即可。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