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个案调查表

来源:抵帆知识网


附表: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编码□□□□□□□□□□□□□(编码规则附后)

1 一般情况

1.1姓名: (14岁以下同时填写家长姓名) 1.2性别:①男②女

1.3民族:①汉族②其他 1.4出生日期: 年 月 日(若无详细日期,填写实足年龄岁) 1.5职业:

(1)幼托儿童 (2)散居儿童 (3)学生 (4)教师 (5)保育员/保姆 (6)餐饮食品业 (7)公共场所服务业 (8)商业服务(9)旅游服务业

(10)医务人员 (11)干部职员 (12)工人 (13)民工 (14)农民 (15)林业 (16)采茶 (17)牧民 (18)狩猎 (19)销售/加工野生动物(20)离退人员 (21)家务待业 (22)不详 (23)其他

1.6现住址: 省 市(地、州) 县(市、区)

乡(镇、街道) 村(居委会) 组(门牌)

1.7联系电话: 联系人: 与患者关系: 1.8 身份证号: 2 发病情况

2.1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2.2就诊情况 就诊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就诊日期 就诊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级别 诊断 门诊/住院病例 注: 医疗机构级别:(1)村卫生室(2)乡镇级(3)县区级(4)地市级及以上 2.3 现住医院入院时间: 年 月 日 2.4住院号:

2.5入院诊断: 2.6是否出院:①是②否 如已出院:

2.6.1出院诊断: 2.6.2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2.7本次调查时病人情况:①痊愈②好转③恶化④死亡

□□

2.8最后转归:①痊愈②死亡③其他 3 临床表现 3.1首发症状:

3.2全身症状、体征:

3.2.1发热①有②无最高:℃

3.2.3头痛①有②无□ 3.2.4乏力①有②无□

3.2.2畏寒①有②无

3.2.6眼结膜充血①有②无□

3.2.5全身酸痛①有②无3.2.7皮肤瘀点或瘀斑①有②无3.2.8牙龈出血①有②无

□ □

3.2.9食欲减退①轻度②厌食③无

3.2.11呕吐①有②无□ 3.2.12呕血①有②无□ 3.2.13腹痛①有②无□ 3.2.14腹胀①有②无□

3.2.10恶心①有②无

3.2.15腹泻①有,次/天②无

3.2.16大便性状①血便 ②黑便 ③水样便④其他

3.2.18淋巴结肿大①有②无□

3.2.17肾区疼痛①有②无

3.2.18.1若有,肿大部位及大小、是否压痛: 3.3其他: 4血常规检查

序检查日期 白细胞 次 (年/月/日) (109/L) 血小板 (109/L)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检测单位 计数(109/L) 数(109/L) 5流行病学调查

5.1发病前1个月居住地类型(可多选):①丘陵或山区②平原③其他________

5.2若5.1选②或③,则发病前1个月是否去过丘陵或山区?

①是,具体地点(越细越好)_______________②否③不记得□5.3发病前两周户外活动史: 5.3.1种地①是②否

5.3.2割草①是②否□ 5.3.3打猎①是②否□ 5.3.4采茶①是②否□ 5.3.5放牧①是②否□ 5.3.6采伐①是②否□

5.3.6旅游①是_______________②否

5.3.7其它主要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6发病前2周内是否被蜱叮咬过: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5.4发病前1个月居住地是否有蜱:①有②无③不知道 5.5发病前1个月内是否见过蜱:①是②否③不认识

5.6.1若被叮咬过,时间及次数:①次数

②首次被咬时间: 年 月 日 ③末次被咬时间: 年 月 日

5.6.2叮咬部位(可多选):①脚②腿③腹部④背部⑤颈部⑥其他 5.7发病前2周内有无皮肤破损:①有②无

5.8发病前是否听说过同村有类似病人(未接触):①是②否(跳至5.9)5.8.1听说类似病人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现住址 □

联系方式 5.9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类似病人:①是②否(跳至5.10)5.9.1所接触病人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现住址 关系 □

诊断 接触方式 联系方式 注:接触方式(可多选):①直接接触病人血液②直接接触病人分泌物、排泄物 ③救治/护理④同处一室⑤其他(在表中注明)

5.10家中饲养动物情况:①是(填下表)②否③不知道□

饲养动物种类 发病前2周内是否与饲养动物接触 动物身上是否有蜱附着 注:动物身上是否有蜱附着: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5.11 发病前两周野生动物接触情况:①是(填下表)②否③不知道动物种类 动物身上是否有蜱附着 □ 备注 5.12 病前1个月内家中是否发现过老鼠?①有②无③不知道6调查小结:

7标本编号(编码规则附后): 7.1血清标本:

7.1.1急性期血清编号:; 7.1.2恢复期血清编号:; 8实验室检验结果

8.1病毒分离结果:①阳性②阴性③未检测/未收到标本

8.2核酸检测结果:①阳性②阴性③疑似④未检测/未收到标本□ 8.3血清学检测结果 急性期血清 恢复期血清 ELASA IgG IgM 间接免疫荧光法(IFA) IgG IgM 注:请在空格中填写:①阳性②阴性③未检测/未收到标本

编码规则:“年份(2位)-乡镇级地区编码(8位)-流水号(3位)”。地区编码可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查询。如2010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的第12位调查者的编码为“10-53010220-012”。该调查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分别在编号首位增加“J”和“H”。如上例调查者的急性期血清编号为J10-53010220-012,恢复期血清编号为H10-53010220-012。

调查人员签名: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单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