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的读音是:jǐng tài lán。
景泰蓝的拼音是:jǐng tài lán。 繁体是:景泰藍。 简体是:景泰蓝。 注音是:ㄐ一ㄥˇㄊㄞˋㄌㄢˊ。 结构是:景(上下结构)泰(上下结构)蓝(上下结构)。 词性是:名词。
关于景泰蓝的造句
1、我想买一个中等尺寸的景泰蓝花瓶,有淡蓝色底纹的那种。
2、在午餐后,您将有机会享受中国传统的景泰蓝文化。
3、难怪景泰蓝驰名世界称为中国艺术之花。
4、现在市场上的老琉璃很多,和景泰蓝一样,人们把“有年份的”和“纯手工的”都称为老琉璃。
5、“景泰蓝”完全由手工制成,制作过程十分精细,需要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十余道工序。
关于景泰蓝的词语
白袷蓝衫 种玉蓝田 荜露蓝蒌 青过于蓝 青蓝冰水 蓝田生玉 染蓝涅皁 荜路蓝蒌
景泰蓝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景泰蓝jǐngtàilán。(1)中国工艺品之一,用铜做胎,把铜丝掐成花纹焊在胎上,填上珐琅彩釉烧制而成。明代景泰年间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景泰蓝[jǐngtàilán]⒈中国工艺品之一,用铜做胎,把铜丝掐成花纹焊在胎上,填上珐琅彩釉烧制而成。明代景泰年间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英cloisonne;基础解释:中国工艺品之一,用铜做胎,把铜丝掐成花纹焊在胎上,填上珐琅彩釉烧制而成。明代景泰年间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
二、引证解释
⒈北京著名的特种工艺品之一。早在唐代就有此种工艺制作。一说,系创于明宣德年间,至明景泰年间才广泛流行。用铜胎制成,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习惯称为“景泰蓝”。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品种有瓶、碗、盘、烟具、台灯、糖罐、奖杯等。也叫铜胎掐丝珐琅。引老舍《茶馆》第三幕:“我得到一堂景泰蓝的五供儿,东西老,地道,也便宜。”
三、网络解释
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工艺品之一)景泰蓝(Cloisonne),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瓷器为“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瓷器器物。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汉语大词典:北京著名的特种工艺品之一。早在唐代就有此种工艺制作。一说,系创于明宣德年间,至明景泰年间才广泛流行。用铜胎制成,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习惯称为“景泰蓝”。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品种有瓶、碗、盘、烟具、台灯、糖罐、奖杯等。也叫铜胎掐丝珐琅。老舍《茶馆》第三幕:“我得到一堂景泰蓝的五供儿,东西老,地道,也便宜。”国语辞典:以珐瑯质涂于铜器表面,再经窑炉烘焙,烧成各种花纹的工艺品。创始于土耳其,元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我国。明景泰年间于北京大量制造,且当时以蓝釉最为出色,因而得名。制品有瓶、碗、烟具等景泰蓝[jǐngtàilán]⒈以珐瑯质涂于铜器表面,再经窑炉烘焙,烧成各种花纹的工艺品。创始于土耳其,元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我国。明景泰年间于北京大量制造,且当时以蓝釉最为出色,因而得名。制品有瓶、碗、烟具等。辞典修订版:以珐琅质涂于铜器表面,再经窑炉烘焙,烧成各种花纹的工艺品。创始于土耳其,元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我国。明景泰年间于北京大量制造,且当时以蓝釉最为出色,因而得名。制品有瓶、碗、烟具等其他释义: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用紫铜做成器物的胎,把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在铜胎上,填上珐琅彩釉,然后烧成。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所以叫景泰蓝。
关于景泰蓝的单词
cloisonne jewellery enamel
关于景泰蓝的成语
种玉蓝田 染蓝涅皁 青蓝冰水 染蓝涅皂 蓝田生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