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数字化技术的特点范例

来源:抵帆知识网

数字化技术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数字技术;电气自动化;应用;创新

1、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高压试验

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常见的高压试验有截波冲击试验、全波冲击试验、局部放电试验、操作波试验等。截波冲击试验,通常是采用负极性截取波尾阶段的波形。全波冲击试验,是测试变压器在突发短路时的反应,必须要与截波冲击试验交替进行。局部放电试验,是将变压器的电压作为预激磁电压,然后降低局部放电试验的电压,持续一段时间,测量局部的放电量。操作波试验只有当变压器电压大于252kV时才会进行[2]。

变压器是工业电气自动化中高压试验的主要仪器,是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基础设备。而高压试验又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柱,所以对高压试验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在进行高压试验时,试验地点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在对试验设备加压之前,试验人员必须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加压过程中,禁止任何人员接近试验设备。

(3)在高压试验结束后,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并将设备进行接地处理。

由于高压试验的特殊性和危险性,所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计算机测试分析系统,不仅能够测定、修正不同条件下的大气参数,还能提高试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还能及时反映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在电力系统监控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优势。

2、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特点

2.1数字技术具有可靠性

近几年来,数字技术依靠先进的智能化电气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得到了迅速发展。因此,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数字技术,不仅减少了对传统设备的使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相应操作的简便性与准确率。此外,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还使用了光纤网络和互感器,大大提高了工业自动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中应用数字技术已较为普遍。

2.2数字技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中应用数字技术,一方面可以实现工业电气设备的自动运行、检查和诊断,还能增强通信能力、丰富决策信息量,使电气设备更加智能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电气自动化的标准,使结构更加清晰,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节约了成本。另外,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数字技术,还使得数据信息的共享与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高效率成为可能。

例如数字化变电站是未来变电站的发展趋势,这种变电站一般是采用微机对硬件进行配置,并对数据进行采集。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需要配置的设备和占地面积,还使得操作更加简单,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所以,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应用数字技术可以实现较高的性价比。

2.3数字技术具有强大的可操作性

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中采用数字技术有很多优点,例如操作简便、使用简单、流程自动化、逻辑功能强、自我辨别及判断能力强等。所以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我们只需要对数字系统传达并指示有效的控制命令,就可以使操作流程自动化。这种方法不仅使操作本身具有判断和辨别的功能,还能做到准确识别包含数字量、模拟量的信息,大大节约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保证了每个操作环节在便捷、安全的同时又能准确地执行。

3、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创新

3.1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就地安装

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使用光纤连接,并通过智能终端和间隔层对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和控制,在进一步提高数字技术应用可靠性的同时,增强设备的智能化。另外,采用标准化的程序接口是工业电气自动化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所以如何使PC平台自动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将TCP/IP作为办公通讯的标准,就可以使PC平台自动化,便于连接了ERP系统和MES系统。

3.2使用GOOSE虚端子

GOOSE虚端子的提出和使用,对工业电气自动化中试验设备的装置和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GOOSE虚端子对二次回路进行了改进,使工程调试易于理解、方便使用;

(2)GOOSE虚端子可以使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智能终端和测控装置进行数据交互,还能全方位控制变电站的线路连接、开关操作,从而实现了远程测控、遥控;

(3)GOOSE虚端子对二次回路进行的改进,主要是以其自身的系统设置为依据。例如它本身含有比较高效的智能本体终端,这会方便操控诸如信号管理、环境测试等非电量信息;

(4)MMS网、GOOSE网使用的是双网配置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使相关接口集中到一起,还使得操作更加简洁方便,结构更加清晰明了。MMS网管理设备之间的通信,以保护GOOSE虚端子跳闸,实现远程测控、遥控。

3.3加强程序化的操作理念

加强程序化的操作理念,也就是要培养企业的软件能力。在对设备下达调度命令之前,必须要核对信息数据,然后存储到计算机中;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必须进行人工干预,即对闸刀、开关等设备的状态进行确认。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完善系统的性能,还能使该系统达到预期的自动化水平,为工业电气自动化的信息化发展和开放性发展提供条件。

4、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1)Windows正成为事实上的工控标准平台。目前WindowsNT和CE平台,已经成为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中的规范和标准。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青睐图形化控制界面,因为这种界面能直接反映信息;另一方面以Windows为基础的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还能集成办公平台,使操作更加简单[3]。

(2)现场总线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现场总线能够连接自动化系统与智能设备,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另外,现场总线还能够连接中央控制室与现场设备,为试验人员了解现场情况并做出正确处理提供了先决条件。

(3)数字技术对电气工业自动化的渗透。现在数字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从管理层逐步渗透到下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管理层需要及时了解下层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处理,这就需要管理层能够控制现场,获取资料;②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之间进行渗透,其中传感器和执行器表现最为明显,其次是控制器和仪表,可以看出,电气自动化工厂的设备产品已经印上了数字痕迹。

数字化技术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地籍测量、数字化测量、数字化测图、地籍图。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的综合性价值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各地区对地籍图的需求和可靠性的要求逐渐上升,从而使得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在地籍图测量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应用。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测量技术的涵义、特点,并对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实际应用做出了总结。

第一章地籍测量与数字化测量的内涵

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势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地籍测量不同于普通的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应随着宗地的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地更新,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与法律的综合应用;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地籍测理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因此测绘人员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测绘技能,而且还应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事地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数字化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其实质是一种全解析的、机动测图的方法。数字化测图是以数字的形成表达地形特征点的集合形态,数字化测图是通过数字测图系统来实现的。数字测图系统主要由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三部分组成;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数字地籍测量是一个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用于地籍管理的必然结果。它的最大优点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图形数据库从而为实现现代化地籍管理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数字化测量技术的特点

第一,精度高。

传统的测图以光学仪器和视距测量方法为基础,且控制测量采用从整体到局部逐级布设的原则,其地物点平面位置的误差主要受解析图根点的展给误差和测定误差,测定地物点的视距误差、方向误差等影响。数字化测量技术则不然,当采用草图法数字测记模式作业时全部碎部点均采用全站仪测量,控制层次也相对较少,而测量数据作为电子数据格式可以自动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和成图在全过程中原始数据的精度毫无损失,不存在传统测图中的视距误差、方向误差、展点误差,很好地反映了外业测量的高精度,获得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另外,由于数字地形图产品不存在图纸变形,用绘声绘色图仪输出的纸质地形图图面精度也高于传统成图方法得到的地形图产品。

第二,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较小。

在传统测图技术中地形原图必须在野外手工绘制,而数字化测图外业采集的数据可以自动记录于电子手簿中,避免了传统测图繁琐的记簿、计算、检核,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第三,信息量大。

数字地图包含的信息量几平不受“测图比例尺”的限制,甚至可以没有“测图比例尺”的概念。数据可分层存放,使地面信息的存放几乎不受限制。比如将房屋、道路、电力线、地下管线、植被、地貌等存在于不同的层中,通过关闭层,打开层等操作来提取相关信息,便可方便地得到所需测区内的地籍图。在数字地籍图的基础上可以综合相关内容补充加工成不同用户所需的城市规图、城市建设用图、房地产图以及各种管理的用图和工程用图等。

第四,信息存贮传递方便。

数字信息可以通过磁盘、光盘以计算机文件的形成保存或传递,还可以通过电榄或计算机互联网转输。在数据的存贮、传递方面优势是传统测图无法比拟的。

第五,更新方便快捷。

。。

第六,便于保存和管理

数字化地形图产品以数字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的存储介质上,仅占有很少空间。这与传统成图技术得到的纸质地形图相比占据着优势。另外,数字地形图产品不存在纸质地形图产品保存过程中的霉烂、变形等问题。数字地形图产品易于复制,这也给保存的安全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数字地形图产品不仅便于保存,而且管理也十分方便,目前已有不少专用软件实现了数字地形图的计算机管理,将数字化成图和数字地形图功能集成在一起,使用极其方便。

第三章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第一节数字化测量的主要方法

目前我国数字成图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航测数字成图是将航摄像片通过各种解析测图仪,获得地面立体模型,采集地面模型数据,从而得到数字化地籍图的一种方法。。这三种方法适用的情况和作业方法各异,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在没有符合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可直接采用地面数字测量的方法,即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成图。

第二节数字化测绘在地籍测量中的作业流程

一、地籍测图准备――收集相关资料

;进行地籍权属调查,实地标出每宗地界址点的位置,布设控制网,划分每个作业小组测区范围。

二、地籍控制测量――测设首级控制点与图根控制点

控制测量主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这系统主要由GPS接受机和随机数据处理软件组成,属于快速静态定位系统。地籍控制测量是为地籍碎部测量和日常地籍测量服务的,它具有传递点位坐标及限制测量误差传播和积累的作用。在地籍测量工作中,为限制测量误差的积累,保证必要的测量精度,使各街区测绘的地籍图能够拼接成一个整体,就必须首先在全调查范围内选定一些控制点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精确的测算方法,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确定它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这些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其他碎部点的坐标。通常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控制网。在测量时要注意点位一般都选择在道路的主干道路的主干道旁或者空旷地带,按照GPS的测量规范,点位周围角15°以上天空无障碍物或大范围水面,点位远离强功率电台、电视发射台、微波中继台、远离高压电线、变电所等。内业计算机为采用随机软件严密平差,并将其平差值直接建立控制点文件,以备测图与绘图之用。

三、碎部(界址点坐标)测量――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

地籍碎部测量采用GPS(RTK)、全站仪配合的方式测图,关键部分绘制在草图上。草图的清晰,明了对内业作业至关重要,草图绘制的比例尺不宜过小,地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大体能够得到体现。地籍碎部测量主要包括:(一)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地籍测图时,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按记录器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子手簿记录模式,便携机记录模式、电子速测仪数据存储卡记录模式,GPS测量模式。(二)数据传输。野外数据采集后,用专用电榄将外业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一般每天野外作业后都要及时进行数据传输,以避免数据丢失。(三)内业数据处理。。接着对外业数据进行图形生成,建立图形文件等操作,再进行等高线数据处理,即生成三角网数字高程模型(DTM)、自动勾绘等高线等。

。对照宗地关系图与宗地草图,根据分幅地籍图的坐标范围,选定该幅图所波及的作业分区数据文件。由测点平面坐标和地块描述信息自动生成平面图。。。也可对图形的地物、地貌进行增加或删除、修改。

如果没有什么重大问题,则可以生成界址线等地籍要素,注记相关的地籍要素内容,打印初步地籍图。进行外业巡查,根据初步地籍图利用钢尺对测量精度进行审核,这一步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最后在检核无误的情况下利用制图软件的功能生成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总表、土地面积分类表等图表文件。

五、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成果的整理与验收

首先是内业检查,根据自己的草图及地籍调查表在计算机上全面审核一下是否有漏测及处理不当的地方,即进行图表一致性,勘丈边长与反算边长一致性的检核,经检核无误或对检核问题修改后,建立初始地籍调查数据库文件,再进入库前的数据检查,如无错误则可以入库,即建立了地籍信息系统。在测量工作中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提高数字化测图技术与效率,保证成图精度;满足小城镇建设的要求,为后续规划和调整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收集相关资料测设首级控制点与图根控制点

数字化地籍测量作业流程图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对地籍图进行测量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与传统的测量方式相比,其具有投资少,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资源消耗小,成图美观、精度高等特点,并且方便修改,且存储形式为计算机存储的矢量图,便于利用和管理、实现数据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孙铁军、任伟、浅谈现代测绘技术地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导刊.2007(4)

[2]刘述春,数字化测绘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资汛.2008(21)

[3]李光辉、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实践与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9)

[4]宋其友等1数字地籍测量[J]北京测绘声绘色出版社.1991

数字化技术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地籍测量 数字化测量 数字化地籍测量

一、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是具有政府行为的基础性测绘工作,是政府行在使土地管理职能的行政行为,在法律的意义上是行政性技术行为,为国家的土地管理部门提供拥有及时性的土地调查资料,为土地登记提供凭据。利用现代的测绘技术以高度精确的去测定、土地境界、土地面积、土地权属位置,反映土地的利用情况、分布状况和质量等级的测量。地籍测量主要是为国家政府提供服务,因此在进行地籍测量的同时还应该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还应该拥有相当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地籍测量不同于普通的地形测量或地貌测量,地籍测量是在进行地籍调查后的基础上才开展的,必须根据土地的登记变化,而随之进行不断的更新,且要做到与实际的情况想吻合;地籍测量的技术和方法是根据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集成应用,具有相当可观的先进性和领先性;地籍测量可以为土地管理提供精确度、及时性和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

二、数字化地籍测量

数字化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一种应用,其实质是一种全解析的机械辅助测量绘图方法。数字化地籍测量是在计数机技术成功研发并使用后,一计算机为核心,连接输出设备以及在计算机内部的硬件和软的支持下,对各采集完成后的地籍信息进行输入、绘图、管理的多位一体的测绘防范。基于数字化地籍测量最大的特点是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能够建立起地籍信息图形数据库,开展现代化地籍管理奠定厚实的数据基础。数字化地籍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各个城镇的地籍数据库金额地籍管理系统,其数字化地籍测量的有点是能够是地籍管理达到自动化。其只要的工作是包括地籍图根实际的控制测量和地籍勘测(宗地权属界址点及其它地物要素平面位置的测定);地籍调查表后对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通过计算机对土地证、归户卡等的生成与输出等。

三、数字化地籍测量的特点

1)精确度高。与传统的测绘相比,在传统的测绘中地表物平面位置的误差主要是因为在解析图根点时由于展点误差和测定误差、测定地物点的视距误差、方向误差的影响,导致传统的测绘的数据具有相当大的误差。而数字化地籍测量,配合全站仪测量,测量的信息转换为数字数据形态,可直接进行传输记录,储存,绘制成图,在这过程中通过全站仪的测量数据不会产生所谓的传统测绘中的展点误差、视距误差、方向误差等,能够保证到外业测量的高度精确,为整个的地籍测量工作提供了一个高精度且准确的测量成果。

2)劳动强度小,自动化程度高。

通过与全站仪等各种测量仪器的配合,采集的各种信息,数据,可以自动记录于测量仪器中,避免了传统的手写输入和繁琐的记录、计算、检查,大大的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外业工作时间,并且室内的工作也可以只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绘图,有效的缩短了测绘数据成图周期。

3)信息处理

与传统的测绘相比,传统的测绘在信息采集后,会进行数据的归类,统计,做表,计算,绘图等,信息量十分巨大,而数字化地籍测量所运用的数字地图,不会受到“测土比例尺”,纸张限制,也可以分层存放是地面信息的存放不受限制,更可以随时调阅。在信息的储存和传递方面,于以往的传统测绘相比,更是具有十分大的优势。传统的测绘,由于是记录在纸张或者图册上,需要定期保养维护,而数字化后,记录、维护、保养等工序,可以直接省去。在信息传递中,比起以往的方法,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其传递更加方便,快捷。

4)利于数据更新

由于社会发展,许多土地会进行一系列的变动,以往的测绘方法在变动后,会再次根据变化去勘察,随后找出以往的记录,再次重新进行制作,而现在,数字化测图的结果就是,可以根据数据的变化在以往记录在案的档案中进行更改,迅速得到现在实际测量得出的数据和图像,保证了及时性和现势性。

四、数字化测图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1. 数字化测土图方法

。。裁判每个人得到数字化地籍图的方法。。以上三种测绘方法,都需要经过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与拜纳吉和成果图件输出三个步骤。萨博中方法的适用情况不同,作业方法也不大一样,需要针对当地的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在数据的采集中,都应当注意数据的保存,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应当确定数据全部传输完毕,再以后的数据整理和制作中,要确保数据的输入无误。

2. 地籍测量中数字化测绘的步骤

数字化测绘在地籍测量中可概括为下七个步骤。

1)测图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测绘之前,应当对要测绘的地表进行规划,把测绘地表分为各个区,编号后,逐一测量,同时要确保测量的工作能够不阻碍。

2)控制地籍的测量。地籍控制测量是为了在地籍细部的测量和日常的测量服务的,控制地籍测量是为了使它具有传递点位,坐标,及限制测量的误差传播和积累的作用。

3)地籍的详细测量。地籍的详细测量是采用GPS和全站仪以及草图配合的方式对测图的关键部分进行绘制。使得在草图上重要的位置得以数据化,具体化。

。。也可以对图形的地物,地表,地貌惊醒加以增加或修改删除。

5)地籍面积的计算。可以修正错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分层控制进行分级计算,核对按面积的平差,面积量的计算、面积的平差、面积的汇总等工作。

6)地籍图件的生成。最后再三经过检查无误后,利用绘图工具的功能进行对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绘总表、土地面积分类表等图表的文件的生成。

7)地籍信息系统的归纳和管理。在经过对图表的核对、勘丈边长与边长的反酸一致后或对审查问题进行修改后建立初步的地籍信息归纳数据库,再进行入库前的数据复查,倘若数据无错则可以进行建立地籍信息系统。系统确立后,可增设管理员名单,以确保数据不会轻易丢失或者被删除修改。

五、结语

在地籍测量工作中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大大的增强对数据精确,准确的要求,更能提高数字化测图技术和效率成图的精度,满足一些城镇建设的需要,为未来后续规划和调整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以便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琪.调查与研究[J],2007(4):40-41.

数字化技术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自动化仪表;技术特点;维护分析

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对于工业自动化也有着更高的需求,对自动化设备进行研究以及制造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而使自动化设备更为普遍的应用在了工业生产中。因自动化仪表对于工业生产而言,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运行稳定性不能忽视的,所以对自动化仪表进行合理的维护便显得尤为的重要,对提升工业生产效率有着显著地优势,实现自动化仪表科学合理的维护,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一、自动化仪表具有的技术特点

自动化仪表具有高精度和宽量程比、智能化和数字化、网络化与总线化、应用参数化以及调试PC化等技术特点。第一,高精度和宽量程比,目前的自动化仪表已经将微处理器以及软件技术融入其中,实现对压力、流量、温度等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并且能够在线进行实时补偿,从而自动化仪表拥有着很好的测量精度,诸如目前普遍采用的3051型的压力变送器,其具有的测量精度是0.075%,量程比是100:1[1]。而这里的宽量程比是指仪表所测量的范围相对较为宽泛,能够降低变送器规格,提高仪表的互换性以及通用性。第二,智能化和数字化,目前所使用的自动化仪表将DSP芯片作为其核心,并将ASIC电路、开发工具以及混合信号电路等进行统一设计,并不断地和微处理器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融合,其中普遍的使用多媒体技术、神经元网络以及模糊控制等新兴技术,从而使其具有自校正以及自诊断等优秀的功能。第三,网络化与总线化,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网络通信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自动化仪表具有的网络化与总线化特点能够节省现场布线、开放性好、全数字化、操作性强、系统易扩展、抗干扰能力强以及便于维护等优势。第四,应用参数化,对于一部安装完成、通电以及电缆连接完毕的电磁流量计来说,实现其投入使用是极为便捷的,仅仅利用面板按键、移动智能终端以及触摸屏等,根据菜单提示便可进行操作设定,从而使其正常运行,整个过程仅仅需要几分钟的时间[2]。第五,调试PC化,就是利用计算机中的专用软件对自动化仪表进行相应的调试,便可以实现自动化仪表的正常运行。

二、自动化仪表维护分析

(一)科学的仪表选型

自动化仪表的应用对象是设备以及工艺,对于不同的工艺以及设备而言,其对自动化仪表的需求存在的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分析自动化仪表维护方面的问题时,首要的便是注重对自动化仪表进行选型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仪表使用时尽可能的防止仪表故障的发生。对于仪表选型而言,要从操作范围和介质特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准确性才能很好地实现维护,进一步要对自动化仪表的技术特点、工作原理以及适用范围等进行考虑,最后根据自动化仪表的经济性、长期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做出最终的选取[3]。

(二)正确的防护和安装

完成自动化仪表的科学合理的选型之后,只好要考虑的问题便是对其正确安装以及防护,要不然的话,即便选择的时最为先进合理的仪表,依旧无法确保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于功能,严重的话会造成仪表的损毁。所以,为了确保自动化仪表能够受到最佳的维护,就要在安装时进行正确的操作,依照自动化仪表各自的使用说明以及使用规格进行最佳的定位,并对安转位置进行检查以及维护工作,要不然的话就算安装正确,但是却因安装位置损坏使仪表依旧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甚至是造成仪表损毁,无法达到维护应有的目的。

(三)健全维护计划与制度

在对自动化仪表展开维护过程中,企业要对维护计划以及维护制度加以不断的完善或者是制定,对于所制定的维护计划要始终贯彻预防第一,养修并重作为主要的原则。进一步定期实现仪表的保养以及维修工作,有关的维修与养护人员应该对每次的维修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全部的使用、维护与保养的工作人员均要完全的根据自动化仪表的既定的操作标准进行严格的操作。对自动化仪表使用完毕之后,应该对仪表再次进行全面的检测,并对其进行相应的保养。上述工作应该切实的落实到所有的工作人员,对于不同的仪表使用情况,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维护保养的方法以及时间。维护人员应该根据各个自动化仪表的平时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此外对故障发生频率以及自动化设备所具有的运行状态等均进行详细的记录,基于此进行各个仪表的维护与保养计划的制定,主要有日计划、月计划、季计划以及年计划等,从而保证自动化仪表能够安全稳定的长时间运行[4]。

(四)完善零件管理工作

自动化仪表中的零件状态对于仪表整体运行状况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完善的零件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维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零件管理工作而言,企业要对全部的自动化仪表中的不同零件实现切实有效地管理,常常与自动化仪表相关的零件厂商做好沟通与交流工作,在平时工作中对自动化仪表中的交易损坏的零件加以大量的储备,从而实现及时的对损坏零件的替换。此外,企业在进行自动化仪表以及相关的零器件过程中,要对各个厂家的产品质量以及价格进行综合比较,从而选取信誉高、性价比优良的厂家,从而使零件管理质量以及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保证自动化仪表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

结语:综上所述,自动化仪表作为工业生产中中的重要的感知设备,在工业生产中拥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为,其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情况及时的反馈至控制系统内,进一步对其进行正确的操作。对于整个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仪表能够精确的对工业系统反馈速度以及运算效率加以直接的反应,对于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对此实现自动化仪表的科学合理的维护将会使其高效、稳定、准确地运行,从而使企业生产能够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逄淑华.采油厂自动化仪表日常维护及维修研究[J].化工管理,2015,12(36):4.

[2] 夏晚良.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仪表安装及常见故障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5,12(12):125+127.

数字化技术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数字化 iec61850 特征

数字化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构建,建立在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上,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

1 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征

数字化变电站三个主要的特征就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符合iec61850标准”,即数字化变电站内的信息全部做到数字化,信息传递实现网络化,通信模型达到标准化,使各种设备和功能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这使得数字化变电站在系统可靠性、经济性、维护简便性方面均比常规变电站有大幅度提升。

1.1 一次设备智能化 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包括光电/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断路器等。对于一次设备被检测的信号回路和被控制的操作驱动回路,将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设计,使传统机电式继电器及控制回路的结构大大简化;数字程控器及数字公共信号网络要取代传统的导线连接;可编程序取代二次回路中传统的继电器及其逻辑回路;光电数字和光纤取代常规的强电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

1.2 二次设备网络化 二次设备的网络化,是适应光电式互感器的应用、智能化一次设备和iec61850通讯规约的需要。我们所熟知传统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防误闭锁装置、测量控制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稳控装置、vqc将等全部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机设计制造,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均采用高速的网络通讯,二次设备没有重复的i/o现场接口,主要靠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

1.3 符合iec61850标准 iec61850是面向未来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标准,也是全世界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第1个完整的通信标准体系。

iec61850标准通过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对象统一建模,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独立于网络结构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增强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可以在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实现无缝连接。它解决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产品的互操作性和协议转换问题。

2 330kv蒋家南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

330kv蒋家南变电站是宁夏电力公司继110千伏海宝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尝试后的第一座高电压等级数字化变电站,同时也是全国第一座完全执行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等标准规定、实行goose点对点跳闸的智能变电站。

2.1 一次设备采用常规设备 根据主变压器的制造技术及大件设备的运输尺寸、运输条件,结合西北电网的运行实际情况,主变压器选用三相自耦有载调压变压器。远景3台,每台主变35kv侧配置2×30mvar并联电抗器。1#、2#主变35kv侧分别接一台容量为400kva的站用变压器。本期2台主变,每台主变35kv侧配置2×30mvar并联电抗器,接一台容量为400kva的站用变压器。主变压器(自耦)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方式。低压侧35kv接线采用以主变为单元的单母线接线,不设总断路器。

330kv系统远景出线10回,本期4回;主变压器进线本期2台,远景1台。根据本工程的建设规模,综合考虑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投资节约和是否便于过渡或扩建等因素,330kv配电装置主接线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330kv配电装置远景共有13个元件,配成6个完整串,第三台主变通过断路器接于母线。本期330kv配电装置4回进线,安装2台主变压器,共有6个元件,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安装11台断路器。330kv断路器选用瓷柱式双断口sf6断路器额定电压:363kv,额定电流:4000a,额定开断电流:63ka;330kv母线侧隔离开关选用单柱单臂垂直伸缩式,串中隔离开关选用三柱组合水平伸缩式。330kv电流互感器选用sf6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330kv电压互感器选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330kv避雷器选用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放电电流:10ka。

110kv配电装置远景主接线拟采用双母线单分段接线。本期采用双母线接线,本期母线预留分段位置;共6回出线、2回主变进线、8个元件,安装9台断路器。110kv断路器选用国产瓷柱式单断口sf6断路器额定电压:126kv,额定电流:315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40ka(有效值);110kv隔离开关选用国产水平伸缩型额定电压:126kv,额定电流:2000a,额定热稳定电流:40ka;110kv电流互感器、110kv电压互感器选用国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110kv避雷器选用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放电电流按10ka选取。

35kv屋内配电装置采用户内铠装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内装真空断路器;35kv并联电抗器选用干式空芯电抗器,高位布置; 35kv站用变压器选用sz11型油浸式有载调压配电变压器;10kv备用站用变压器选用s11型油浸式无载调压配电变压器。

2.2 二次设备实现goose组网 蒋家南330kv变电站首次执行了国网公司《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第一次采用了goose直接跳闸的原则,继电保护装置从硬件到软件全部重新开发。

二次设备均按照iec61850标准统一建模。对站控层通过双绞线以太网网络通信,对过程层通过光纤以太网络通信,取消传统硬接线,通信标准均符合iec61850标准。

屋外配电装置配置两套智能终端(均含操作功能),实现双冗余,两套智能终端就地安装;智能控制单元(icu)与间隔层设备通讯采用iec61850标准,两者通过光纤连接。智能终端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开关量的传输,以间隔为单元,组成100mbit/s goose双光纤网。智能终端与间隔层保护设备之间的控制量传输,采用100mbit/s光纤以太网点对点通信方式。间隔层与站控层通信网络,采用双星型 100mbit/s双绞线以太网。全站设置单独的故障录波网,故障信息通过保护及故障信息子站上传至调度端。

站控层包括当地监控功能和远动功能。当地监控功能由两台服务器、一台工程师站、一台操作员站和一台打印机组成,监控主机和工程师工作站采用使用unix操作系统的工作站。系统的数据模型遵循iec61850变电站系统规范来建立,完成对变电站的监视、控制、记录等功能,系统能够导出符合svg规范的图形文件提供给操作票及工作票系统使用。远动功能采用主备双机冗余设计,采用iec61850标准收集变电站信息,对于常规调度系统,将变电站信息进行转换,采用iec60870-5-104、iec60870-5-101规约、cdt规约等向调度中心转发,考虑与控制中心的iec61970系统的互联。

2.3 全面应用iec61850 整站建立在iec 61850通信技术规范基础上,按分层分布式来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性。从整体上分为三层: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对于主变压器各侧间隔以及330kv线路间隔、110kv线路间隔全部实施数字化方案,即从过程层、间隔层到变电站层全数字化。合并单元具有与常规互感器连接的模拟量接口。合并单元主要用于汇总模拟信号和分发数字信号,并完成同步功能。

各层之间采用通信协议如下:①合并单元与间隔层设备通讯采用iec61850 9-1标准,两者通过光纤连接。②全站所有保护、测控装置按照iec61850标准统一建模。③间隔层与站控层通讯基于mms协议,采用iec61850 8-1标准。④间隔层设备的信息交换基于iec61850的goose(通用面向变电站事件对象)应用实现,取消设备间的硬连线。保护goose通过过程层goose网络通信,测控goose通过站控层网络通信。⑤监控后台与远动系统建立了数字化变电站的全站模型,并对间隔层设备实现了统一配置。⑥按照iec61850的要求,实现多厂家设备的互操作。⑦实现iec61850-10的一致性测试要求,设备通过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的测试。邀请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现场系统测试。⑧跨间隔间采用iec 60044-8传输协议中规定的高速串行ft3传输协议。⑨间隔层与过程层智能接口单元采用goose通信协议。

3 结束语

数字化变电站是电网建设的必然趋势,330kv蒋家南变电站的投运标志宁夏电力公司在智能坚强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迈出坚实的一步,在此基础之上,已经开工的220kv石嘴山智能化变电站和即将开工的330kv镇罗变电站完全按照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特征进行可研和初设,特别是采用智能化一次设备,可能会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总之,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任务任重道远,智能化技术应用仍然在摸索中前进。

参考文献:

[1]丁书文,史志鸿.数字化变电站的几个关键问题.继电器.2008,35(10).

数字化技术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proteus仿真;项目化教学;数字电子技术

0 引言

随着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cpld的迅速发展,数字电路正面临一场新的变革,而数字电子技术仍是高职院校电子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我校的数字电子技术是以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开展的,其特点就是以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其优势是工程实践性强,利于学生加深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难点是将学生快速引入到项目进行自学中比较困难(其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设计和自我验证的平台),另一个问题就是在强调完成项目的同时容易造成对基础性、原理性知识的疏忽。

由于proteus软件对数字电路仿真和pcb制版均有良好支持,因而将proteus软件嵌入整个项目化教学过程(取得良好效果。)

1 proteus软件简介

proteus是英国labcenter公司开发的电路分析与实物仿真软件。支持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的仿真。proteus提供了三十多个元器件库、数千种元器件仿真模型,在仿真时能实时显示线路上变化的信号,十分利于电路的分析。

proteus提供的仿真仪表资源有示波器、逻辑分析仪、虚拟终端、spi调试器、i2c调试器、信号发生器、模式发生器、交直流电压表、交直流电流表。理论上同一种仪器可以在一个电路中随意的调用。除了现实存在的仪器外,proteus还提供了一个图形显示功能,可以将线路上变化的信号,以图形的方式实时地显示出来,其作用与示波器相似,但功能更多。这些虚拟仪器仪表具有理想的参数指标,例如极高的输入阻抗、极低的输出阻抗。这些都尽可能减少了仪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proteus如此多的功能和优点,在所有院校的教学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丰富了教学资源。

2 我校开展项目化教学

我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的形式开展,选取了以电子琴电路作为项目载体。电子琴是众所周知的电子产品,其工作原理比较复杂。本项目应用数字式分离集成电路器件(主要是74系列),通过应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设计并制作六个分模块来完成一个功能完整的24键输入的数字电子琴。在完成电子琴工作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在系统集成创新的应用中理解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同时懂得在具体的产品中进行操作与调试,结合实际电子琴产品进行对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项目分为六个模块。分别为琴键编码控制电路、琴键译码与显示控制电路、时钟发生器电路、数控分频电路、预置数存储板电路和da转换与音频放大电路。要求学生将每个模块的原理与现象进行分析总结,但由于电路较复杂,设计到的元器件种类和数量较多,很难做到每个学生都动手焊接调试。虽然也有做好的模块,但是因为数量有限,在教学的有限时间内,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一一进行测试,很多时候都是分组进行。因此另一方面就要求学生利用multisim和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调试,课内完不成的,课外时间接着完成,这样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仿真更加细致直观地观察每个关键点的电压、波形等现象。在调试过程中也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会想办法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能更加加深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得到有效结合。

3 琴键编码控制电路仿真

琴键编码控制电路需要完成对24个按键的编码控制,分别用于实现高8度音按键控制、中8度音按键控制和低8度音按键控制。模块选用集成3片二进制优先编码器74ls148芯片进行级联,74ls244作为总线缓冲器,扩展实现24线-5线编码功能。其部分仿真电路如图1。

通过仿真,能直观反映出每种按键输出所对应的编码(用发光二极管显示),方便调试,为理论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4 proteus 在验证项目单元电路中的应用

本校数字电子技术之所以以电子琴作为项目载体,是因为它涵盖了数电课程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在授课过程中,始终以电子琴为主线,围绕其讲解每个相关知识点,如组合逻辑电路、数据选择器、编码器、译码器、移位寄存器等。因此,除了要求

学生将项目模块仿真测试外,还要求把每个知识点所对应的基本单元电路进行验证,到实验室利用实验台自行搭线的形式进行。但往往存在实验时间不足、线路复杂难检查等情况,不可能将所有的单元电路在实验台上验证完毕。这些存在的问题通过proteus软件仿真就很好地解决了,如今几乎每个学生都有电脑,可以将没完成的内容随时随地仿真,需要什么就能在软件中找到,不像搭实物那么麻烦,人人都能亲自动手实现电路功能。本课程要求必须验证及仿真的单元电路有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门电路应用实例、按键显示电路、码制转换电路、分时传送电路、集成移位寄存器应用电路、集成计数器应用电路、a/d和d/a转换电路以及eprom存储电路与数控分频电路等。其他电路也可以通过proteus来仿真。此处仿真不再举例。

5 结语

通过实际教学证明,将proteus软件引入到数字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中不仅方便了每个学生自己分析调试电路、见识各种仪器和元件、拓宽视野、提高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一方面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节省了教学资源,大大缩短了项目开发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张雪娟,宣乐飞.protues软件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