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的读音是:xié jiào。
邪教的拼音是:xié jiào。 简体是:邪教。 繁体是:邪教。 结构是:邪(左右结构)教(左右结构)。 注音是:ㄒ一ㄝˊㄐ一ㄠˋ。
关于邪教的反义词
正教
关于邪教的成语
干将莫邪 愤世疾邪 目不邪视 革邪反正 邪不伐正 邪不犯正 邪不压正 歪风邪气 归邪转曜
关于邪教的造句
1、虞城执事启据有关人员探知,东洲帝国发现邪教组织仙人阁,此组织人员众多,组织庞大,各大城池务必加紧防范,秘密探知仙人阁势力。
2、会匪、邪教、盗贼、痞棍数者,在在多有。
3、人们同一切反科学的邪教势力顽强地斗争着。
4、此人本是妖种,已入邪教,将来罪恶贯盈,自有人去收拾他。
5、这个邪教组织又在蛊惑人心,妄图实现其阴谋。
关于邪教的近义词
异端 左道 旁门 发展
关于邪教的词语
革邪反正 归邪转曜 反邪归正 扶正祛邪 弃邪从正 歪风邪气 邪不伐正 邪说异端 目不邪视 扶正黜邪
邪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它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歪理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邪教大多是以传播宗教教义、拯救人类为幌子,散布谣言,且通常有一个自称开悟的具有超自然力量的教主,以秘密结社的组织形式控制群众,一般以不择手段地敛取钱财为主要目的。邪教[xiéjiào]⒈旁门左道,不正派的宗教派别。
二、引证解释
⒈旁门左道,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引《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然后示其正法常王,遂讽人陈以直言,无施邪教命。”清俞蛟《梦厂杂著·临清寇略》:“时逆匪王伦,以清水邪教煽聚亡命至数千人,阴布其党於东昌、兗州二郡。”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会京师大旱,謡言蠭起,谓某县某村镇邪教起事,勾结山东、河南教匪,剋期入京。”
三、网络解释
邪教(非法组织)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它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歪理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邪教大多是以传播宗教教义、拯救人类为幌子,散布谣言,且通常有一个自称开悟的具有超自然力量的教主,以秘密结社的组织形式控制群众,一般以不择手段地敛取钱财为主要目的。综合释义:指的是旁门左道,不正派的宗教派别。《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然后示其正法常王,遂讽人陈以直言,无施邪教命。”清俞蛟《梦厂杂著·临清寇略》:“时逆匪王伦,以清水邪教煽聚亡命至数千人,阴布其党於东昌、兗州二郡。”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会京师大旱,謡言蠭起,谓某县某村镇邪教起事,勾结山东、河南教匪,剋期入京。”汉语大词典:旁门左道,不正派的宗教派别。《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然后示其正法常王,遂讽人陈以直言,无施邪教命。”清俞蛟《梦厂杂著·临清寇略》:“时逆匪王伦,以清水邪教煽聚亡命至数千人,阴布其党于东昌、兖州二郡。”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会京师大旱,谣言蜂起,谓某县某村镇邪教起事,勾结山东、河南教匪,剋期入京。”国语辞典:教义不纯正的宗教。邪教[xiéjiào]⒈教义不纯正的宗教。引《三国演义·第二九回》:「昔交州刺史张津,听信邪教,鼓瑟焚香,常以红帕裹头,自称可助出军之威,后竟为敌军所杀。」《老残游记·第九回》:「执其异端是说执行两头的意思,若异端当邪教讲,岂不两端要当桠槎教讲。」反正教英语evilcult德语Irrlehre,Häresie,Ketzerei(S,Philos)法语secte辞典修订版:教义不纯正的宗教。《三国演义.第二九回》:「昔交州刺史张津,听信邪教,鼓瑟焚香,常以红帕裹头,自称可助出军之威,后竟为敌军所杀。」《老残游记.第九回》:「执其异端是说执行两头的意思,若异端当邪教讲,岂不两端要当桠槎教讲。」辞典简编版:教义不纯正的宗教。 【造句】听信邪教,往往造成后悔莫及的后果。其他释义:指打着宗教旗号蛊惑人心、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